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啦啦咿呀了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史聖。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 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擴充套件資料: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瞭解“古今之變”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史記》一開始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漢太史公司馬遷編寫的歷史書籍。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本紀 12 卷、世家 30 卷、列傳 70 卷、表 10 卷、書 8 卷,共 130 篇(卷),52 萬 6500 餘字。該書原稿約在西漢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藏中國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記是北京市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北宋版史記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讓你至今都無法忘懷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