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一222
-
2 # 清韻之律
有些習慣,永遠無法改變。在原生家庭的生活,思維習慣是很難改變的。除非少小離家,真的接觸面增大。逐漸脫離這種思維,不然是難以解除的。
生活中,更多的是理解。讓自己處於客觀的情形下,去看待問題。不要一味的讓自己融身在家庭裡,身在其中而不自知。這是很多人的特點。
多看一些書籍,修養與知識的容量,會讓自己自然而然的忘記一些不好的東西,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知識的海洋里舍棄一些微末的陰影。
只要同樣的場景不會經常的發生,而自己不是很被父母強迫在其中。相信會在自己的獨立的生活與工作中,轉換自己的地位,而慢慢地改變的。
很多的時候,可能是代溝的產生,而對問題的不同的碰撞。然而這些都會在自己的成長中,會讓時態磨損掉的。
別想著去抹掉父母留下的陰影,有所為而無所不為,無所為而有所為之。有些東西不去在意就好了,祝開心!
-
3 # 歡歡和多多
小時候的父母都很忙,忙著地裡幹活,忙著賺錢養家,我跟著哥哥到處玩,可媽媽經常不開心,經常喜歡罵我們,特別討厭天天罵人的那個樣子,感覺自己沒有一絲自尊心,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爸爸去外地打工,媽媽在猶豫去不去的時候我極力勸她一起去,我說我在家會好好的不用他操心,心裡巴不得她快點走,終於可以解脫了每天被罵的滋味。當然沒媽的孩子是可憐的,別人不會像你媽那樣對你好,在奶奶家活著像條狗似的開始怨恨媽媽,感覺自己的童年一直都卑微的活著。只是活著,沒有什麼自尊。直到自己讀大學開始慢慢懂得媽媽作為一個農村女人嫁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所受的苦,生活把她磨練成這樣。回想起往事,媽媽撐起這個家,再苦再累供我們讀大學,找了個窮老公,買房開店投資都一直傾盡所有的支援我,而我老公家獨生子,嬌生慣養,洗個碗都不會的人衣來張口飯來伸手,家裡窮的叮噹響,卻把自己家當個皇親國戚似的高高在上,形成鮮明對比。我很慶幸有個好媽媽,也為自己曾經的想法感到羞愧。人有很多面,我們不應該用不好的記憶把父母的所有的好都給遮蓋了,現在自己也為人母,當父母的真心不容易,尤其是母親。要承受的太多太多,當然也有些不負責任的母親。人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活著比懷著一顆記恨的心活著要開心的多。是吧。短短几十年活在耿耿於懷中太累。
回覆列表
我也同意凡間猴哥的觀念,隨時抹去不是人生,那是塗鴉。
父母孕育我們的生命,培育我們長成,由於特定因素決定了他們人生不完美,有缺憾,甚至給我們留下陰影,對我們成長及以後的生活都有影響。對此,我們要積極面對,不要糾結在過去的灰暗的情緒裡。
說抹去,不如說如何從父母留給你的陰影中走出來。
確實有些父母一些不好習慣或他們之間的矛盾給子女留下不好的印象,心靈上有了深深傷痕難以揮去。
不過我們已經長大,有了自已的思考,要知道你是你,父母是父母,是不同的個體,不要拿父母的錯來懲罰自已,你要做的是不要成父母那樣的人。
學會釋放,不要把心思都憋在心裡,向好朋友傾訴,做自已喜歡的事,相信只要走正道肯努力一切都會變得美好。
人的命運自已主宰,把決定權把握在自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