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季玄
-
2 # 安小念說情感
寫花花草草的詩詞很多,不勝列舉。有的,讚美花草的精神氣魄;有的,讚美花草的外形;有的,讚美花草的顏色。所以,若是你問我為什麼喜歡與花草有關的詩詞,那麼且聽我給你娓娓道來。
我喜歡與花草有關的詩詞,因為渴望做一個寵辱不驚的“植物系”男子,對待世間繁華不驚不鬧,骨子裡永遠充滿著一股韌勁,就像唐代白居易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般,遇見任何事情都頑強不屈,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逆境,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去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唐代李商隱寫“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在這裡,誇讚的是菊花的顏色,或紫或黃,很是好看。李商隱以活潑的筆墨去寫菊花的外形與顏色,刻畫出的不是濃妝豔抹的菊花,而是清新淡雅的菊花,風姿優雅。
宋代楊萬里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這裡,詩人讚美初開嬌羞的荷葉,與“露”字與“早”去誇讚羞澀又清新的嫩荷,筆調樸素,卻充滿了生活氣息,閉上眼便能在腦海裡勾勒起一幀溫柔的畫面。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鳳泊鸞飄別有愁,三生花草夢蘇州。兒家門巷斜陽改,輸與船孃住虎丘。
東居雜詩十九首 (清末近現代初·蘇曼殊)
燈飄珠箔玉箏秋,幾曲回闌水上樓。猛憶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夢蘇州。”
此詩還有一段故事:
清代大詩人龔自珍的兩段婚姻都是父母包辦,這在古代本屬正常,但龔自珍才情放蕩,對此並不滿意。後來在淮陰遇到蘇州女子靈簫,兩人產生了一段纏綿的愛情。
靈簫,蘇州人,她的父親曾中過舉人。但因吸食鴉片家道敗落,十二歲的靈簫被賣與妓院。她雖然身處青樓,但通音律,能作詩,很快成了清江浦名妓。
初次見到靈簫,龔自珍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並以其“簫”字寫了三首詩:“大宙南樂久寂寥,甄陀羅出一支簫。簫聲容與渡江去,淮上魂須七日招。”“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誰分蒼涼歸棹後,萬千哀樂集今朝。”“天花拂袂著難銷,始愧聲聞力未超。青史他年煩點染,定公四紀遇靈簫。”
靈簫精通詩文,自然知道詩中的傾慕之意,當即也傾心龔自珍。
龔自珍在清江逗留數日,便回到杭州任紫陽書院講席,不久又到崑山。到崑山後,龔自珍專門修了一座羽岑山館。此時的他,寫下了“設想英雄垂暮日,溫柔不住住何鄉”的詩句。他準備瞞著夫人來個金屋藏嬌,要與靈簫共築溫柔巢,度過自己的晚年了。當年九月,羽岑山館做成,他再北上,既是到北京接家眷,同時也是要接靈簫到崑山。這時他再來到清江浦。
這次他在清江浦住了十天,一共為靈簫寫了二十多首詩。
可陷入熱戀的龔自珍最後卻不辭而別,沒有替靈簫贖身。
有筆記中說,龔自珍嗜賭,在清江浦即終日聚賭。靈簫好言規勸,他卻感到在眾人面前失了面子。於是負氣北還。然而剛發車,他就後悔了,停車寄書與靈簫,邀她同行。靈簫也是個有個性的女子,她沒有回信。兩月後,龔自珍從北京回來再到清江浦時,已不見了靈簫的蹤影。原來靈簫在他走後,再也不肯接客,一人回蘇州隱居去了。
兩年後,龔自珍在丹陽雲陽書院暴病而死。蘇州的那個人,也像夢中的花草一樣,美好而終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