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鶴山房茶美術

    胭脂紅、胭脂水、粉金釉都是金紅釉。區別只是釉色呈現的濃淡不同。

    金紅釉有別於中國傳統的釉色配方,是康熙晚期受西方琺琅工藝傳入的一種技法,在紅柚中加入黃金為著色劑,施在燒成的白瓷器上,最後在800-850度的低溫彩爐中烘烤而成。燒成後釉色均勻乾淨,呈現出豔麗悅目猶如胭脂的紅色。所以也被稱之為胭脂紅、胭脂水。 而根據加入黃金比例的不同,燒成後的顏色濃豔也有不同。加入萬分之二的金,可得顏色較為濃豔略帶粉調的胭脂紅。加萬分之一的金,顏色即為淡粉色。金紅釉的瓷器雍正、乾隆兩朝精品最多,器型大多是小件的碗、杯等,且都是官窯生產。

  • 2 # 長物鑑玉藏

    金紅釉是以金作為著色劑,800度低溫燒烤而成的低溫釉,是清官窯瓷中的名貴色釉瓷種,最早出現於康熙年間,是西洋傳入的外來釉彩,在雍正乾隆時期多作為單色釉瓷或琺琅彩瓷的底色釉,紫紅色調,因為燒成瓷器釉色深淺不同,分為胭脂紅釉,胭脂紫釉,胭脂水,粉紅釉,淡粉釉等,名字不同,但都屬於金紅釉彩。

  • 3 # 十三哥很單純

    金紅釉是一種低溫釉彩,不透明,彩面有油亮的光澤,是琺琅彩料中的一種。清中期《南窯筆記》中記載:“今之洋色則有胭脂紅、羌水紅,皆用赤金與水晶料配成,價甚貴。”因用金作主要呈色劑,所以稱“金紅”。唐英撰《陶成紀事》中的“新仿西洋紫色器皿”、“西洋紅色器皿”即指胭脂彩器。乾隆以後根據實用的要求,對配方加以調整,胭脂彩又成了粉彩中的一種色彩,也可作為一種低溫釉彩使用。胭脂紅釉創燒於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朝均有燒造,其中以雍正朝產量最大,質量最精。它是一種以微量金作著色劑、在爐內經800℃左右烘燒而成的低溫紅釉。由於這種紅料是從歐洲轉入,故被稱為「洋金紅」或「西洋紅」,而西方多稱之為「薔薇紅」、「玫瑰紅」。又由於這種紅釉頗如婦女化妝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紅」。胭脂紅釉的呈色有深、淺之分,深者稱「胭脂紫」,淺者稱「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淺淡者稱「淡粉紅」。總體來說,金紅釉、胭脂水、粉紅釉都同屬於一種釉,有三種叫法是因為所呈現出來的顏色深淺不同而定義。

  • 4 # 小仁古玩

    金紅釉是一種低溫釉,因其紅釉中含有金的成分,所以才叫金紅釉。金紅釉燒製出的紅色,與別的紅釉不同,帶有濃重的少女氣息。根據燒製顏色的深淺,金紅釉通常被叫做“胭脂紅”、胭脂水還有粉紅釉,這三種其實都是金紅釉,區別是呈色的不同。

    單憑文字很難去描述三者的區別,可看下面的圖片,圖1~3為胭脂紅釉,4~6為胭脂水釉,7~9為粉紅釉。時期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

    不管是胭脂紅、胭脂水還有粉紅釉,它們都是金紅釉的一種,透過顏色可以進行區分。如果要收藏這類瓷器,絕對是很有價值的,當然也要看關注點。如果僅從色澤來考慮,金紅釉中無論是胭脂紅、胭脂水,還是粉紅釉,色澤都極為明豔,無需太過糾結,每種顏色都有其特色。

  • 5 # 廣陽梁山

    這三種釉色的呈色劑相同,由於窯溫與氛圍不同所以呈色不同。另外也是稱呼叫法上的不同,尤其是雍正窯的胭脂紅,同一時期,同一個窯的產品都是深淺不同,色澤有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充電樁企業如何搭建自己的增值業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