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的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而能夠得到早期確診的患者卻很少,其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對該病的早期訊號並沒有足夠的重視。
(圖源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
大腸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的症狀較隱匿,在早期,甚至晚期階段,患者可沒有明顯的區域性症狀,以至於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到中晚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腸道的健康檢查尤顯重要。
1、腸鏡檢查(CSPY)
是發現大部分結直腸疾病的金標準,優勢是可觀察整個結直腸,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直腸癌的發現與確診。
由於腸癌80%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惡變而來,所以在腸鏡下可早起篩查出息肉,儘早切除有效防止癌變。
2、糞便潛血檢測(FOBT)
是指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出血性病變。
當消化道少量出血時一般不會有便血、黑便等表現,糞便外觀肉眼沒有異常,但透過糞便隱血試驗可以對消化道內極少量的出血做出判斷。
如果發現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建議再做一次,如果還是或者持續呈現陽性就要警惕了,首先要排出消化道腫瘤(胃、結腸、十二指腸),然後再進行下一步胃鏡或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檢測(FOBT)也是目前惟一得到循證醫學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篩檢手段。比腸鏡和肛門指診來得更方便,也更容易做篩查。
3、肛門指診(直腸指檢)
醫生用手指伸入受檢者肛門,通過出診瞭解肛門及直腸的功能狀態和疾病情況。超過半數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80%的直腸癌屬於中低位,直腸肛門指檢可以發現,對肛周疾病與大腸癌做出初步判斷。
成年人的直腸一般長15cm,距離肛門口7-8cm以下的直腸腸壁可以用手直接觸診,
可發現直腸黏膜上有稍隆起的結節。但這項檢查對於高位結腸病變,沒有意義。
1、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大腸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即遺傳易患性。有研究表明,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發病率風險比一般人高3~4倍。
2、曾患腸癌者
曾患有腸癌的患者,即使術後切除的結腸是正常的,腸癌的發病率依然高於常人,所以腸癌術後、腸息肉術後定期複查很重要。
3、有腸息肉人群,尤其是家族性腸息肉遺傳
在國內,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在20%,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FAP)癌變率幾乎為100%,所以有腺瘤性息肉家族史患者一定要儘早切除息肉。同時做好術後的檢查,防止復發。
4、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IBD)的患者
炎症性腸病(IBD)被美國癌症協會列為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病程越長,發生癌變的機率越高。出血性潰瘍性直腸、結腸炎危險性更大,患病超過10年者,約有50%發展為大腸癌。
近幾年,中國的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而能夠得到早期確診的患者卻很少,其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對該病的早期訊號並沒有足夠的重視。
(圖源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
大腸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的症狀較隱匿,在早期,甚至晚期階段,患者可沒有明顯的區域性症狀,以至於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到中晚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腸道的健康檢查尤顯重要。
以下這種檢查方式可有效在早期發現腸癌:1、腸鏡檢查(CSPY)
是發現大部分結直腸疾病的金標準,優勢是可觀察整個結直腸,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直腸癌的發現與確診。
由於腸癌80%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惡變而來,所以在腸鏡下可早起篩查出息肉,儘早切除有效防止癌變。
2、糞便潛血檢測(FOBT)
是指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出血性病變。
當消化道少量出血時一般不會有便血、黑便等表現,糞便外觀肉眼沒有異常,但透過糞便隱血試驗可以對消化道內極少量的出血做出判斷。
如果發現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建議再做一次,如果還是或者持續呈現陽性就要警惕了,首先要排出消化道腫瘤(胃、結腸、十二指腸),然後再進行下一步胃鏡或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檢測(FOBT)也是目前惟一得到循證醫學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篩檢手段。比腸鏡和肛門指診來得更方便,也更容易做篩查。
3、肛門指診(直腸指檢)
醫生用手指伸入受檢者肛門,通過出診瞭解肛門及直腸的功能狀態和疾病情況。超過半數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80%的直腸癌屬於中低位,直腸肛門指檢可以發現,對肛周疾病與大腸癌做出初步判斷。
成年人的直腸一般長15cm,距離肛門口7-8cm以下的直腸腸壁可以用手直接觸診,
可發現直腸黏膜上有稍隆起的結節。但這項檢查對於高位結腸病變,沒有意義。
以下是腸癌高危人群:1、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大腸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即遺傳易患性。有研究表明,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發病率風險比一般人高3~4倍。
2、曾患腸癌者
曾患有腸癌的患者,即使術後切除的結腸是正常的,腸癌的發病率依然高於常人,所以腸癌術後、腸息肉術後定期複查很重要。
3、有腸息肉人群,尤其是家族性腸息肉遺傳
在國內,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在20%,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FAP)癌變率幾乎為100%,所以有腺瘤性息肉家族史患者一定要儘早切除息肉。同時做好術後的檢查,防止復發。
4、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IBD)的患者
炎症性腸病(IBD)被美國癌症協會列為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病程越長,發生癌變的機率越高。出血性潰瘍性直腸、結腸炎危險性更大,患病超過10年者,約有50%發展為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