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觀餘暉
-
2 # 中堅人
國畫的題材有主要有山水,花鳥,人物,另外還有一些宗教題材的畫。在宋代以前都鮮有描繪社情民意、風俗世情的國畫流傳於世,其中緣由要從繪畫的作用和畫家的社會地位談起。中國畫流傳下來的最早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物畫,當時的繪畫題材主要是歷史人物以及佛教畫像。繪畫當時是以一種技藝存在,畫師以匠人的身份存在,屬於所謂的“百工”之列,並沒有現當代的藝術家那麼崇高的地位,反而是“君子不齒”的一類人。他們的僱主多數是寺院貴族等,所以題材也是由寺院貴族來制定的。畫什麼由他們說了算。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摹本到了漢唐時期,興起了文人畫,主題山水蟲魚為主,也是屬於文人小圈子的一種風雅愛好,因為畫畫並不能得名或者得利,所以那個時期的畫作沒有反映社會民生,只是文人以示清高的感情表達的需要,並不屬於廣大普通人群的文化藝術。唐李思訓九成避暑圖妨礙了繪畫民間興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繪畫很貴,一般人玩不起。古代中國畫大多數是畫在絹上,絹是一種昂貴的絲織品,就算後來出現了適合書畫的“宣紙”,依然價格不菲。還有就是古代沒有化學顏料,彩繪所使用的是礦石顏料,礦石顏料放在今天依然是非常昂貴的東西。所以一般人想畫也畫不起,而那些買畫的貴族總不會想買一張“兩鬢蒼蒼十指黑”這樣一個賣炭翁掛家裡吧,所以,貴,也限制了國畫的題材的自由發揮。綠松石是國畫常用的礦物顏料之一到了宋朝,政治的統一,商業發展,文化藝術也日益興盛。宋朝初期就有國家設立了“翰林圖畫院”招攬民間畫家,甚至其中能力非凡者還可以憑藉畫畫謀得官職,所以畫家的地位大大提升,使得讀書人也以繪畫為榮。
商業上打破了坊、市的封閉商業模式,開始有畫家沿街擺賣畫作,使繪畫藝術得以民間流傳,所以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描繪世俗民情,表現社會各階層生活的繪畫作品,可以稱之為“風俗畫”。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北宋時期市民生活場景。這個時期的很多畫作應該就是問題中所說的“表現人生”的作品了。
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蘇漢臣《雜技戲孩圖》
回覆列表
其實,自古至今,每一幅國畫表達的都是"人生"(某種狀態或某一階段或某種境遇),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直觀的看,一幅國畫,山水、寫意、花卉等等似乎沒有表現人生。而漫漫人生,恰恰是這樣的無數個瞬間日夜綿延不絕組成的。
說國畫“表達人生的畫不多"是一個缺乏對“人生"的基本態度和有關“人生"問題深度思考的問題!
只要畫家在生命過程裡經過不斷做畫、學習、鑽研、覺悟……一幅老道成熟的國畫內容(題材不限)本質上來看就是人生記錄和人生烙印,其情感、內容、思想、技法、形式、題款、閒章、畫品等等,無疑就是"人生“的精華濃縮,怎麼能是“國畫表達人生的畫不多"呢?
唯一的區別是,畫家表達人生程度廣度深度肯定有思想藝術技巧等等層次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