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去買洗衣機,店員說,你不要看網上的價格,那都是電商專供的,質量不如在實體店裡的!有時也會在網購回來的東西上發現電商專供的字樣,如果質量一樣為什麼標明,質量不一樣的話電商專供的是不是就是不去實體店的?
4
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金融那些事

    肯定是坑!

    剛開始,郭女士選擇購買是因為這款保暖內衣是電商網站的促銷品,價格便宜。當與商家交涉時,商家告知這是促銷款,並且是“電商專供”,才會打三折。可事實是,商家並沒有在商品介紹中明確該商品與實體店的區別,才導致郭女士誤認為該商品與實體店一致。

    除上述案例之外,市民萬女士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去年8月,萬女士在網上旗艦店買了一臺料理機,實體店售價 400 多元,可電商售價只要 300 多元。

    購買時,客服稱這是“電商特供”款,所以價格才這麼低。萬女士信以為真,以為真的是網路特供才這麼優惠。可沒想到收到貨後,“電商特供”的料理機機身竟然是PP 塑膠的,而實體店裡則是不鏽鋼,刀頭也不像實體店裡的那樣厚實,雖然不影響使用,但質量卻大相徑庭,萬女士萬分懊惱。

    同一廠家生產,為何價格如此懸殊?

    為了保證銷量又保證線上線下渠道的生態平衡,不同銷售渠道間的利潤互搏,又滿足了網際網路消費人群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很多廠商便透過“偷工減料”和“替換材料”降低成本的方法生產出一些殘次商品作為“電商專供”。

    “電商專供”商品因為是網路銷售,看不到實物,消費者不仔細研究,根本分辨不出來;所以很多商家便利用這一點,搞“線上線下兩幅面孔”將“電商專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銷售。不少消費者因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

    如此套路,消費者的知情權在哪裡?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品銷售中,消費者應有知情權,商家應如實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效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等有關情況。”

    按上述案例,電商特供作為同一廠商生產,卻又與實體店質量存在差異的商品,商家就應該主動向消費者明示產品的差異,否則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涉嫌欺詐,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便可以向消費權益管理部門投訴和舉報。

    背後的思考

    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但是在面對琳琅滿目的低價商品,以及掌櫃們轟炸式的糖衣炮彈,難免一時心動選擇了他們。結果,因自己的一時貪心換來了劣質產品。很多人可能會隱忍不了了之,有的人也會一時氣不過給商家來個差評。可這又有什麼用呢,到頭來損失的還是消費者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消費者有錯嗎?任何人都想買到便宜的商品,任何人都想省錢,所以這些事件的罪魁禍首還是這些故意隱瞞商品情況的商家和缺乏一個有效的監管機制造成的。

    在科技金融異軍突起的網際網路時代,電商作為網際網路創新的領頭羊為中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中國實體經濟型帶來了契機。但隨著網際網路電商企業越來越多,巨大的財富的誘惑下,搶佔市場、流量競爭漸漸成了他們的發展根本,一味的技術升級和轉型雖然給消費者帶來了極致的購物體驗,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詬病,比如市場監管、售後等方面。這是電商需要重視的問題,不要一味的追求發展,一旦信譽沒了,那就啥都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在PH島羅為什麼能一招秒了維爾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