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跪筆彈鋒,是一種調鋒轉勢的技術處理方法。在魏碑當中見有此法,如《元略墓誌》裡面的鉤法,相當於反向寫點。如圖:

    唐楷當中絕大多數是沒有這個動作的,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有,但是,動作非常含蓄小巧。如圖:

    再就是宗徽宗瘦金體有近似於跪筆彈鋒,但是,筆勢流暢自然。如圖:

    如果細心觀察,隸書中逆入折返動作,行草書當中駛轉、絞轉筆法,基本原理差不多,只不過是方向不同罷了。

    所以,跪筆彈鋒一詞,並不是田英章創立的,只不過是他借鑑使用了此法寫豎鉤,試圖讓很多人記住田楷“私家秘訣”,以示他破解了歐楷密碼,顯得功夫高超、技法玄妙,其實,是無稽之談,為描畫法自圓其說找藉口。如圖:

    試想,以《九成宮》為例,原帖字型2~3釐米,豎畫寬度沒有火柴棍粗,歐陽詢寫豎鉤的時候,能這麼麻煩嗎?

    我覺得,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如圖:

    其他筆畫,也都是一筆完整的。歐楷,用側鋒法書寫,輕而易舉。如圖:

    田英章之所以用“跪筆彈鋒”,究其原因,是他個色的執筆姿勢造成的。如圖:

    總之,用“跪筆彈鋒”法解讀歐楷豎鉤,是不科學、不合理的。無論是學術性、技術性和專業性,都難以置信。

    然而,二十多年來,這種歪理邪說卻在很多人心目中視為“法寶”,崇拜者五體投地,並且競相追模。殊不知,這是對古人(歐陽詢)用筆技法精要誤讀錯解的作法,就像惡意篡改經典歌曲唱法一樣,屬旁門左道,對於初學者來說,是誤人子弟。

    可惜,眾多喜歡歐楷的愛好者們不明真相。希望儘快覺醒,別執迷不悟。

    有人說: 不管怎樣,只要寫得漂亮就好。那我告訴你: 那是寫字,不是書法!

    以上是我的真實觀點,純屬學術研討。

    附: 本人歐楷筆法動作示範——功

  • 2 # 德雨50926495

    跪筆彈鋒明顯的把字勢終結了,是一種十分錯誤的方法,這種說法我不認可。

    跪筆彈鋒,作為歐楷書法,豎勾的一種寫法 ,這是長期臨《九成宮》貼,體會出來的一種筆法。比如仰腕點划起筆,逐漸中腕執行,俯腕時跪筆彈鋒,形成內圓外方的筆勢,要求點划起筆後,逐漸收筆,到中腕時筆劃最細,筆鋒下行迴轉,到俯腕時逐漸加粗,形成豎劃的變化筆勢。有人總結豎鉤要點“三角一肚(點),脆筆彈鋒”。

    有人說“脆筆彈鋒”是田氏楷書特點,其實不然。田氏楷書影片中,講過脆筆彈鋒,但非田氏創新。在六十年代初,看見祖父經常寫字,出於好奇,我也開始寫字,有時祖父對我也點撥一二,很早就知道有“脆筆彈鋒”一說。

    歐體楷書,由於熔合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是採各家之長之筆法,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再加上《九成宮》,由唐太宗提出、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這在古代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稱這為“三絕”,所以被歷代書家推崇。但是歐體楷書,入帖容易出帖難,筆畫沒有變化,就變成館閣體,但是追求變化,又原碑帖相差甚遠,臨歐體楷書難在這兒。

    不過只要認真研習,部是會有成效的,至少可以使人靜下心來,就是“入靜”,對於 身心健康是有好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學時學的內容現在你還在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