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這是陳女士對我陳述的困惑:

    之前,我們家養了一隻小狗,叫球球。我兒子非常喜歡它。

    兒子每天一閒下來,就要抱著球球玩,他還會對球球講故事。他們每天都形影不離。

    每當兒子要外出或者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依依不捨地和球球道別,說要讓球球乖乖在家等自己回來,顯然,兒子已經把球球當成了家庭中的一員。

    但是,在一個月前,球球得了重病。一天早上起來,兒子發現球球蜷縮在窩裡一動不動,已經死了。當時他難過又害怕。那天,他還在晚上哭醒,嚷嚷著說要找球球。

    我安慰他說,球球死了,有機會的話,就給他買一隻和球球一樣的小狗。他一聽,哭得更兇了。他一邊哭,一邊還喊著,自己不要別的小狗,只要他的球球。

    已經三天了,我的兒子還是因為失去了球球而打不起精神,想問問柏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面對這類事件,我給爸爸媽媽們幾個建議。

    不要掩飾死亡

    很多父母在面對死亡這件事的時候,會選擇逃避,或者掩飾。但父母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不安。

    比如,有些家長,在寵物死後,會告訴孩子“它只是睡著了”,或者是“它不見了”。

    但其實,這種時候,孩子可能會想:“原來死就是‘睡著了’,那麼,我會不會也在睡著的時候死掉呢?”或者是,“那我在看不見爸爸媽媽的時候,是不是也說明,爸爸媽媽可能會死呢?”

    所以,當父母選擇了掩飾或者避而不談的處理方式,相當於是把問題留給了孩子,讓孩子獨自尋找答案。

    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無所適從,一旦孩子扭曲了死亡問題,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和孩子一起直面死亡

    當寵物或親人死亡時,孩子會不得不開始思考生命的終結這個大問題。

    與其像前面說的躲避和掩飾,父母不如與孩子正面溝通和死亡有關的話題,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失去,包括失去生命。這也為孩子養成較好的心理耐受力,創造了條件。

    父母應該利用孩子失去寵物的體驗,給他上一堂關於生命價值和人文關懷的課。

    父母應該坦率地向孩子解釋,所有生物都必然會死亡,以及寵物不幸死亡的具體原因。

    要允許孩子提問,並儘量根據孩子的年齡,作出他們能夠接受的、符合客觀事實的解答。然後與他一起分擔,這種不可避免的人生體驗帶來的困惑和痛苦。

    讓孩子學會尊重已失去的生命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悼念逝去的生命,幫孩子建立起尊重一切生命的習慣。這是對死去的生命表示的尊重,也是孩子學習尊重一切生命的開始。

    寵物的死亡,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缺失感和悲傷。悲傷是主觀性的,適當的告別儀式,則有助於孩子整理心續、消化悲傷。

    無論感情上,還是心理上,這種做法都相當必要。

    讓寵物得到安息,並懷念它曾帶來的愉快時光,可以讓活著的人,得到心靈上的慰藉。

    懷念寵物的過程,能讓孩子瞭解到,每個生命都有值得紀念的價值,即便是一隻小狗、一隻小鳥或一條熱帶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淡化黃褐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