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ngOfTheForest

    首先,來看看大資料的發展。早在20世紀,價值已經從實體基建轉變為無形財產,從土地和工廠轉變為品牌和產權。而如今,一個新的轉變正在進行,那就是電腦儲存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取代電腦硬體成為了價值的源泉。

    資料成為了有價值的公司資產、重要的經濟投入和新型商業模式的基石。雖然資料還沒有被列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但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雖然有些資料處理技術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但是它們只為調查局、研究所和世界上的一些巨頭公司所掌握。沃爾瑪和美國一些資本銀行率先將大資料運用在了零售業和銀行業,因此改變了整個行業。如今這些技術大多都實現了大眾化。大資料對個人的影響是最驚人的。在一個可能性和相關性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裡,專業性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行業專家不會消失,但是他們必須與資料表達的資訊進行博弈。如同在電影《點球成金》裡,棒球星探們在統計學家面前相形見絀--直覺的判斷將被迫讓位於精準的資料分析。這將迫使人們調整在管理、決策、人力資源和教育方面的傳統理念。

    我們大部分的習俗和慣例都建立在一個預設好的立場上,那就是我們用來進行決策的資訊必須是少量、精確並且至關重要的。但是,當資料量變大、資料處理速度加快,而且資料變得不那麼精確時,之前的那些預設立場就不復存在了。

    此外,因為資料量極為龐大,最後做出決策的將是機器而不是人類自己。

    在瞭解和監視人類的行為方面,社會已經有了數千年的經驗。

    但是,如何來監管一個算法系統呢?

    在資訊化的早期,有一些政策專家就看到了資訊化給人們的隱私權帶來的威脅,社會也已經建立起來了龐大的規則體系來保障個人的資訊保安。但是在大資料時代,這些規則都成為了無用的馬其諾防線。

    人們自願在網路上分享資訊,而這種分享的能力成為了網路服務的一箇中心特徵,而不再是一個需要規避的薄弱點了。對我們而言,危險不再是隱私的洩露,而是被預知的可能性——這些能預測我們可能生病、拖欠還款和犯罪的演算法會讓我們無法購買保險、無法貸款、甚至在實施犯罪前就被預先逮捕。

    顯然,統計把大資料放在了首位,但是即便如此,個人的意志是否應當凌駕於大資料之上呢?就像出版印刷行業的發展推動國家立法保護言論自由,大資料時代也需要新的規章制度來保衛權勢面前的個人權利。

    政府機構和社會在控制和處理資料的方法上必須有全方位的改變。不可否認,我們進入了一個用資料進行預測的時代,雖然我們可能無法解釋其背後的原因。

    如果一個醫生只要求病人遵從醫囑,卻沒有說明醫學干預的合理性,實際上,這是依靠大資料取得病理分析的醫生們一定會做的事情。

    還有司法系統的“合理證據”是不是應該改為“可能證據”呢?如果真是這樣,又會對人類自由和尊嚴產生什麼影響呢?這些都是留待思考的問題。

    綜上,社會大資料稱得上是我們邁步第一步商業品類的首要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男友販賣機上市,你願意站在裡面被銷售嗎?你願意去買一個“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