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0595751616

    1、三綱:常被錯誤認為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實質正確的是原文是這樣:(注意:權責明確)

    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

    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

    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

    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

    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這裡的君臣、父子、夫妻,前者主導,擁有權力,但也明確了“正”的義務,如果不正,臣可投降、子可出走、妻可改嫁。所以,三對關係間,權利和責任是對等的,全然沒有誰絕對服從誰的意思。後來,程朱理學等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宣揚“三綱”為“天理”,《弟子規》再推波助瀾,把愚民宣傳做到了極致,老百姓就真的將這奉為圭臬執行,實在是有失偏頗。

    2、五常指:仁、誼(義)、禮、知(智)、信

    西漢董仲舒提出:“夫仁、誼(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舉賢良對策》)。五常又被稱為五典,唐孔穎達疏: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3、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

    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也叫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係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型別,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世界觀不僅僅是認識問題,而且還包括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麼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為帶有穩定的傾向性。價值觀是人用於區別好壞,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它反映人對客觀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評價,人不同於動物,動物只能被動適應環境,人不僅能認識世界是什麼、怎麼樣和為什麼,而且還知道應該做什麼、選擇什麼,發現事物對自己的意義,設計自己,確定並實現奮鬥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要“碳中和”了,為何煤價卻漲成了“煤超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