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不迪
-
2 # 獨狼映畫
超級英雄遍地有,DC走的就是一個現實風。
這種黑暗的超現實主義風其實是DC最大的特點,也是DC粉最自豪的部分。不管是老爺和無可救藥的哥譚,閃電俠和過去的痛苦,所有在DC中的超級英雄都擁有自己不能言說的痛苦,而這種痛苦並不是身為超級英雄能夠改變的事情,同樣正是因為這種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才讓他們成為了今天的自己。
就像戴博拉說的,這不是黑暗,這是生活。
DC的痛苦不是虛無的宏觀的痛苦,而是絲絲入扣到生活。
你所認識到的黑暗確是別人的生活,在這樣一個虛幻的世界中,超能力並不能幫你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且你所認為的正義其實可能在瞬間崩塌。
這就是為什麼DC中的反派如此迷人。那種因惡為惡的簡單世界觀並不能夠反映出人性的複雜,單薄的構架其實是在欺負觀眾的智商。
在爆米花商業電影橫行的現在,留在電影院的歡笑和淚水都似乎不是真正的自我。這種黑暗硬冷現實的超級英雄卻是我們將熒幕和生活連線起來的最後機會。
DC和漫威之間的超級英雄大戰持續了很多年,而且很多吃瓜群眾都已經把兩家公司的超級英雄混淆了,但兩家的漫畫改編電影風格其實還是挺好認的。大家現在一提到漫威電影,就會想到幾個代表性的人物——鋼鐵俠、蜘蛛俠、美國隊長……DC的話,就是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
漫威的超級英雄宇宙體系的建立比DC要早,而且成熟度更高,從2008年的《鋼鐵俠》三部曲開始,到《美國隊長》,再到《復仇者聯盟》系列,第一階段的漫威英雄聯盟已經基本完成。而且它的風格也很好認,輕鬆流暢的明亮色調、略帶戲謔的人物個性和氣質,大團圓的美滿結局,而與此相反,DC超級英雄電影的風格總是瀰漫著一股黑暗深沉的氣息。
這種風格一開始是DC公司為了和漫威英雄有所區別而做出的差異化的規劃,也就是有意而為之的。在漫威還在傳統好萊塢套路上行走的時候,DC知名度最高的蝙蝠俠系列就已經找到了蒂姆·波頓、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在好萊塢的另類導演來掌鏡,還有扎克·施耐德這樣擅長深沉陰冷風格的導演來執導《超人:鋼鐵之軀》。
不過DC在黑暗深沉這條路上走的並不是那麼從一而終,因為這種風格對於看慣了傳統英雄電影的觀眾來說就有一定的風險,因為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接受這種哥特式的畫風和敘事方式,而且有能力把這種電影拍得深沉但不那麼裝B的導演本來就少,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為DC贏得了大成功,他的電影風格極大地影響了後續DC漫畫電影的影像風格,但諾蘭本人對於超級英雄電影並不怎麼感冒,拍了三部曲之後就不願再接著拍了,但在導演水平上能超越諾蘭《蝙蝠俠》系列的人又很少,也就是調子定的太高了,觀眾的期待已經被吊起來了,但後續的作品卻又差強人意。
像《蝙蝠俠大戰超人》、《自殺小隊》,雖然都走暗黑哥特風,但在票房和口碑上卻接連撲街。好在2017年的《神奇女俠》為DC挽回了一些顏面,但這部電影基本也沒什麼暗黑元素了,所以從這也能看出DC在風格統一這條路上走的相對艱險和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