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瑋廚房
-
2 # 合肥寶迅
我們這裡的風俗可能跟你們那裡不一樣!
在我很小的時候,一次父親帶我去吃宴席,那是家中一個遠房表叔結婚,請客吃飯當然很熱鬧噢!那時候農村生活很清苦,能吃到大魚大肉是很快樂的事,諾大的院子,擺了十幾張桌子,擺得整整齊齊,叔叔嬸嬸、哥哥嫂嫂,端碟送碗忙得川流不息,客人們打招呼的、寒喧的弄的人聲鼎沸,大人們猜拳劃掌,我們小孩子們也不管大人的約束,菜一上來,就挾筷撿吃,一般來說我們這裡先上六盤冷菜然後六盤炒菜,最後上燒菜,雞魚肉圓加一個老母雞湯,那時我們也不懂事,最後上一盤油炸糯米圓子,這可是個好吃的東西,一會兒,盤就吃得剩下四個了,我想再挾一個圓子時,父親制止了我,對我說了一些話,我至今還記得:剩下這四個圓子不能吃,要留著,寓意圓圓滿滿,快快樂樂。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圓子吃完,主人會覺得很難堪,認為菜不夠,主人會沒面子的,所以後來我們村裡,每次赴宴吃菜的時侯,總看到其它菜可吃光,但炸圓子盤裡必須留下四個。
一直到現在我們這裡吃宴席的時候,最後一盤菜上的是油炸糯米圓子,而且吃到最後至少留下四隻圓子,以示圓圓滿滿、快快樂樂!主人高興,客人酒足飯飽了也高興!
-
3 # 農民工周鑫明
記得小時候我很少去吃宴席,那是八十年代農村還很不富裕,宴席中最好的菜是炒雞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道菜叫“雷管”,據說也是當時最好的菜了。不知道我說“雷管”有多少人能猜出來這時什麼菜,對,這道菜叫蒜薹。那個時候一般人家都是十二道菜,而且上菜的時候你必須手快嘴快,因為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如果你慢了就吃不到菜了這也是我不喜歡參加宴席的原因。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宴席上的菜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了,不過最後一盤菜都是粉條。
記得以前誰家要是辦宴席,頭一天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會去幫忙,幫著借桌椅板凳,鍋碗瓢盆,辦完事情在幫著往回送,感覺那時候人情味特別足。辦什麼事情都不用求人,大家都會主動幫忙。現在已經沒有自己辦宴席的了,大多都是在飯店辦了,不在飯店辦的也是用一條龍服務了,就是自己什麼都不用管,只要拿錢什麼事情都是一條龍管了。
不過不管是以前自己辦也好,還是現在在飯店或者一條龍服務也好。不管是以前十二道菜,還是現在十八甚至二十幾道菜。最後上的都是炒粉條,這些年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這道炒粉條卻一直沒變。粉條象徵著的是順順溜溜,是順順溜溜的辦事情,順順溜溜的回家。所有的事情可能都會改變,但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卻一直沒變。
回覆列表
我們這邊吃流水席,上菜的順序是這樣的
1、8-10個冷菜拼盤先上
2、隨後是炒菜(炒黃鱔、炒肚片等)
3、接著是大菜(蹄髈、魚、海鮮等)
4、隨後是水果糕點
5、接下來是一大碗湯
6、最後是一份蔬菜
整個上菜流程大致就是這樣的,一桌子菜整個加起來差不都30種的樣子。好像有點鋪張浪費,但是沒辦法,風俗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