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學海授漁者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課程標準最基本的理念。其實生活中處處有地理,關鍵是有沒有發現它的眼睛,以及能不能很好地把它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課堂教學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如何既要立足課堂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融入生活元素呢?我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條做法:

    一、 利用匯入語引起學生的興趣

      匯入語是一堂課或一個新內容的開始,匯入語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新課、新內容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們在講《地球表面地形》時,是這樣匯入的,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近十萬人死亡。現在汶川,映秀都已經建成5.12地震遺址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為什麼會發生地震?這兩次地震有何不同?對地球表面有什麼影響?一下子,學生就有了興趣,因為這些案例都是他們知道的,都是生活中發生過的,所以比較好接受。另外,地球之最、地球之謎、地球趣聞、地理謎語、歌曲、詩詞……都可以成為引入語。

    二、 講課過程中增加趣味,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感受,或是影視資料、圖片為學生描繪真實可信、亦或是生活中的情景,無疑能增添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新疆的氣候以及新疆的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時,我跟學生分享了自己在新疆生活時的經歷以及圖片,學生聽得就特別認真,因為他們能感受到這些例子是老師的親身經歷,是來自生活的,是有用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論知識。再比如,這次期末考試第一題考查的是地理環境與民居,主要體現了氣候對民居的影響。我把去成都旅遊時拍的照片展示給同學們,大家一看,成都房頂都是尖頂,樹上、圍牆上都是青苔,原來是它這裡氣候溼潤、降水多。再聯絡到這裡的人愛吃辣。那麼學生就覺得很有用,和生活聯絡很密切,聽起來自然就有興趣。

    三、 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實踐活動是地理課本和教學中的要求,透過實踐可以加強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絡,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也能增加學習地理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地球和地圖》這部分內容時,我把孩子的橡皮泥帶到學校,分組分給每組學生,讓大家透過做手工的形式做一個地球模型,並用不同顏色做出經緯線,這樣做學生的興趣很高,而且比單純的看地球儀,或是我畫圖講解什麼是經線,什麼是緯線要印象深刻的多。再比如學習正午太陽高度時,可以帶領學生去操場測量正午太陽高度。我還把一些熱門的節目形式引入到課堂當中,比如,《快樂大本營》這個節目有一個環節,明星們比拼背“九九八十一乘法口訣表”,我會讓學生pk背誦各省的簡稱,等等。

      這些只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其實身邊可利用的活動還有很多,關鍵是怎樣合理的把它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去。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發掘。

  • 2 # 思想蘆葦

    我覺得首先要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學生們都積極認真聽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有好的效果。

    其次老師要講究教學方法,研究讓知識能夠吸引學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和杜甫,誰更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