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內十二山
-
2 # 第一滴露珠
為什麼近些年來,中國幾乎沒有什麼文學大家出現呢,在露珠看來,主要因為這幾點原因:
一,網路文學的興盛繁榮,致使文學表面繁榮,但整體質量下降。網路文學的興起,網路寫作的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寫作,但同時,也再難出真正優質的好作品了。
以前的許多作家,都是專職寫作,他們有國家提供的工資和待遇,不需要考慮吃飯問題,所以,可以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寫作節奏進行文學創作,也因此,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無論是寫作散文還是小說,都是寫一部是一部。
現在的網路作家乃至寫手,有很多也都是專職寫作的,但是與傳統的專職作家的最大區別是:老作家們有後勤保障,而網路作家和自由寫作者,只能靠作品吃飯,沒有其他的收入。這就逼迫著網路作家,快速出作品,快速將作品變現,快速追求出名,以博取更大的寫作收入空間。
在這樣的前提下,試問,還有幾人能耐著性子,蟄伏几年甚至十幾年,只為創作出一部偉大的作品?
不要笑話自由作者和作家為金錢折腰,他們(包括我在內)首先需要吃飯,需要生存啊!結了婚有孩子的還要考慮養家問題。
在這樣的閱讀大環境下,寫文章就力求通俗易懂,你寫得過於深刻,過於文學化了,沒有幾個人會喜歡看。
三,“知識變現”的理念和風潮,讓很多人變得浮躁,變得躍躍欲試。不管是從事文學寫作的,還是其他行業的專家牛人,大家都被一股叫做“知識變現”的潮流所吸引,所裹挾,幾乎無一例外。
無論是傳統作家,還是網路作家,現在紛紛進駐各大平臺,追求“知識變現”。
而要追求知識變現,就要寫出吸引讀者的文章來。可是文學說到底,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在中國還是外國,都是一個小眾的東西,你要想把一個小眾的東西,變成一個大眾都喜歡看的東西,只能是把專業的通俗化,把深奧的簡單化,把嚴肅的娛樂化,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粉絲和讀者,才能實現自己“知識變現”的夢想。
加之這本就是一個消費娛樂時代,文學作品也成了一種文化消費產品,尤其是在網路上和手機上閱讀的,以青少年居多,年輕人自然是更喜歡看一些輕鬆娛樂不枯燥的東西。
所以,作者和讀者相互影響著,改變著,就導致了現在有文學名家,但是少文學大家的文化現象。
-
3 # 基本上那個很難
其實就一條:需求不足!為什麼同樣是姚明,在CBA和在NBA的薪水和影響力卻不同。你說喬丹會什麼,他打籃球創造了什麼,他那麼偉大是因為很多人願意看願意買賬。看看中國現在什麼人在瘋狂賺錢:1.某女演員摳圖出演電視劇片酬一億。2.某女LOL主播與某平臺簽約三年合同一億。3.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獎金800萬還是老外給的。看出來市場在哪了嗎?看出了青少年在哪了嗎?我們的孩子現在願意一個月看一本小說的還有多少?
感覺很多文學大家,都是80、90年代以前產生的,很多經典作品也是那個年代及其之前產生的。為什麼現在的散文作品很難有類似於宗璞等人的水平,小說難有金庸,巴金等人的水平。
回覆列表
問題提得不好,應該問:為啥現在出不了漢賦大家、格律詩大家、古詞曲大家、古白話小說大家……答案是,沒必要嘛!況且,現今的社會和教育形式並不能批次生產這類需要經過嚴格的古文學&古文化訓練的古文字工作者抑或古典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