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直很安靜40622081
-
2 # 抬頭處一縷陽光
確實還有一個風俗。那就是磕頭拜年。在我的印象當中,從小我就得磕頭給爸爸媽媽拜年。一直到18歲以後,印象中後來就沒有再磕頭拜過年了。說實話,小的時候心裡面還是有點兒對於磕頭拜年這個習俗比較牴觸的。但是後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爸爸媽媽沒有再要求我磕頭拜年。直到現在年長了一些,知道那是家鄉的拜年習慣。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還要給父母磕頭拜年呢。說起來自己的心裡還是有點內疚的。現在自己有兒子了。我反倒要求自己的兒子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說起來還有些不好意思呢。
-
3 # 乾陵月
雖然現在大家都說男女平男,男孩女孩都一樣等,但在我們這裡大多數人還信奉“能給女兒十串錢,不讓女兒來過年”的舊俗,即出了嫁的女兒除夕夜與大年初一不能出現在孃家,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孃家過年,會導致孃家災禍不斷,但其子女可以在外家過年。
所以在我們這兒的農村,離婚還未嫁的女人過年這天最辛酸,孃家之外如果沒有至親好友“躲年”的話,就無處立身!
-
4 # 留住我吧6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所在的農場,父輩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在一起的人。有本地的農民,有來自大城市的知青,省內各地方的人都有。農場以種植橡膠為主,橡膠是戰略物資,因此那個年代受到國家的重視。農場是按照建設兵團軍隊的規格來管理的。我們農場分為36個連隊,每五個連隊組成一個分場,我所在的連隊為第五分場。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一個分場都有車隊、民兵、養豬場、養牛場、養牛場、小學。農場建設初期,徵收附近的地方山地種植橡膠,因此沒有田地種植大米。職工所吃的大米都是國家分配的,在那個年代大米稀缺,100斤大米配20斤麵粉,麵粉在南方屬於副食。來自大城市的知青就教我們做各種各樣的食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炸油角。這炸油角平時是吃不到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做。每年寒假最開心的日子就是做炸油角。
炸油角特別費時間,以十斤麵粉為例,十個八個人起碼要幹半天。首先是和麵,麵粉裡放豬油和雞蛋,再加清水,和好面之後擀麵,擀著超薄超薄的,然後用舊式手電筒的頭部印出一個個圓形的麵皮。餡是花生、椰絲、芝麻、白糖。把餡包進去,然後掐花,要掐出好看的花邊,手粗是不行的。因此這些活都是學生乾的,而且每一家做炸油角的時間不能在同一天,因為需要請很多的人,今天你家做完了,明天上我家,到年三十晚上每一家都有炸油餃吃。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學生,一群人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幹活,又有香噴噴的炸油角吃,左鄰右舍的感情特別深厚。每逢過年都有知青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彈琴應有盡有。
我們成年之後,父輩們也老了,年輕一代還沒有生兒育女,慢慢的炸油角就消失了,消失的不單是炸油角,還有一份的感情,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隨著歲月的流失,每當看到炸油角,心裡就湧起絲絲的溫暖。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什麼樣的年貨都有,但是吃的時候,卻再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
回覆列表
這個好回答,放飽仗啦,吃團圓飯啦,千里迢迢回家過年啦,給長輩們拜年那是不可少的。
當然,象殺年豬,蒸饃,熬糖塊,磨豆腐……類,基本上不多了,那是時代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