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白先生武立之

    因為唐朝是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最為包容、開明、開放的時代。那為什麼唐朝會比較開放呢?

    首先,自漢末以來北方民族的大量內遷使得北方地區形成了民族大匯聚的局面,在這一局面下民族政權之間的長期混戰使人民認識到各民族之間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矛盾,民族問題只是掌權者用來為自己爭權奪利的幌子。在這種混戰造成的平民的流亡、人口的流動過程中,各民族之間交流加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分佈格局,同時在血統上的交流也不斷加強。唐朝初年,雖然民族名稱依然如故、民族意識依然存在,可是大家誰也不會認為自己的民族就是“最優秀的民族”,進而互相學習、互相包容、互相接受。從而從人的意識深處實現了真正的民族平等!

    第二,飽受四百多年的戰亂之苦,不管是哪個民族,都已經厭倦了戰爭,都認識到了同在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央王朝之下將會避免再受混戰之苦。這樣一來就實現了國內民族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另一種大同——大家都願意自稱為唐人,而不願意被排斥在唐人之外!正如今天我們對外都說自己是華人,而不是說自己是某某民族的人一樣。這就從封建統治者那裡去了一塊大心病,再也不用擔心“五胡亂華”之類的事情重新上演了(安史之亂不是民族政權戰爭,也不是以民族民意發起的戰爭,另當別論)!

    第三,經過四百年戰亂,不管來了多少北方民族——從匈奴到鮮卑,當然還有羌、氐等等民族。一旦進入中原,中原王朝的在軍事上的敗退為這些民族在文化上的敗退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遊牧民族的草原文明馬背文化迅速讓位於定居民族的農業文明封建文化。這說明了什麼?在漢民族的農業文明最狼狽的時代遊牧民族的馬背文化依然不能抵擋!這一歷史現象為唐朝的統治者清楚地看到,從而在文化上樹立了絕對的信心!更本不用擔心漢民族被其他民族在文化上同化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漢民族文化的同化能力驚人——不管來多少,統統都能消化掉!這實際上也刺激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擴張主義——文明的擴張主義!所以,不僅不能阻攔其他民族走進大唐帝國,而且還要歡迎他們走進大唐帝國。事實上大家也看到了,在那個時代,中華文化的擴張達到了中國歷史的頂點——即便是同時代強大的阿拉伯(大食帝國),也要遵守穆罕默德至聖的教誨:“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派出大量人員來華學習!這正中唐朝統治者的下懷!

    第四,唐朝統治者的開明。這一點不是必然因素,但是不可或缺。變種一個數學術語就叫它叫“充分不必要條件”吧。有了開明的統治者,唐朝開放的原因就很充分了。但是這一條件不是必要條件——不管有沒有開明的統治者,當時中國的社會實際都會將中國推向開放之路!如果說大唐帝國的皇帝們處處阻礙開放,那麼唐的滅亡也將迅速發生!

    所以唐朝開放的原因我們可以總結為:經過民族匯聚、民族交流、民族融和,國內各民族之間實現了事實上的平等。在這個心理下,不會產生排外心理,更不會產生排外的事實。此其一;經過四百多年磨難,漢民族已經從事實中樹立起來了對自己文化的絕對信心,在這樣的信心下完全可以放開手腳任由文化的自由發展與傳播!此其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能夠容得下別人,自己的心胸才會更加廣闊,自己的魅力才會不斷增強。也就因此敢於面對世界,敢於對世界開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知道古代的(青樓)幹什麼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