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搞機佬i

    在我們東北這頭,還要屬正月十五扭秧歌!

    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參與!我們挨家挨戶的去撒燈,路上,山上,小廟。站在遠處看四周都是閃閃的紅光!我們有人主持人,扭秧歌的婦女兒童,挨家挨戶問候,所到之處都放鞭炮慶祝。還會給他們一些酒啊,罐頭之類的,當然還有錢。別的不圖就是喜慶!

  • 2 # 難過的呱呱

    過春節的時候,其他地方的習俗不敢說了解,但是本地的習俗我還是瞭解一二的,因為個人觀念和地域的限制,這些習俗並不能代表整個地區,只代表我個人所瞭解的一些歸納總結。

    關於甘肅省武威市這一塊地區,春節習俗有特色的我挑出來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臘月二十三“送灶爺”,正月初一“接灶爺”。灶爺就是廚房裡供的神仙,負責掌管人們的溫飽,是十分重要的一位神仙。在小年臘月二十三的時候,要在廚房敬獻貢品,點香焚紙,心中默唸敬語並許願磕頭。“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小年送灶王爺上天過年,正月初一也要早早的把灶王爺接回家中,一般是在凌晨,做同樣的一系列手續,焚燒的紙張略有不同,將灶爺接回家中,繼續供養。

    二、社火。相信“社火”這個詞很多人都有耳聞,社火就是在正月初三以後,正月十五之前,在街上舞龍舞獅,腰鼓秧歌,還有踩高蹺的,還有各種中國神話故事裡面的各種扮象,例如西天取經四人組,例如濟公等等之類的,會在大街上表演遊行,向人們拜年祝福。

    三、正月不剃頭。民間有傳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這是因為諧音而鬧成的一個笑話,原話並不是“死舅”,而是“思舊”,來源於這樣一段故事: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在“江陰三公”——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人領導下奮起反抗。面對24萬清軍的大舉進攻,17萬江陰士民拒不投降。在堅持了81天之後,江陰城破,慘遭屠城,江陰遺民僅53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

    “江陰八十一日”事件和其他地方因剃髮爆發的小規模抵抗事件並沒能阻止清軍推行剃髮令,大部分人被迫接受了剃髮令。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順治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了著名的《韃靼戰紀》。其中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趕過了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由此可見,“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純粹是無稽之談。相反,在某種程度上,“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反映的恰恰是一種忠貞和氣節。

  • 3 # 酒店人J先森

    年前大掃除

    立春前貼對聯,門神,燈籠

    大年三十還神,謝祖宗

    大年初一拜天地,祖宗

    開年,祈福

    走親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教一下,皇家海軍的追獵旗長什麼樣啊,有大佬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