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溜溜的轉
-
2 # MOTO機器貓
劉備對諸葛——言聽計從;無話不說
劉備和諸葛亮是非常經典的上級與下屬的關係,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諸葛亮家;諸葛亮一生之中只忠於劉備一人,為了劉備付出不少努力。
言聽計從:意思是說的話和出的主意都採納照辦,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無話不說:意思是沒有不說的話。指彼此之間沒有保留。
擴充套件資料:
三顧茅廬、隆中決策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為曹操所敗,投奔荊州劉表同時,積極聯絡當地的豪傑。後來司馬徽與劉備會面時,表示:“此時只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
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向他詢問計謀。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
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時年27歲。
-
3 # 來龍去脈a
劉備為什麼請諸葛亮出山?答案:不請不行。
三國意義當中,出場最早的就是劉備,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就已經出來打江山了。
可是打來打去打來打去都一事無成,今天得了徐州明天又丟,今天投靠姓曹,明天又投靠姓袁,後天又投靠姓劉……
在投靠劉表荊州的時候,正是與同族的劉表對劉備沒有防備。
劉備投靠荊州劉表新野的時候,常常都有吞併同族的念頭,在曹操的壓力下。單福與水鏡先生共同推薦了諸葛亮。
一心想當王的劉備,遇到了諸葛亮這樣的人才,當然不會放過了,三顧三請出了當世奇才諸葛亮。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群雄亂爭奪的時代,沒有謀略,根本就站不住腳。
劉備與曹操一起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爭奪江山了,那時候曹操已經十分的強大,而劉備還是一無所有,不請孔明哪有三國的成立?
而劉備原來那幾位“謀士",根本就是吃飯的東西,酒囊飯袋沒有雄才大略,在三國根本就立不住腳。
劉備非請孔明不可,哪怕十次八次都要請。
回覆列表
諸葛亮是琅琊陽都縣人,諸葛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是在西漢時期做過司隸校尉,父親也做過泰山郡丞,叔叔做過太守,諸葛家族也是在琅琊郡非常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官宦子弟。當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是四位密友,四人都是知識淵博,但唯獨孔明的的才能最大。這些諸葛亮的密友都是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這些與諸葛亮都有忘年之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為此,諸葛亮不僅有儒雅之風,還有士人的輔佐之才,在襄州都是毫無爭議的名士。這也是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讓諸葛亮出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