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子思666
-
2 # 老闆請多放孜然
中國千百年來將諸葛亮描繪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連續發射10箭;製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發明“孔明燈”。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字裡行間透露出諸葛亮時刻不忘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這也導致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悲痛結局。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智慧可以用一個詞概括:神機妙算。他的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舌戰群儒、空城計……無不令人拍案叫絕。
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諸葛亮如此聰明絕頂的一個人,卻沒能實現匡復漢室的理想,並且成了三國裡最先滅亡的一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究其原因,其實是他自己培養人才不利造成的,在決策參與的時候,大多是諸葛亮自己智慧的決斷,沒有團隊其他人員的參與,眾多的謀臣將領沒有實際的參與鍛鍊,久而久之,形成了對諸葛亮的絕對依賴,這對蜀漢政權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
後來諸葛亮位極人臣,更是凡事親力親為,沒有為蜀漢培養後續人才,造成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這樣事必躬親的另一個後果就是:積勞成疾,英才早逝。
他的對手司馬懿曾評價:“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儘管他認為孔明是天下奇才,但是“吃得少而幹得多,這樣能活的長久麼?”奇才諸葛亮尚且如此,試問,世間有幾人的智慧能超過他呢?
-
3 # 月夜luck
諸葛亮的一生是值得中中國人民學習的。他德才兼備,忠勇過人,從古今中外來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麼他的一生給我們哪些啟示,我認為有以下5點:
1.人在小時候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
諸葛亮在兒童時期,父母就都過世了,他就跟著他叔叔諸葛玄過,這時袁術委任諸葛玄為豫章郡太守,後來朝廷派朱皓替代諸葛玄。
諸葛玄與劉表私交很好,他們就去投奔劉表。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就住在隆中耕種田地為業。
閒暇時學習天文地理,易經八卦等學科,所以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但是人們並不以為然。但諸葛亮任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繼續努力學習。
徐庶和崔州平與諸葛亮交情很好。當劉備在新野時,徐庶見到了劉備,劉備聽了徐庶的一番見解後,就很器重徐庶。
徐庶就說諸葛亮只能去請,不能招來。所以,劉備就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出山後,來到劉備軍中,被任命為軍師,可是,關羽,張飛對此並不滿意。諸葛亮就提出聯吳抗曹。
諸葛亮親自出使東吳勸說孫權不要投降曹操,聯合劉備抗擊曹操,定下了三分天下的計策。
223年,劉備在永安病危,將諸葛亮從成都召來,託付後事。劉嬋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設立丞相府署,讓諸葛亮自選僚屬,全權處理國事。
之後,諸葛亮盡心竭力治理蜀國,使蜀國的經濟,軍事,社會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說能夠幫助劉備佔據荊州,益州,恢復漢室。
所以才有了諸葛亮舉兵北伐中原的戰事,最後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雖未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只是因為時運不濟,天意如此,並非諸葛亮之過。
但諸葛亮幫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國的建立,也算對得起劉備的知遇之恩。配得上忠臣二字。所以杜莆才會寫了一首《蜀相》這首詩來抒發對這件事的遺憾之情。
-
4 # 海之音ZK
一、諸葛亮的性格註定最後的悲劇
始於才華
終於人格
鞠躬盡瘁,為先帝夙願六出祁山;忠君為國,執意匡扶漢室。
他的人生短板,都出在品質方面:
一是忠誠過度就是愚忠。
無視大局,蜀國力弱,已難以支撐北伐所耗;無視向背,漢室即倒已難扶正;無有自知,雖本人諳熟兵法,但不足據此一統天下;無視民心,大魏新立需要休養生息。
二是健康原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靠身體換成功,終不是上上策。
二、諸葛亮的人生失誤一、戰略誤判
諸葛亮在隆中制訂三分天下的戰略,為蜀漢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其後荊州戰略失誤又為蜀漢滅亡埋下失敗種子。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曹、孫、劉要吞併四海稱霸天下,就必需先佔荊州。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捷足先登,一舉奪取了荊州,並以此為基地,又取得四川和漢中,初步實現了實現三分天下的局勢。然荊州“東有孫權,常懷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鯨吞”。當四川吃緊時,劉備授意諸葛亮將荊州交給心腹關羽。他清楚關羽的致命要害,把孫劉聯盟,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一再告誡關羽,最後諸葛亮還是聽從了劉備的意見,顯示出諸葛對時局估計嚴重不足。後又令關羽孤注一擲破樊城,樊城未下而荊州失守,關羽敗亡。劉備聽說關羽被殺,執意出川討伐東吳,破壞聯吳抗曹戰略決策,諸葛亮僅點到為止,以致劉備之敗。本應該劉備漢中稱王后,諸葛亮應立即調整兵力部署,加強荊州的防衛,才是執行隆中決策的正確方針。諸葛亮戰略誤判,使荊州地失人亡,夭折了隆中戰略。荊州之失,關羽責任為次要,主要領導責任當由諸葛亮承擔。荊州戰略失誤與諸葛的大意密不可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意失荊州”。
二、認知不足
諸葛後半生缺乏對蜀漢實力與環境的自知。匡復漢室的時機與實力已不存在。三國統治集團中蜀漢最弱。失荊州及劉備死後,蜀國由盛轉衰,一統天下已不可能。對手十分強大。諸葛亮自知有了司馬懿,出師必不利,故聽說曹睿封了司馬懿後大驚:“必為蜀中之大患。”後聽說司馬懿被罷官又大喜。司馬懿被封為平西大將軍後,諸葛亮則“頓失跌足,不知所措”。蜀魏百姓均已厭戰。諸葛亮連年北伐,是逆天之行。
諸葛亮對自身認識不足。在五次北伐失敗之後,六出祁山之前,譙周又奏種種不祥,勸其謹守待時。而諸葛亮不顧一切,堅持出征。六出祁山是他最後的北伐,成功寄託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漢”,司馬父子瀕死而得救。諸葛亮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他之後,姜維繼承遺志,九伐中原,最後也連連失敗,三國“分久必合”,一統於晉,諸葛亮和姜維都沒有改變蜀漢的命運。
蜀漢初期,諸葛亮所領導的集團還算是一支實力比較雄厚的人才隊伍,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魏延、王平等人。但這些人都有其缺憾:關羽驕矜自大、張飛脾氣暴躁、魏延難以駕馭、馬謖性情輕狂。這些給西蜀帶來一次次的致命打擊。
首先,雖他從下層提拔了蔣琬、董允、楊洪等人物,但這些人比諸葛亮更謹小慎微,更沒有開拓進取的精神。陳壽評諸葛亮:蔣琬、費一“鹹陳諸葛亮之成規,因循而不革”,姜維“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其次,不鍛鍊人才。僅以諸葛亮第一次用兵博望坡為例,諸葛亮以“恐關、張二人不肯聽令”為由向劉備“乞假劍印”而掌握軍政大權,之後的戰術分工更是讓常人琢磨不定,張飛只管“縱火燒之”,關羽則“放過中軍”“縱兵襲擊後軍”,關平、劉封負責“預備引火之物”,趙子龍領受絕對不抵抗的命令“只要輸,不要贏”,劉備原來的師爺孫乾則是“安排功勞薄”,這種戰術完全莫視民主決策及將帥鍛鍊精神,取而代之是諸葛亮個人智慧壟斷。這種習慣導致了後來蜀漢政權內部對諸亮葛的絕對依賴,廣大謀士及將士缺乏謀略的鍛鍊,難以為蜀漢政權造就和培養後續人才。
四、用人失當
諸葛亮深知荊州之險要。諸葛亮對守荊州人員方面的嚴重估計不足,做出關羽守荊州,導致荊州地失人亡。讓馬謖去守街亭,表面看來馬謖失街亭及被斬都是咎由自取,極不公正。馬謖街亭之戰前為參軍,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屢出奇謀,克敵制勝。如獻計征服孟獲,離間魏帝與司馬懿。馬謖在街亭慘敗,從表面看是馬謖無知所致,而實質上是諸葛亮用人不當所致。馬謖雖然跟隨諸葛亮多年,卻一直僅是“高參”,從未擔任過主將,他精於戰略,拙於戰術。而諸葛亮卻把他推到了主將位置,斬馬謖後哭曰:“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他想到的仍然只是把庸才當成了人才用,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用人錯位是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五、不知授權
作為領導者,一個重要職責是“授權原則”,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務,下屬獲得一定的職權和責任,就能獨立地發揮自己的才能並取得成就,在成就感的激勵下取得更大的成就。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一定要在各個方面都比別人強,而在於具有調動下屬積極性。不授權的領導不僅對領導者本人不利,他的下屬還會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獨立創造力不能得到發揮,因而會失去工作的積極性,這種領導方式還會失去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機會。
首先,罰不平。關羽華容道放曹操,事先立下軍令狀,但因劉備求情“昔吾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贖罪”,諸葛亮饒了關羽,放縱了關羽,致後有荊州之敗。
其次,賞不信。諸葛亮一次北伐,趙雲與鄧芝為疑兵,因諸葛亮錯用馬謖,北伐失利。趙雲、鄧芝在兵弱敵強“的形勢下,”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退軍無損失,卻被諸葛亮貶為鎮軍將軍。諸葛亮在查營時發現兵將、軍資無損,從鄧芝口中知道是趙雲親自斷後,才使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的實情後,也只是以趙雲將士儲存下來的軍資餘絹分賜將士,而趙雲則以”軍事不利,不應有賜“謝絕,建議全部充府庫。軍事失利完全是諸葛亮拒諫、專斷用個人愛將馬謖為先鋒所致,趙雲為補救他用人的失誤親自斷後以保將士、軍資無損撤退,本應有功,諸葛亮卻推卸責任將其貶職,即使知道了實情,諸葛亮也不肯為趙雲恢復原職,這就不僅有知過不改的錯誤,而且更有錯上加錯之嫌。可見,諸葛亮賞罰不明。
七、不聽諫言
第一,平定南中時,諸葛始並不接受馬謖“攻心”戰略,而是採用武力鎮壓,待到嚴重受阻後,才想起馬謖“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建議。
第二,北伐時,大臣曾反對諸葛亮與降魏的叛將孟達通好,指出“孟達小子,昔時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耶”。可諸葛亮寧肯不用國內有才之人,對叛將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欲“誘達以為外援”,與書孟達,但孟達“無款誠之心”,始終不願作為諸葛亮北伐的“外援”,給了無可奈何的諸葛亮當頭一棒。
第三,北伐時“數有戰功”的魏延,提親率精兵五千奇襲長安,諸葛亮領主力出斜谷,一舉定咸陽西,爭長安、佔關中的正確建議,卻被亮以“危計”拒絕,後也不納魏延之策。
第四,馬謖為諸葛亮深為器重。劉備生前的警示拋之腦後。“論者皆言宜令為先鋒”的應是“宿將魏延、吳懿”等將領。而亮卻拒“眾意”,執意任用馬謖為先鋒,“統大眾在前”,導致街亭慘敗,枉送了一大批將士的性命。
諸葛亮出師20載,對蜀漢的建立功不可沒。但由於其自負、過於謹小慎微和保守,無論是用賢納諫、南征平叛,還是揮師北伐等,都犯有嚴重的錯誤。特別是蜀漢建立後沒有與民休息、發展生產、精簡機構、用賢任能,導致社會動盪、矛盾加劇,從而致蜀漢速亡。蜀漢最先滅亡,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
-
5 # 久違的亮哥
給人以思想的啟迪,歷史的反思和審美的享受。這部著作描寫的三國時代,群雄並起,人才輩出,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展示著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何諸葛亮這位隱居南陽、躬耕山野的士子:“出師未捷”、“死而後已”的悲劇人物獨獨成了名垂千古的名臣賢相,贏得從低層小民至將相王侯各種人物的崇拜、傾倒和感嘆!諸葛亮的悲劇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最突出、最動人心魄的悲劇。他們生與“命”,“數”抗衡,忠於劉蜀政權,獨自苦撐危局,嘔心瀝血,積勞成疾,真至累死。恰恰相反是他悲劇的最大特色。在歷史的道德和人格的要求與這個要求不可能實現的悲劇性衝突之中,忠貞報國,德才兼備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為之獻身的事業,這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沉痛,這正是“英血空勞銷筆簡,大星無復系雲天,就令嗣子非庸主,運不興劉變枉然。”①的憾恨!雖如此,呂恩勉仍讚歎道:“屈於勢,伸於理,厄於當日之命運,而伸於後日之人心而已。”所以“悲劇是以美的毀滅形式來達到肯定美、否定醜的目的的,是用悲的方式來激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因此,悲劇不是悲哀,悲慘,不是叫人們悲觀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悲憤、悲壯,能使人奮發向上,鬥志昂揚。”②諸葛亮的悲劇歷程感人最深,特別他百折不撓的人格意志力量令後世敬仰,催人奮進。下面就從諸葛亮的倫德力量、意志力量、人格力量、智慧力量淺談一下此形象的悲劇美: (一)棄隱入仕 ——倫理觀的悲劇美 “鳳翱翔於千仞兮,百梧桐不棲;士估外於一方兮,非明主不依。”這是諸葛亮的擇主理想,為了實現心中之志,他期待著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現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巨集圖之時。終於受到劉備的“三顧”之恩而棄隱入仕,登上政治舞臺開始施展平生所學,以實現自己的巨集圖遠志,出開始了他悲劇化而又完美化的人生歷程。 儒家思想、傳統倫理觀無疑是諸葛亮的主要靈魂,而這種倫理觀簡而言這就是“忠”無論中國古代的儒家,法家,墨家都強調“忠君”《論語·八佾》:“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種君臣倫理觀變成了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正統名教,當然,羅貫中所塑造的“忠“的諸葛亮也不例外。但任何倫理道德不可能是永恆的,一成不變的。它必然隨著一定的社會歷史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但處在三國時代的諸葛亮不可能認識到這一點。對“求善護禮”倫理觀的追求與現實的不可實現的矛盾必然產生悲劇。羅貫中當然由於時代的侷限,只能借諸葛亮的思想來闡發儲存型的中國文化:“用悲劇意識暴露困境,又以不實際的文化之禮為原則,而對困境,中中國人不是竭力求 ,而是努力護禮,維護禮的神聖性,甚至不惜自我欺騙和走向毀滅,從而其彌合方式是毀滅與儲存。”③諸葛亮處東漢末世,朝綱已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當時不乏能人名仕,也想重振朝綱,求民於水火,諸葛亮是其中的一員而且是超群脫俗的一員,當然不甘心隱居清逸,置民於水火不顧,置國處危難而不聞。這正體現了他們積極的處世觀,有施展才華,實現個人報負的理想。體現了憂國憂民的良好品質,但使他們苦惱,身處困境的是他們心中的“正統”已經敗落,用“天命觀”講氣數已盡,天命不可違,以諸葛亮的卓識也知道“匡復漢室,重振朝綱”何其堅艱難,所以當時有名望的前輩司馬微,龐德公隱而不仕,藉此逃避困境,獨善其身,而諸葛亮之所以悲而且美就在於他敢於與“天命”抗衡,“雖九死其猶未悔”,而且他的忠不僅侷限於一家一姓,作者賦予他愛民思想成份。為此他不會隱而求逸,知其不可為也要為之。但由於他不會脫離時代賦予的倫理觀,不會走“求真”的道路去匡復社稷,救民於水火,只能走“求善”之道,並在此中掙扎,以撫平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而且劉備的仁君身份及“三顧”的真誠也確實感動了諸葛亮,更堅定了“求善”“護禮”,擇仁君而輔之的道路,“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觀”和“賢臣擇主而事”的臣道面等倫理觀念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把道德理想轉化為政治理想併為之追求,卻忘了現實往往何其殘酷,片面追求人格理想,卻忘了審視社會現實。用道德理想來對抗現存秩序,是他走向悲劇的另一原因,諸葛亮也很清晰:當時曹操統一北方挾天子佔天時,孫權鞏固江東基業佔地利,而劉備寄人籬下,無立足之地,只能盡所能用“人謀”而求“人和”,以他的才華而實現隆中決策的三國鼎立,就以蜀地之一州而對抗曹之八州及孫權之三州是何其的難,他之所以悲就在於並沒放棄,而想用自己的才學與天命一比高下,壯志難酬也在所不惜,也美於此。為了維護傳統道德的“完善”及他們信奉的倫理觀為了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學,實現個人的人格理想,為了“匡復漢室,救民於水火”他選擇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道路。 (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意志與理想的悲劇美 司馬徽得知徐庶薦諸葛亮說:“元直欲去, 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但他仍在劉氏集團面前贊諸葛亮之才:“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從他人之口表現了諸葛亮的王佐之才和經天偉地之能,司馬徵雖如此稱頌,但他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對諸葛亮的才華得以施展感倒一絲慰藉,更慨嘆了他多舛的命運。 “不得其時”反映古人所執迷的“天命觀”,“運數觀”,也就是此強有力的制約著諸葛亮的事業和生命,依據“天命觀“當時漢室已末,天不歸蜀,即使象諸葛亮這樣一位“千古奇人”,“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英雄人物也根本無法“斡旋天地,扭轉乾坤。”如一百三回,上方各火燒司馬懿,眼看就要成功,忽然天降滂沱大雨,使之功敗垂成,連諸葛亮自己了不得不嘆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從他的言語中也暗示以蜀之偏安去伐強魏是何其艱難,況有天助之,也預示諸葛亮與“天命”抗衡的無奈,但他沒有因為天命脈不可違而放棄自己的意志力量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沒有放棄“匡復漢室,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思想動機和歷史責任。企圖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奮鬥與“天命”抗衡。他的悲壯,他的美就是這頑強不息的意志力量。“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其名世,千載誰一伯仲間”道出了後世對諸葛亮武侯的敬仰。 諸葛亮知道事業難成,仍要堅持,與他的政治理想分不開,在他看來,個人的道德完善應以“仁、義、忠、信”為本,然後才是才能與功業的建樹。繼而達到“博施於民而濟眾。”④所以諸葛亮把道德理想轉化政治理想。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成敗利鈍則是次要的,按德標準來要求自己,死不愧於“知遇之恩”的仁君,亦不愧於自己的意志及做人的原則。他自比“君子之前儒”等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中說:“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寧正惡習邪,務使澤其當時,名留後世”。正因為他不僅忠君而且愛國的政治理想才是他“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可貴。 百折不撓的意志及堅定不移對道德理想的追求,使諸葛亮在幾齣祁山北伐都失敗的情況下,並未產生消極思想,他堅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生奮鬥不已,即不畏難,也不避嫌,而全心全意地進行恢復中原,重興漢室的事業,諸葛亮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正體現了孔子世界觀中的積極的人生態度,進而發展“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樂觀進取精神。 雖然諸葛亮有超凡的意志和過人的智慧,但在失去“天時”,“地利” 艱難境況下卻無所建樹,這一點他比認都清楚,即使佔荊、益二州,實現《隆中對》的初步戰略,如此去北定中原也是十分艱鉅的。荊州一路有後顧之憂,孫權虎視眈眈,不能遠離;益州一路,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實在不是理想的用武之地,所以實現暫的三足鼎立進而進取中原,統一天下難於上青天,何況蜀只佔有益州一處,更是雪上加霜,也不可避勉的導致諸葛亮再有才華他無力迴天,至心勞力竭而亡。雖明晰這些,但諸葛亮堅信自己的理想。有堅強的意志力量,他寧可輔劉室決不會去投曹操,從這個角度就帶有悲劇色彩,正如張法說的:“護禮之‘禮’卻是一個已定的標準”要堅定信心,就可以去誓死捍衛,因此,中國政治悲劇的主人公絕不會自我否定,他只否定那些與禮的原則不和的東西。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是“清醒的,是看準了的”。⑤諸葛亮為了“維護”而義無反顧,他堅信自己的“人謀”能戰勝“天時”、“地利”。這種不懈的韌勁和義無反顧讓後人感受到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雄氣魄的悲壯,就連第一百三回,諸葛亮臨終前發出“再不能計賊矣!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的哀嘆也讓世人感受到這個傑出天才內心所深藏的時代孤寂感和死不瞑目的恨憾。世人為他的“人謀”的悲劇結局而惋惜,傷感。在他知難而上如履薄冰的悲劇歷程中感人至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悲壯。 (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知遇之恩”的悲劇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諸葛亮從《後出師表》中的一句話,已變成千古名言,也是諸葛亮一生表現的概括。當時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蘆”真心真意的請諸葛亮出來相助,甚至於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諸葛亮深受感動,而且像劉備這樣的“仁君”是符合諸葛亮擇君標準的,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效犬馬之勞,從此開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征程。 在以後兩人接觸中,諸葛亮意識自己沒有選錯明君,劉備對他言聽計從,給予他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以實現自己的遠大志向,對劉備的“知遇之恩”足以讓諸葛亮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報答知遇之恩的思想動機越發堅決是從劉備白帝城託孤開始的。第八十五回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二倍曹丕,必能定邦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泣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自此,諸葛亮擔子更重了,憂慮更大了,為了克服個方面的困難,改變蜀國不利局面,尋找發展出路,他日夜思索,兢兢業業,終日操勞,不得休息。除了全面擔負全國的軍事政務外,還親自組織興修水利、橋樑、道路、驛站等工程;親自過問養蠶、織棉、煮鹽、冶鐵、鑄鐵生產;親自設計、監製木牛、流馬;親自檢查兵器創制……。他大事小事都抓“躬自投薄書”,流汗竟日,接著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這種“知遇之恩”具體表現,即使輔佐的後主劉禪無能昏庸,而且不時阻止他的事業,但諸葛亮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改變對劉備“知遇之恩”而且更感憂慮,怕辜負劉備的遺囑,不顧自身的健康,日夜操勞。最令人感動,悽惋的是諸葛亮死五丈原,也是“知遇之恩”的昇華。第一百三回寫到:“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通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乇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其有極!”。描述了諸葛亮臨死不忘軍事,而憂心重重的感慨。 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時也包含著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息,直到以身殉職的可貴品質,如果不是劉備而是劉禪,就是八顧茅蘆之恩,諸葛亮也決不會出山輔佐,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超出了單純的“愚忠”的範圍,這樣“知遇之恩,死而後已”有愛國愛民的思想成分,劉備是仁君,能任人唯賢利於諸葛亮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理想事業,也符合封建社會當時人民群眾的某此些願望和要求,所以諸葛亮才能流傳千古。唐代詩人杜甫在《蜀相》中寫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的精神給予崇敬,並抒發了對一個示完成事業的賢相惋惜之情,郭沫若在《蜀道奇》中寫道:“鞠躬盡瘁兮,諸蒙武侯誠哉武;全忠體國兮,出師兩表留楷模。”也對諸葛亮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給予肯定。諸葛亮的為“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形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 (四)絕望的勝利 ——才智的悲劇美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在諸葛亮未出山之前,當時名士就已斷言,暗示出即使諸葛亮盡展平生之學,盡超凡之智,因不得時使他的事業,理想付之東流,難以實現的命運。 羅貫中塑造的諸葛亮“懷經倫濟世之才”,在政治軍事鬥爭中遠見卓識,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諸葛亮未出山就預見天下三分的戰略策略,初步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他的才智,智謀是不必說的,更重要的是決策英明。他已分析出:當時曹操地廣人多佔“天時”,東吳孫權據天險佔“地利”,所以劉備要取得成功就得佔“人和”,而劉備在這方面似乎確實強於另二者,所以諸葛亮企圖用他的才略,施展自身的才華盡“人謀”以達“人和”來實現輔佐劉備匡復漢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奮鬥目標。在“人謀”方面,三國時代,無論荀彧,郭嘉等文臣謀士,還是周瑜,司馬懿等武將都不及他,如第三十六回,徐庶薦諸葛亮於劉備時說:“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之才,蓋天下一人也!”。從他人之口就可能看出諸葛亮是無人比及的,“人謀”應占一絕。在“人和”方面,從表面上看,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不言而喻最得“人和”:劉備是“仁君”,使人心歸有,諸葛亮是“賢相”,即有卓越的才智,忠貞品格,又有崇高的威信,主持謀劃一切,劉備對其言聽計從,群臣都服從指揮。蜀漢似乎是一個高度“人和”的集團。但是,諸葛亮的真正悲劇就在於此,蜀漢中不少主要人物都並不能與他真下配合到底,他的智慧不得完全發揮,沒有能很好的做“人和”,那麼諸葛亮再有“人謀”也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了。我們看諸葛亮才智的施展及取得的成果:初出茅廬便於博望,新野大敗曹軍,聯吳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佔荊州,取巴蜀,定漢中,速伐關,南征七擒,北伐六出真到五丈原病死。每一階段的決策的成敗,處處閃耀著他決策的英明和決策的才智的光輝,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並確立了暫時的三足鼎立之勢。可謂“人謀”已達到了至臻至善的地步,但這些勝利下隱藏著最終的敗亡,這此勝利如空中樓閣,無基大廈,一股東風就會在摧朽拉枯之勢下前功盡棄,究其根源在於“人和”的不持久,不紮實,單憑諸葛亮的個人“人謀”而沒有真正意義的“人和”是無法戰勝“天時”和“地利”的。關羽鎮荊州,諸葛亮千叮萬囑:“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關羽表示“軍師之言,當為肺腑”,實際上轉身即忘,當東吳舉旗不定與誰和好而提出與關羽的和親的計劃,關羽一聲“吾虎女安肯嫁犬子”的大喝,把東吳推到了敵國。徹底破壞了諸葛亮的“東和”大計而置荊州於四面受敵的困境,其結果關羽敗走麥城失荊州,使《隆中對》的戰略部署化為泡影。再追溯蜀國副軍師龐統,他與諸葛亮齊名,“優龍鳳雅”,理應與諸葛亮“人和”,如果如此一個守荊州,一人佔益州,佔勝“天時”、“地利”未可知矣,但他在取益州時,冒險輕進,不聽諸葛亮的忠告,反疑心諸葛亮妒忌他獨建大功,導致在“落鳳坡”被箭射死。使劉備失去一臂,諸葛亮失去最得力的助手。就是做為蜀漢之主的劉備雖倚仗諸葛亮,言聽計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關鍵時刻他偏不聽諸葛亮的話,還背諸葛亮的大計,最典型就是他為“義”而不顧“國”,他說:“朕不為二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劉備重“義”令人欽佩,但他不聽勸阻,執意伐吳,卻完全違背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大計。結果大敗,蜀國元氣大傷,而臨大敵,仍由諸葛亮用策一一化解,從以上幾例可以看出“人和”名存實亡,單靠諸葛亮個人的“人謀”獨支大夏,“匡復漢室”何其難矣!另一方面,蜀漢每遇大事,小事多由諸葛亮授以“錦囊獻計”而解決,諸臣難以發揮潛能,缺少鍛鍊,以至成了諸葛亮一人苦撐危局。也就預示他以勞苦取得的勝利也只能曇花一現,一但他倒下,將無人繼承,來保漢業,所以諸葛亮的才智無論如何,事業難成,再多的勝利也只是絕望。每一個決策只能加重其悲劇的砝碼,但他智慧的光環永遠不會消逝,被後世所稱頌。 (五)總結寫到此,諸葛亮的“出師示捷”不僅使英雄淚滿襟,就是千萬讀者也已以淚洗面,真真切切的為羅貫中所塑造的諸葛亮的悲劇形象所感動“悲劇人物災禍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須本身是有豐富內容意蘊和美好的品質。正如他的遭到破壞的倫理理想的力量使我們感到恐懼一樣,只有真實的內容意蘊才能打動高尚心靈的深處。”⑥諸葛亮正是德、才、智兼備,他真誠、勤勉、開明、智慧,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力量,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蘊。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於事業心的品質更為世人推崇。然懷絕世之才的他卻終身未完其志而含恨死去,不能不讓人為之惋惜,傷感,雖事業未果,但他個意志力量和人格理想的追求在其奮鬥中卻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
6 # 楊純
要 說 諸葛亮悲劇的啟示?首先我們來解讀一下諸葛亮在管理中留下的幾句諺語:
“諸葛一生唯為謹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師未捷身先死”
“事無鉅細,事必躬親”
第一,且說“平魏將軍”死了,皇宮內都著素服,後主命大內之中的臣子們統統為其守喪。這“平魏將軍”是何許人?是後主養的一隻“鬥雞”。說起這“平魏將軍”倒還有一段奇聞。當初是一位江湖奇人送給陛下的。說是這隻戰鬥雞在雞窩中長大,每每從雞口中奪食,每日要和那隻凶雞大戰幾合。以致後來其它的雞都不敢接近它了。陛下大喜,就給它封了個“平魏將軍”。這就是劉禪與那隻“戰鬥雞”的故事。
首先我認為諸葛亮以為幫後主打理好一切,就能將他輔佐為一代明君。可事實是諸葛亮將朝廷之內一切事務包攬在身,後主就沒有更多歷練的機會,所以整日無所事事出現因鬥雞而亡的“平魏將軍”的奇葩事件。每每參與國事定奪。後主有依靠,認為憑相父之能無須我參與。這可以說悲劇在無痛無癢中誕生。
第三、孔明先生為蜀國兢兢業業,為政事,為戰事,一生身限其中。再聯絡到這句“蜀中無大將,廖華當先鋒”。當然這誰都知道這是人才告急,“無吹米之慌”的預兆。在當今社會的集團公司中,董事長也好,CEO也罷,能幹者不是讓你往死裡幹,而是差什麼你就要去補什麼,“補短板”不是“短補板”。是要去善於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癥結,沒人才要招,有了人才要培養,業務不熟練的要培訓,會培訓的要善於儲備幹部,有了業務要維護,讓運營不再為某一處突如其來的故障而因人而止了。造成這樣的局面往往是悲劇的激流時刻。
由此以來應當承認:有生之年無比努力的同時應順天意,盡人意就好。因為生命的健康受到無力迴天時才是更大的悲劇。
-
7 # 路有多長o其修遠兮
生活中碰到聰明伶俐的人,就戲稱“小諸葛”、“賽諸葛”……諸葛亮可謂中中國人眼中智慧的化身。
“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不凡的出場;“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出師表》、“空城計”、“六出岐山”……是諸葛亮在他的人生大舞臺上充分展現他的聰明才智的絕唱;“死諸葛嚇跑活司馬”是諸葛亮精彩的退場。這些動人的故事都是諸葛亮性格的展示。
諸葛亮性格的主旋律是足智多謀。足智多謀再加上正直、顧全大局、胸懷寬闊、沒有私心、任勞任怨、能吃苦、一心為國家等等,可以說他是集一切優良性格特點於一身的智慧高人。但是,據史學家分析,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有他的性格弱點。那就是“事無鉅細必親躬”,不敢放開手腳讓別人去做事。雖然才冠天下、智謀超群,但不能利用別人的才智、不能發揮團隊的才智,特別是出西川的戰事更是如此。在這樣的性格驅使下,只相信自己,求穩妥,沒奇招,導致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
諸葛亮的性格弱點和他的家庭出身密不可分:他早年喪父,大哥出走,過早地擔起了撫養弟妹的家庭重擔,家計又十分艱難。這樣的環境促使諸葛亮從小形成了小心謹慎,事事親自過問、親自去做、很難相信別人的性格。這樣的性格作為平常人倒也罷了。但是,作為一國的丞相就不行了,就成了束縛手腳的性格弱點。
假如諸葛亮能放開手腳,充分發揮整個蜀漢團隊的智謀,再加上他個人的超群才智,那蜀漢必定不會止步於三分天下。恰恰相反,一統天下的大業也一定會在諸葛亮的手中實現。
當今社會,合作精神、發揮出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聰明才智尤為重要;“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嘛!一個團隊勝過多少個諸葛亮?!
由此可見,我們培養教育下一代,不能只著眼於孩子個人的聰明才智,合作精神和相信、重視別人的品格也是必須重視的。因此,我們培養教育下一代時,一定要給他們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愛,讓他們在寬鬆、和諧和愛的環境中形成既有獨特的個性和聰明才智,又能信任團隊成員,還具備善於合作的寬容性格。這樣,我們的下一代就有希望成為超越諸葛亮的有用人才。這樣的人才才是未來社會的真正主人。
-
8 # 九芝海棠
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 ,深為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三國鼎立的關鍵時刻 ,抱恨夭折,感到遺憾。諸葛亮如此的出類拔萃,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的悲劇呢?
第一,諸葛亮悲劇是違背“天時”的必然結果。劉備與諸葛亮結識,是人才理想的機遇,偏偏在此之前,曹操已經打敗袁紹、袁術、呂布等北方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而且兵逼江南,這就是“天時”,在錯過了這樣一個關鍵時機的情況下,諸葛亮雖然有極高的才能,卻無力扭轉天命。從諸葛亮一出場他的悲劇命運便伏下來了。最早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是司馬徽,這位隱居荊州的名士不介入政治鬥爭的風浪,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一方面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兩人得一人可安天下。”另一方面又嘆息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這就是說:具有安天下才能的人,如若生不逢時,只能是白白“嘔心瀝血”。在這種歷史悲劇面前,任何人都無能為力。事實也證明,諸葛亮六出祁山,實際上是勞而無功的。魏強蜀弱,失敗是無法避免。所以,諸葛亮最後的結論是:“悠悠蒼天,曷此其極”;他只能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這是諸葛亮悲劇出現的首要原因。
第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閃光點很多 ,但最重要的兩個“閃光點”就是《隆中對》和《出師表》。如果說《隆中對》體現的是諸葛亮審時度勢的遠大目光,《出師表》則是體現諸葛亮的高尚思想情操。
公元227年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給後主劉禪上《前出師表》時,正是馬謖獻反間計,使曹睿褫奪了司馬懿的兵權,蜀軍能長驅直入的大好時機,如諸葛亮自己說:“吾欲伐魏久矣,奈何司馬懿總雍涼之兵。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然而,當諸葛亮向劉禪上表請求出師時,又是那樣憂心忡忡:“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看來諸葛亮自己對匡扶漢室、統一全國並不抱太多希望,但他還是要不顧“天時”,仍然要堅持起兵伐魏呢?他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於“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諸葛亮把實踐對劉備的承諾,來作為完善自己人格的主要內容,所以,他才能違背客觀規律
不顧天時 勞師遠征,連續向強大的魏國主動出擊。
-
9 # 歷史時光先生
諸葛亮是三國裡著名的人物,並留給後世留下諸多稱號,如“鞠躬盡瘁”正是代表了諸葛亮的一聲,他一生勤懇敬業,多謀善籌,東征西討,正是由於鞠躬盡瘁,諸葛亮才有了“忠義”的美稱!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悲劇也許也就在於太過聰明,神機妙算!什麼事都算得清清楚楚。如:1.劉備伐吳,讓他藍圖成為泡影;2.最後一戰火燒司馬懿,天卻驟然下雨,讓司馬懿逃脫,大呼“天不助我”;3.和周瑜惺惺相惜,深愛周瑜之才,無奈各位其主,最後周瑜被氣死……
對於諸葛亮悲劇的啟示,在現在的我們,也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感悟:發揮團隊精神,“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有合作精神!
-
10 # 一個過了河的卒子
諸葛亮悲劇實際起源在於“隆中對”,隆重對戰略的中心思想就是,奪取益荊兩州為根據地,東和孫吳,北伐中原,這個戰略基本抄襲漢高祖劉邦的戰略,沒有新意,漏洞很多。
隆中對戰略不佔人和、東和孫吳和奪取荊州這兩點相互矛盾,荊州對於吳國和蜀國都很重要,無論哪一方沒了荊州都等於失去了半壁江山,失去了物資來源,失去了戰略緩衝,所以雙方因此地鬧的兩敗俱傷,而最終各自走向衰敗。
回覆列表
詩聖杜甫在成都憑弔諸葛亮時,寫下千古名篇,其中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慨嘆孔明一生,從此為後人奠定孔明似乎悲劇的一生!
從隆中被劉備三顧茅廬,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請出。出山後張飛關公都不買他的賬。孔明出山第一戰是在博望坡火燒曹軍夏侯惇,通過這一戰在軍中樹立威信,此後張飛關公對他也是敬重不已。
《三國演義》書中有詩“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此後屢次北伐!為匡扶漢室,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在蜀勵精圖志治理二十年,使得“國貧民虛,地處孤絕”的蜀漢上下民風淳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現在成都的武侯祠,其實是漢昭烈帝劉備的廟,只是老百姓更加緬懷和敬重孔明,漸漸的劉備的廟的就被叫成了武侯祠!
諸葛亮的一生,在南陽蟄伏27年,隆中對後出山,二十幾年都是開掛一樣的人生,死後被百姓緬懷。雖然有像王莽那樣成為九五至尊的條件,但為相為臣,未有半點私心。
成為後世尊崇的典範,一代名相!所以吾以為,諸葛亮一生不是悲劇!
要說啟示的話,個人認為,剛出山時,太過表現鋒芒畢露,對其有提防,白帝城託孤為什麼劉備要說:我兒無用你可取而代之!導致後來為了無咎,勞心勞力,操勞過度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