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釋懷釋懷

    《社戲》發表於1922年12月,是作者魯迅先生取材於農村現實生活中的短篇小說,後收入到小說集《吶喊》中。小說中最重要的人物——主人公“我”便是魯迅以自己少年時期為原型而塑造的形象,小說中描述了自己20年來的三次看戲經歷:兩次寫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的場景,一次寫自己年少時於母親故鄉平橋村看社戲的情景。這是魯迅本人把自己的經歷作為材料加以藝術提煉而創作出來的故事。

    一、 魯迅寫《社戲》欲表何意

    1. 鄉村與都市的對立

    魯迅寫《社戲》要傳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和情感,是解讀這篇文章所無法迴避的關鍵問題。雖說小說的題目是社戲,但讀過的人都知道,魯迅其醉翁之意並不在戲。既然《社戲》之意不在“戲”,那麼其欲表之意又是什麼?

    一直以來很流行的解讀便是:主人公“我”的兩次看戲過程表達了鄉村人的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美好品格,表達了作者對於鄉村生活的嚮往。《社戲》是一篇對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讚歌。這種對於社戲的解讀並無過錯,但卻稍顯片面且流於淺薄。

    小說中三分之一的篇章描述兩次於北京看京戲情景,而後又用三分之二的篇章描述了看在平橋村社戲的情景。單從篇章結構來看,可知文章主要內容無疑是體現在看社戲的部分,但上述關於社戲的解讀卻將小說前後的兩部分割裂開來,只見觀社戲之情而忽視了看京戲之感。

    小說開篇便表達了作者對於看戲的興致始終不高,而後的兩次偶然機會去看京戲,卻“沒有看出什麼來就走了”。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與看京戲的強烈對比,表達了自己對看社戲經歷的念念不忘。

    前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描述已經鮮明表達了看京戲和看社戲的不同感受,對都市觀戲厭煩以及在鄉村看戲的快樂。而探究其本質,便是體現了鄉村與都市的對立。

    2. 批判現實,寄情鄉野桃園

    魯迅創作這篇所處時代正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當時的中國內務民主、外無獨立,三座大山壓在全體華人民的頭上。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代表人,他於這個時期所寫社戲此文,絕非僅僅表達了對鄉野生活的嚮往和對農村人民淳樸熱情的讚美。

    小說集《吶喊》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後的社會狀況,批判否定了舊中國的封建制度和腐朽的傳統觀念,表達了對民族生存的擔憂,以及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為什麼魯迅將《社戲》收入了小說集《吶喊》?

    該小說集中的小說多以揭露抨擊社會黑暗以及風景制度迫害為主,《社戲》收於《吶喊》那他必定同樣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批判和否定,但其描寫方式與小說集中《狂人日記》、《阿Q正傳》這些正面表達對社會現實批判的小說明顯不同,《社戲》更多的是從正面描寫了鄉村生活美好、農民民風淳樸,作者藉此正面表達對美好社會的嚮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車剛買回來應該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