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聲隨記
-
2 # 小馨的生活vlog
1:當懷孕期間 婆婆可能會更多的在乎肚子裡的孩子營養跟不跟得上,不是很在意你能不能吃的下,會不會噁心,想吐。而媽媽會怕自己的女兒遭罪,會盡量讓你吃自己想吃的東西。
2:在分娩時 當孩子一抱出來,婆婆第一時間看看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而媽媽第一時間是看看自己的女兒怎麼樣了,祈求母子平安。
3:當坐月子期間 婆婆做飯時,更多的看哪些食材能多下奶,確保奶水夠吃,而媽媽則不一樣,自己的女兒剛生完小孩,身體比較虛弱,希望你能多吃一些補身體的東西。
當然,說這些並不是想證明誰對誰錯,而是她們站的角度不一樣,立場不同罷了,誰都沒有錯。
所以,當你不糾結母親節跟誰過得時候,想跟誰過就跟誰過,當你開始糾結這個事情的時候,不妨就做個兩全的打算吧,如果大家都有時間的情況下,帶上兩個媽一起過,上外面吃頓飯,再逛逛街,還可以加深兩家人的交流,豈不是更好。
-
3 # 達姐情感悟
婆婆和媽媽區別很大。
媽媽十月懷胎生下我,捧在手心裡,讓我長大。
吃的少了怕我捱餓,吃的多了怕我長胖;
不曬太陽怕我缺鈣,太陽地裡不戴帽子怕我曬黑;
我懷孕她怕我反應強烈,吃不下飯,從老家給我送過來乾菜和小紅薯;
我生孩子被推進產房做剖腹產,她在產房門口癱坐,一直提心吊膽;
生完孩子媽媽給我做我喜歡吃的飯補充營養;
我和她一起抱著孩子出門上街,她總是怕我累,非要一直抱著孩子;
……
我和老公結婚,婆婆說養育兒子已經掏空家底,你們自己奮鬥;
婆婆在我家做飯,總是做他兒子愛吃的菜;
我在醫院生下孩子,婆婆抱著孫子喜笑顏開;
婆婆說吃鹹麵湯可以多下奶;
婆婆說你媽媽在這裡伺候你月子,就不用我操心了,你媽媽做的飯你喜歡吃,然後就回了老家;
婆婆心裡最想的人是兒子和孫子;
……
我和婆婆原本是陌生的兩個人,因為一個男人而相聚,親如母女的婆媳有沒有?有!但是很少!
在每個女兒的心裡,都是自己的媽媽最親;
在每個媽媽的心裡,都是自己的女兒最好;
所以對待自己的媽媽可以任意的撒嬌,不講理;對待自己的婆婆必須端莊大方,明事理。
這就是現實。
母親節和誰一起過?
最好的方案是兩個媽媽一起,其次的方案是誰有空和誰一起過,小姑子或者大姑子說不定還想和婆婆秘密約會呢!
姐妹們,我說得對嗎?
-
4 # 微笑式相依
首先我想說的是,婆婆也是媽,婆婆雖然沒有自己的媽對待自己好,但是隻要用心去和婆婆相處,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是會看到的
-
5 # 雨間打雷
婆婆雖然不比親媽,但是你已經嫁到人家裡了,就該把婆婆當親媽一樣對待!雖然做起來不太容易吧,但人心都是肉長的,時間長了婆婆自然會感覺到的是不是,誰還沒有感情呢。
我相信婆婆她也會把你自家女兒一樣對待的!日久見人心不是嗎!
一下有兩個親媽照顧你多幸福啊!
母親節當然是跟兩個媽媽到一起過了
-
6 # 愛生活的溪水by
婆婆和媽的區別。婆婆是婆婆,媽是媽。
媽媽十月懷胎生下我,媽媽說我是她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媽媽記得我所有喜好,吃什麼藥過敏,姨媽期間會準備好紅棗銀耳,生病時恨不得自己生病。媽媽給予的愛是偉大且無私的,常懷感恩之心,母親節毫無疑問是該和媽媽一起過。
婆婆是結婚後有的親人。你和她兒子相愛,組建家庭,你喚她一聲媽。前二十多年未參與的人生,後面N年都將共處。共同的話題是同一個男人,她兒子,你老公。我媽常說婆婆也是媽,你常回去看看,嘴甜,婆婆也是真心待你好的。聽媽媽的話,維持好一個大家庭的和睦,母親節給婆婆準備一份禮物,也是應該的。
回覆列表
區別就是自己的親媽和老公的親媽,針對這問題來看,母親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兩位長輩聚到一起慶祝下,熱鬧熱鬧,畢竟她們撫養我們長大一路走來也不容易!如果兩位長輩不在同城範圍內,那哪位離近陪伴哪位,另一位最起碼的問侯也是要的,畢竟現在網路通訊那麼發達,也不是什麼難辦的事,祝你們節日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