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壺清水看天下
-
2 # 平生不情願
每個人的三觀都是不一樣的,而且看待問題都有主觀性,講的道理也是自己認為對的道理,你不按照他的套路走,他就會跟你長篇大論講他的道理,這在旁人看來當然覺得這人太不講自己的道理了。總的來說,針鋒相對的不一定是道理,也可能是偏見。
-
3 # 歲月流逝不忘初心
會講道理的人,都是思維敏捷的人,能想到還能講出來,前提是,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講道理。一旦遇到相駁的想法,也還是拿自己的道理論證,就是常說的沒理也辯三分。這樣的人看起來倔強,潑辣,不容別人說話,自然就讓人覺得他不講理了!
-
4 # 暖心理
一個人之所以喜歡講道理,從目的的角度而言,本身就是為了透過講道理,達成說服他人的目的。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目的,就要在講道理上做到“精益求精”。於是會出現“一套一套又一套”的現象。但是一個愛講道理的人並不意味著他自己就很遵守自己所說的道理。這些道理更多是對外的,每一套從他嘴裡說出來的道理都如同一個框框,說出來之後都是為了套住別人。讓別人在自己所說的框框裡遊走,達到的是控制的目的。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所以不會拿框框來套自己。所以才有了那句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就是雙重標準,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從這個角度而言,喜歡講道理的人其實內在有著一個很感性甚至很衝動的部分。恰恰是那些衝動的部分,使得自己無法按照自己嘴裡的規則道理行事,但是內在又不夠接受自己的衝動(幼年時期可能因為自己的感性行事而遭到養育者的懲罰)。而“衝動”這個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想在內心層面進行控制,其實是很困難的。為了達到控制衝動的目的,會在內心世界之外找一個替罪羊(就是試圖用道理說服的他人)。透過控制(用一套一套的道理來說服)外部世界的他人,就如同變相地控制住了幼年時期衝動的自己。於是內心就獲得了短暫的安寧。但這種安寧是以破壞人際關係為代價的。是不可取的。
-
5 # 廬山心靈真語
身邊有一個人,別人得罪他,他憤怒地說那人必有報應,但大家都看到他自己也常常做損人利己的事。他說“我才不像那種人,我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事實上,他對員工很苛刻,常常找藉口扣錢。
人的立場早已選定假意的講道理就像辯論中的辯手,又像五毛黨,他們早已經選擇好了立場,任何道理無非是為他的立場服務,所以那並不是真心講道理,而是利用道理,道理只是用來對付別人的武器。
講道理常被用來逃避事實現實中,你會發現很難真正把一個人駁得徹底“啞口無言”,因為只要他不願意認賬,就總能找到某個理由來推脫,哪怕事實已經很明顯,人還是可以毫無羞恥地抵賴。
事實常被用來服務自己所以事實常常不是用來相信的,而是用來服務自己的。誠實是用來要求別人的,自己不想誠實,卻很厭惡別人不誠實。
自己犯了錯覺得不要緊,別人犯了錯就覺得很嚴重。
這些怪象無非源自人的自私和恐懼。
回覆列表
人都是喜歡去盯著別人的缺點,往往忽略自己身上的不足。講道理也得分人的,別人的回答可能不合你的意見就可能是不講道理,其實應該換位思考,站到對方的角度去看一下,就明白了。自己不講道理那是需要自我反省,是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