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課代表
-
2 # 頭髮醫生王禹
老年人不僅僅是生理上,其實心理上也是會逐漸老化的,並且這個老化不是來源於實際年齡,而是來自於本人主觀上是否覺得“已經老了”。一旦老人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變老之後,便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喪失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從而影響到對人格的變化。
那麼重點來了,心理上的老化就還表現為疑病和對死亡的恐懼,死亡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當老年人意識到自己在逐漸走向這一歸宿是,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和焦慮。
研究表明,對死亡的恐懼與老年人抑鬱症有很高的相關度,疑病的產生與恐懼死亡也有關係。疑病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死亡恐懼的一種防禦反應或過度關注。
所以,題主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我想問問題主:是出於什麼情況,使得題主有了這樣的疑惑呢?
其實,如果我們身邊的老人出現了這些情況,我們是可以根據相應情況作出一些行動的。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那顆願意為周圍人付出和行動的心。
-
3 # 小才貓心理
可能也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年歲漸長,所以特別想來回答下。
其實很多人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的部分原因。我也就從【發展心理學】關於老年期人格特徵的變化,這部分來回答下吧:
老年人不僅僅是生理上,其實心理上也是會逐漸老化的,並且這個老化不是來源於實際年齡,而是來自於本人主觀上是否覺得“已經老了”。一旦老人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變老之後,便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喪失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從而影響到對人格的變化。
那麼重點來了,心理上的老化就還表現為疑病和對死亡的恐懼,死亡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當老年人意識到自己在逐漸走向這一歸宿是,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和焦慮。
研究表明,對死亡的恐懼與老年人抑鬱症有很高的相關度,疑病的產生與恐懼死亡也有關係。疑病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死亡恐懼的一種防禦反應或過度關注。
所以,題主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我想問問題主:是出於什麼情況,使得題主有了這樣的疑惑呢?
其實,如果我們身邊的老人出現了這些情況,我們是可以根據相應情況作出一些行動的。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那顆願意為周圍人付出和行動的心。
-
4 # 了緣3703
這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是對病苦的一種恐懼!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常見呀!太普遍了很正常。
究其這種原因?對死亡,病苦恐懼的原因?是看不透,是放不下!是對死亡和病苦的一種無奈而產生的一種痛苦。越恐懼越痛苦!
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課,人必有一死。生命有多長?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吸不上不來就沉寂在生死輪迴的長河當中!這個是苦!輪迴是真正的苦。
再說病痛。人都有得病的時候。你懼怕它就不得病了麼?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是來了緣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報仇的
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該得這個病就踏踏實實的去醫治該受的還得受?想開了就完了麼!你想不開!就不得病了嗎?人大不了就是有一死啊!再大不了就是一個窮,窮了大不了去要飯。
人對死亡的恐懼!對病苦恐懼!嗯。這就是對一個死亡魔和病魔的恐懼!如果人看破了這個死亡魔和病魔。死亡魔和病魔它就怕你。
如果你要真正的從死亡魔和病魔懼怕中擺脫出來。就要找到生命的真諦。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這個問題如果你弄明白了。什麼這個死亡啊,疾病啊,統統你對它們都是一種微笑,對它們是一種從容,從此不再有恐懼。
-
5 # 路易斯妙妙1
楊振寧先生為老年人的生活作了非常優秀的榜樣,如果老年朋友們都以他為榜樣,老年生活其實也是特別美滿的。儘管,大多數老年人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現象:一、生理性原因:年齡年老。二、社會性功能開始退縮:1.從工作單位退休逐漸遠離職場。2.周邊朋友逐步減少(身體機能或者年齡的原因離世)。三、心理原因由於年紀增長,朋友和環境等變化性因素很容易刺激到老年人,使老年人產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尤其是糟糕至極,表現為人生快完了,沒好日子過了等等),以及長期以來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緒也容易集中體現出來。人生旅途中,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是人類所必須經過的階段,也是生物個體從出生到死亡迴圈所必須的階段。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要得到提高,需要人們去建立很好的適應性生活環境。首先,切不可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最糟糕的思想;其實,可以學習當代著名的楊振寧先生,82歲還能娶28歲的翁帆,實在是建立優秀老年人生活的絕對典範。老年同胞們,都應該拿出楊振寧先生flower to try(扶老二去試)的堅毅的意志品質,把老年生活過的美滿幸福。人生旅途的衝刺階段,物質的金錢的都不再是最重要了,愛確是陪伴到路終的。祝您旅途開心!
-
6 # 風如我詩
得大病,當然是一件恐懼的事。尤其是對於那些經濟上捉襟見肘、不富裕的家庭更是。
對於老年人來說,惶惶不可終日的因素就更多了:
一,生病能把一個家庭拖累。這會讓患病者在病痛之外再揹負負罪感。這處境想想都可怕。
二,疾病是生命的刑罰,那是一種痛苦的承受。有可能讓人生不如死。
三,生病有可能讓兒女的忤逆爆發。從此生存在傷心絕望之中。
四,生病是生命結束的前兆。讓患病者清楚地知道死亡就在不遠處等著他。
五,疾病有可能剝奪一個生命對生活的所有享受,剩下的就有可能是毫無意義的苟且偷生。
這麼多的可能,足以讓人崩潰。
所以,從古至今,人們覺得最好的離開這個世界的途徑就是:自然老去,無疾而終。
所以,古典的故事裡,那些行善積德的主角,都是被安排成自然老去,無疾而終。這是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最高境界。
其實,我們現在講究養生,可能也是這個目的吧,畢竟人是無法永生的。
那我們就祝願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快樂地活著,再沒有惶惶不可終日的心態。
-
7 # 時空穿越的流浪者
有一句話說的好,“有什麼都行,就是別有病;沒什麼都行,就是別沒錢”!
許多人都擔心自己會得大病,弄得惶惶不可終日,那麼得大病意味著什麼呢?心理充滿恐懼:1、害怕掏錢看病 2、害怕去見上帝害怕掏錢看病:對於一個普通人,得了大病,搞不好,能夠拖垮整個家庭,受罪不說,花了錢也未必能治好病,嚴重的把一輩子積蓄與資產都送給了醫院,只換來,維持著“暫時活著”。
從心理上講,一無所有,一貧如洗代表著什麼?炫車、炫房、炫富、炫包包的那些人有多幸福,他就有多痛苦,多年打拼積攢的錢及資產,是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的,這些東西若是被一場大病掠奪走了,那他還有存在的價值感嗎?沒有價值感,自認無用的人,心裡會是多麼痛苦!
害怕去見上帝:許多身體虛弱的人,特別是風燭殘年的老年人,如果得了一場大病,這可是一道坎啊,邁過去還能風雨飄搖幾天,邁不過去呢?
-
8 # 2心比臉美
很巧,昨天剛問過朋友一個問題,“如果得了絕症,你還治嗎?”答案在我意料之中,“不治”。當然,我們是認真的。
在我們的生活圈裡,誰誰誰家得了晚癌,誰誰誰家突然中風·······年過半百的老人也就罷了,就連剛出生的嬰兒也不在少數,說發生這樣的事已經習以為常,一點都不誇張。不心慌,是假的,畢竟我們只是平凡的人類,可是我們又能做什麼呢?
生老病死是常態,不可不必杞人憂天。說白了我們都不過是人生這條路上的體驗者,平川或沼澤,灌木叢或花海,苦或甜,誰沒嘗過,沒走過?“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楊絳先生總這樣簡練又直接。這些都需要自己慢慢體會領悟,如若我勸你心態放好,會不會顯得太敷衍?可最好的選擇又非它莫屬。
如果讓我遇到我的良伴,我們一定會約定好,不管是哪一方得重病,都不要在醫院裡度過。趁還能動,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多做些我們想做,還沒來得及做的事。
-
9 # 和風先生的江湖
生老病死終有命,自我人生需珍惜
人類自有了思想意識以來,就有好壞思想的鬥爭和矛盾!整日的期盼美好的未來,幸福的家庭,美滿的人生,相反的在思想空閒時又在懼怕貧窮,肥胖,醜陋,疾病……等等!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沒有一切的美好,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悲催!
1新的中國在新的世紀,無論從物質到精神都有了飛躍!在沒有飢餓感的年代,每個人都有了很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人生,在精神世界上尋找自己的羅馬花園!
2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窮苦的60人慢慢老去,紅旗下70人早已為各領域的中堅力量,唯有苦逼的80人在承上啟下的奮鬥,90以後的還在幸福中搖曳!
3不管那個年齡段的人,慢慢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除了物質和精神之外,唯一讓自己害怕的也許只有疾病了!在中國,我們慢慢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一切聽說過,沒聽說過的疾病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每天都會聽到周圍這個出了意外,那個癌症,白血病,甚至意外!就在意外的不經意間走了!接觸的多,慢慢讓每個人都開始思考,它到底和我們有多少距離!
4年紀越大,對待這會有更多體會和敏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機能的退化,各身體部件的磨損,器官的衰弱,再加上日常食物新增劑,自然環境的變換,都會引發病變,從而導致疾病!對於疾病轉變生死預盼,相信每個人都是恐懼的!尤其是中老年人,認為自己走過苦難,初嘗自由幸福,對於他們來說,絕對得不償失的,這種恐懼感得到自我的放大!
5不好的心理和心情,往往會誘發疾病的產生,甚至會加重病情!所以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善待自己!保持良好心態,從心而為,生下來活下去,就是生活的仔細!(備註:每個人都想上天堂,可誰又願意去死啊?!)
-
10 # 整形醫生毛俊濤
這其實就是一個保障的問題。這部分老人怕的不是病,怕的是病後沒人照顧,沒錢治,活著會受罪。
任何人到一定的年齡,都會擔心自己的身體。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大腦對身體的掌控力不足,越來越力不從心。
當家裡的老人出現這種思想時,一定要反思我們這些當子女的那些地方沒做到位?為什麼家裡的老人會這麼沒有安全感?
是不是老人太空虛了?整天無所事事瞎想,給他找點興趣愛好,讓他忙起來,就沒空胡琢磨了。
定期帶他去醫院檢查下身體,他可能不會聽你的,但他會相信醫生的話
再一個給他買份重大疾病的保險,告訴他不要怕長病。不要怕花錢,有保險咱能報銷!
如果這些,當子女的都做到了,還是整天怕得病的話嗎,就是心理問題了,可以找心理醫生給他疏導一下。
或者找他同輩的老人勸一下,放著好日子不過,鬧什麼鬧!
回覆列表
為什麼有些人整天都擔心自己會得大病,那個惶惶不可終日。我認為來自對死亡的恐懼。
但是如果一個人被病痛折磨,慘不忍睹,痛不欲生,發出大量的金錢,耗費大量的時間,忍受巨大的痛苦,這是人們最害怕,也是最擔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但是這件事情在人們年輕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到的,就像我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我認為去單位上班,有沒有社保,有沒有公積金都無所謂,拿到手的錢越多越好,現在看來工資少一點都可以,社保和公積金越多越好。
這就是人們不如中年,尤其是中老年,他們對於今後的考慮會更多,會更加的憂慮,因為看到了太多。當然進入中老年,人們看到了什麼?
1.看見了,離開的人越來越多
我在高二的時候,我的奶奶離開了,我在大一的時候,我的爺爺離開了,我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的第3年,我的外公離開了,當你越加長大,你發現參加的葬禮和婚禮是差不多對等的。
不禁讓人聯想生命的脆弱,同時也會產生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因為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看見了更多的病痛和折磨
我相信20歲往後,我們就會跟醫院打交道,有時候是自己生個病,有時候是朋友,有時候是自己至親的人,那時候你會發現,醫院的人真多,每天人來人往,人潮湧動。
當你身上出現一個小病小痛,自然就會覺得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大災。
都是生活太清閒我的大姑,是我比較敬重的一個人,已經70多歲了,他對於種地特別熱衷,每年都要種好幾畝菜地,吃不完了就會拿一點到街上去賣,每天早晨5:30起床,忙到晚上七八點,除了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地裡幹活,從來沒有聽到他對生活的抱怨也沒有聽到他對死亡的恐懼,聽到最多的是,他對地裡的玉米,辣椒,韭菜,土豆長得好不好,結的多不多。
當你在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這樣的事情付出努力,想盡辦法,哪裡還有精力去思考那些,沒有意義,杞人憂天的事情。
小結:老有所依,老有所為,並不是說老了,就不用去做事情,還是要去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就算讓現在的年輕人,突然告訴他,不用幹活啦,可以坐在家裡退休,他們照樣也會發慌,也會擔心也會恐懼,害怕自己生病,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擔心的原因,因為他們沒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