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水都護府
-
2 # 勿抱怨靠自己
我覺得可能由於個人的性格,武將基本上都是正直,忠君愛國,不太會阿諛奉承,還有他們的自身的受教育的程度,限制了他們的政治才能,而文臣則實行科舉制飽讀詩書,經常參與朝廷的政治鬥爭,比較擅長官場。還有自宋代以後基本上重文輕武的局面行成,武將的地位下降,文官與武將的身份互換,文主戰武主和的局面。
-
3 # 朵朵佬爺
作為武將,自信是第一位的,但自信易於導致自負,二者很難分得明白的。例如,關羽,他的勇猛,源於他的豪放氣概。勝仗打多了,最易於驕傲自負,才會被陸遜算計,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
4 # 歷史笑春風
這道題出的有水平,一句話就點到了實質。武將的政治水平不行,是他的職業所必須的。否則,一個武將的政治水平高,就要轉職業了。
武將,這是一個高危職業。它的危險不僅僅在戰場,在硝煙瀰漫,血雨腥風的戰場上出生入死,還在平時的和平生活中。在過去,武將被統治者刻意打造成鋒銳的武器,用來捍衛自己的江山,去開疆擴土。
但是,武將一旦和政治聯絡在一起,就犯了統治者的大忌。因為,這會對統治者的地位構成威脅。因此,統治者都不希望武將有政治頭腦,去參與朝政。
在有歷史記載以來,有政治頭腦的武將一般有三條出路。一條是被統治者給殺掉。比如岳飛、檀道濟等。
岳飛身為大將,當他聽說金國想要立宋朝宗室為皇帝,以與南宋對抗。他為了國家的安危,寫奏章勸趙構早日立儲。趙括雖然已經失去生育能力,但是他對於岳飛插手宗室事物很忌憚。當時岳飛念奏章時,有風吹著,岳飛的奏章被吹得亂揚。使得岳飛念得結結巴巴,更增加了趙構的疑忌,這也是後來趙構殺岳飛的一個理由。
第二條是自己篡位,成為統治者。比如李世民、朱溫、趙匡胤等。
李世民是唐初的大將,他的天策軍是當時天下精兵。由於屢立戰功,不能屈居當太子的哥哥李建成的手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奪取了天下。朱溫是建立後梁的皇帝,本身唐朝節度使。而趙匡胤的“陳橋兵變”則是家喻戶曉。第三條是韜光養晦,自己裝傻,顯示自己沒有政治頭腦,政治野心。比如王翦、郭子儀等。
王翦率領傾國之兵伐楚,出兵時向秦王指明要好的田宅。到了前線,也時不時向秦王要這要那的土地房產。別人看不過去,指責他,王翦解釋說是為了解除秦王的疑心。郭子儀則是功成後就身退,娛樂養身,以終天年。
即便是這樣,過去的統治者對下屬還是管理得很嚴的。朱元璋喜歡和文人交往,他的手下有個將領也學著交往文士,朱元璋知道後,立斬了這個將領。
因此,過去的武將政治水平低,是環境和他自身的需要。否則,他就難繼續這個職業了。
如白起、李牧、廉頗、韓信、霍去病、李廣、侯君集、岳飛、藍玉、年羹堯,麥克阿瑟、巴頓等等,他們並沒有死在敵人手裡,卻最後毀在自己手裡或自己人手裡。
回覆列表
出身和受教育程度決定了政治高度,重點是拜師學習。若出身寒門僅僅靠實戰摸索獲得的經驗可以讓武將擁有統兵的能力卻得不到智慧特別是政治智慧,這點必須有拜師學習老師不斷提點指正併為之遮風擋雨才能實現,自學成才的不是沒有但比例很低。但武將拜師太難了,漢唐還好武人地位不低,但從宋始武人地位越來越低,擁有政治智慧的武人更少了,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