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苗侗韻味
-
2 # 請輸入使用者名稱已經存在
1,記得小時候,早上長輩們就開始準備一天的的食物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湯圓,小時候的湯圓是長輩們用自家種的水稻磨成米麵然後做的湯圓,裡面基本上是以白糖為主,那時候覺得湯圓是糯糯的,甜甜的,輕輕的咬一口,裡面的白糖汁會滑到口中,會有些輕微的燙。而作為小孩子的我們在吃完長輩包的湯圓後都會協助長輩把紅燈籠高高的掛在自家的屋簷下。長輩們也會給我們買一個小燈籠,在傍晚的時候約上幾個小夥伴,提著自己的小燈籠一起去空曠的田野或者河壩上,有些還會把自己舊的掃帚疙瘩蘸點煤油,點上火,在空中肆意的‘飛翔’。
2,而如今,長輩們是早早的買好了湯圓,掛好了燈籠,晚上大家吃好了湯圓看看電視,家人聚在一起聊生活的瑣事,也可能會在夜裡放放煙花鞭炮。
-
3 # 至簡文化
元宵節可以說是年後最期待的一個節日了,特別是小時候,正月十五當天可以在大廣場上看耍活(社火的別稱),有秧歌、高蹺、旱船、花鞭、舞獅等,廣場里人們擠得水洩不通,各種小商販都出來了,賣油糕的、賣菜盒的、賣油茶的、賣糖人的,還有租看小人書的、套圈得獎的,熱鬧非凡。晚上還有舞龍燈的,我們小孩就跟著耍活走,一直到大人們的耍活耍完,才戀戀不捨地回家。真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舊時光已經遠去,懷念非常美好,但現在的元宵節也還是很不錯的,傳統的耍活都保留下來了,每年也都會耍,還增加了多種演藝節目,百姓的幸福指數也高了,每年的廣場遊藝也是人山人海,群眾文化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元宵節期間,不僅有文化活動,還有燈展、花海觀賞等,隨著祖國的逐漸強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元宵節活動也是越來越豐富。
-
4 # 史志三臺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時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人們慶祝元宵節,就是慶賀新春的開始,期盼在新的一年國泰民安,生活幸福。
我們當地人認為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把年過完,年前掛滿大街小巷,城市農村的大紅燈籠要正月十五過後才陸續取下珍藏起來,以備來年使用。
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裡,吃大餐,相互拜年,互致新春的問候,人們以舞獅,舞龍,踩高蹺等方式慶祝元宵佳節。
近年來,三臺縣委、縣政府在縣城組織大型民俗巡遊活動來慶祝元宵佳節,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三屆,十四屆元宵佳巡遊活動已經準備就緒。巡遊活動隊伍通常是來自鎮鄉、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表演的隊伍在30支左右,彩車一般是20多輛,參加巡遊隊伍的人數常常有三千人左右。巡遊主要展示建設成就、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等。近年巡遊活動的起點都設在政務中心廣場,巡遊開始前會有簡短的儀式,現場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的巡遊隊伍沿著縣城的主要街道前進,各巡遊隊伍和方陣不時停下來進行文藝表演和民俗文化展示,沿途圍觀的市民近10萬人,整個巡遊過程持續約2個小時,巡遊活動為元宵佳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
回覆列表
我們侗族沒有什麼習俗,只是有這樣的講法“吃了正月十五的餈粑,十六了心安理得的上山勞作”意思是過年已止了,侗語是“價誰習鵝,惡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