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丹拾遺

    三國裡太史慈可算一員猛將,可惜不得善終,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太史慈派一名奸細插入張遼軍中,不料被張遼捉住,張遼使反間計,反誘太史慈襲營,誰料想四下裡伏兵暗箭齊發,太史慈身中數箭,眾將拼死殺出重圍,回到營中,太史慈自覺性命不久,於是發出一番:“大丈夫生於亂世...”云云的感慨,遂撒手人寰,嗚呼哀哉去也!

    簡單的說:由於過於勇猛,中了張遼的計,死於亂箭之中

  • 2 # ME南柯

    東萊太史慈,字子義。三國時期東吳大將,初因孔融善待其母,北海報恩,時管亥率青州黃巾軍圍困都昌孔融,太史慈孤身殺入都昌,後用疲兵之計,突出重圍,引來劉備援軍解孔融之危。後投奔劉繇,並不被重用。被孫策生擒後,順勢歸降,助其平定江東。歷尚書,吳郡太守,官至越騎校尉。於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歲。逝世前曾嘆息"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陳壽(三國志作者)曰"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小說《三國演義》中,其去世時間往後調了幾年,群英會中為周瑜的監酒官,赤壁之戰中,繞道曹軍背後,阻擊來自合肥的曹兵援軍。後中張遼之計,身中數箭,回營後重傷不治而亡。

  • 3 # 兔先生的vlog

    我翻閱了《三國志》

    《三國志》中對太史慈的記錄很詳細,筆墨頗多!

    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成名

    太史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郡中任奏曹史,當時的州牧和郡守之間,雙方都想彈劾對方,於是朝廷先看到誰的奏章誰就更有利,州牧先一步派人把奏章送上去,郡守怕自己的奏章要落在後面,就找到了太史慈,希望他不辱使命!於是太史慈日夜兼程趕到洛陽宮門外,正好州牧的人準備把奏章遞上去,太史慈使詐,說提款沒弄好,把奏章騙過來用刀把奏章毀了,之後假意逃跑,當大家沒有防備的時候,又殺了個回馬槍,把郡守的奏章送進了宮。有情有義,智勇雙全

    北海相孔融聽說這件事後很欣賞他,於是經常帶著禮物去看望他的母親,有一次孔融駐守都昌,被起義軍管亥所包圍。太史慈回家探母,聽說此事後,孤身前往去救助素未蒙面的孔融,太史慈等到夜間,乘人不備進去見孔融,請求孔融派兵隨他出城砍殺。孔融不聽,想向平原相劉備告急,城裡人沒有辦法衝出,太史慈主動請求派他去。次日,太史慈便帶上箭囊提著弓弩上馬,令兩名騎兵跟隨在後,各作一個箭靶子拿在手上,開啟城門徑直出去。外面包圍的人都很警覺的察看,只見太史慈對著兩個靶子練習射箭,射完就回城去,第二日依舊如此,第三日太史慈再來練箭的時候,包圍他們的義軍都不起身看他了,就在此時,太史慈抓住機會衝出了包圍圈,等義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太史慈已然走遠。

    武藝超群,箭無虛發

    有一次太史慈跟隨孫策征討麻保一帶賊寇。有一個賊兵在軍營裡緣樓上咒罵,手扶著樓的橫樑,太史慈聞聽後引弓搭箭,一箭穿透那人的手並釘在樑上,包圍的上萬名兵士無人不佩服。

    最後《三國志》記載建安十一年(206),太史慈去世,兒子太史享,官至越騎校尉。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史書沒有特殊說明的死亡,都屬於自然死亡範圍,應該是病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皇室都有分封土地的制度,為何到了清朝卻沒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