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誠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黍都是古代華人餐桌上的主角,但為何現在不見其蹤跡呢?主要是兩個原因:自身原因,產量太低,種植效益不高;外界原因,強大競爭對手的出現並逐漸取代其位置,如小麥和玉米。

    黍――古代華人餐桌上的主角!

    黍,是中國古代主要的糧食以及釀造作物之一,也是我們俗稱的五穀之一。熟悉古代漢語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甲骨卜辭中有很多黍字,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面也常見到“黍”,如《國風王風黍離》,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黍的出現頻率更高。

    這足可見黍在中國古代人民的生活當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黍磨米去皮後稱黍米,俗稱黃米,為黃色小圓顆粒,直徑大於粟米(即北方俗稱的小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稱黃米麵。同時,黍的籽粒有粳性與糯性之分。粳性黍為非糯質,不粘,一般供食用。糯性黍為糯質,性黏,磨米去皮後稱作大黃米或軟黃米,用途廣泛,可磨面做糕點,古代也廣泛用於釀酒。

    據考證,元代的文學家陶宗儀,他所編撰的叢書《說郛》中就收有酒譜一書,裡面談到陶淵明做彭澤縣令的時候,命令官府的田地都種黍,然後用黍釀酒,酒釀好了,就用頭上戴的葛布頭巾來過濾。陶淵明愛酒之情由此可見。

    產量太低――黍的缺點明顯!

    在乾旱貧瘠的土壤中,黍仍然能維持較為穩定的產量。生長期短暫的黍幾乎是最為省水的穀物,且抗病能力極強。對於農業技術剛剛起步中國北方先民而言,馴化黍的意義非凡。黍作為中國北方主食這種現象持續了數千年,可以這樣說沿著渭河和黃河的種植的黍奠定了日後的華夏文明基礎。

    種植過黍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黍存在嚴重的缺點,不但產量較低,而且即便在水肥條件很好的情況下也難以增產。透過考證古文獻記載可以得出結論,在中國歷史上,黍子平均畝產遠不到100公斤,即便是到了現在,21世紀都過去了快20年了,黍子的常年平均畝產300――400斤,不管是效益還是產量,都沒有太大優勢!

    對手厲害――小麥、玉米成了主流!

    黍米地位的衰落大約是在唐宋時期,開始被中亞來的高產品種――小麥所替代。而到了明清時期,玉米傳入中國,並在隨後的一百多年間在國內大範圍種植,這個時候黍子的主糧地位才被徹底取代!

    學界普遍認為,小麥的傳入大概在春秋以前,而小麥的崛起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既有品種特性又有政治因素在內,因此,小麥作為北方人主糧的這個地位一直到現在,沒有其他作物可以撼動!

    眾所周知,華北平原種植的多是冬小麥,秋種春收,而黍和玉米都是春種秋收,但水稻需水量大主產南方,而黍和玉米都是以抗旱耐瘠而著稱。所以在北方地區,黍和玉米的競爭關係最為激烈。

    在小麥和玉米這兩大“外來戶”的前後夾擊下,“黍”被拉下主食餐桌也在情理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具體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