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而時
-
2 # 舊城舊夢舊時光369
這個"普通話"看指什麼,如果是特指現代以京官為基礎的通用語的話,使用的年份其實不多。滿打滿算也才110年,因為清政府是1908年才廢止舊官話,1909年推行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國語",民國沿用。但民國的國語也分"老國音"和"新國音",現在我們的普通話前身是1932年民國政府頒佈《國音常用字彙》後規定的新國音,老國音有ng後鼻音聲母,有入聲,同時還有尖團音對立,翹舌音為南京型平翹。這些都在新國音裡被取消了。
其餘各個朝代均有自己的通用語,除了明清兩朝外,一般使用的都是洛陽附近的語音為基礎。有的朝代用的是"洛陽正音",即洛陽本地老百姓的口音。有的用"洛陽太學讀書音",即太學裡面那些文人自己制定的語音標準。通語並不一定是當時的首都口音,武則天曾經就因為上朝時說了長安方言而非洛陽正音被大臣們嘲笑"失語"。
自隋朝起,朝廷官方都會編寫韻書來規定本朝的正音。隋朝的官方韻書《切韻》;唐朝《切韻》唐本和《唐韻》;宋朝《大宋重修廣韻》;元朝官方語言為蒙古語,漢臣官員沿用洛陽音系,但有民間韻書《中原音韻》;明朝《洪武正韻》《中原正韻》(均推廣失敗,實際使用的是古南京話);清朝1909年之前沿用明官話(舊官話),1909年後使用北京話為基礎的"國語";民國1932年前"老國音",1932年後《國音常用字彙》規定"新國音"。語音的分水嶺是明朝,明朝前都是洛陽音系,簡稱洛系,明清官話是第一個脫離洛系的通語。
-
3 # 愛點頭的螞蟻
普通話不是從古代發展而來的,而是新中國成立後慢慢推廣開的,時至今日,國家仍然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為什麼用的是“推廣”,是因為到今天並沒有做到人人普及普通話,何況古代呢?今天的資訊科技那麼發達,古代訊息閉塞,在整個國家範圍內推廣一種語言就更難了,即使是官員,也難以做到說同一種方言。古代經常有從同一個地方被舉薦上來的官員,一般他們會自成一體,大概也離不開他們的口音吧。
-
4 # HAKKA阿哥
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後才確定的全國通用語言,它並沒有被定為國語,普通話只是北方漢民系的方言而已,稱為胡語。
七大漢民系的語言都是歷史上的雅言,所代表著不同朝代我們漢族王朝對外的語言語調
-
5 # 津門大明白
普通話是新時代的產物,是建國後慢慢推廣而來的。
在古代,到有“官話”一說。比如明初是南京官話。但是,朱元璋在位時,人們見面都已會說淮西話為榮,因為淮西集團都是朱元璋的老鄉。
再說一個段子,民國初期,投票選舉官方語言時,粵語以一票只差輸給了北京話。其實不然,因為當時民國政府的首都是北京,所以北京話還是有優勢的。還有就是,當時大部分省份方言的發音都與北京話略同。反而其它地區,特別是南方方言沒有兩個省的發音是一樣的。兩個縣發音一樣的都不好找。
回覆列表
古代無錄音裝置,官員說話聲音無法儲存下來。只能確知官員說話有人能聽懂,可能許多人能懂。或許帶方音。“鄉音無改鬢毛衰”麼。
普通話一詞有特定含義,古代無此。官員無法提前使用普通話。現代官員是必說的。
考據古代官員的語音,並無意義。估計是誰吃飽撐的提此無意的問題,建議提問者: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