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魚專撕雞

    外國女人結婚後名字要加上丈夫姓氏,這隻能算外國的一種風俗習慣,它與男女平等沒有關係。

    正所謂“入鄉隨俗”,我們要尊重外國的風俗習慣。人類母系社會時,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需要擴張領地、狩獵大型獵物,因此男人的力量優勢得以體現,並隨之進入父系社會。

    人類進入父系社會後,女人就逐漸成為男人的附屬品,以至於女人結婚後名字就要加上丈夫姓氏。外國是這樣的情況,中國古代何曾不是這樣。

    我們一直倡導“男女平等”,這種平等是指男女在家庭婚姻中,享有平等權力,負責平等的義務。而不應該出現,好好一個黃花大閨女和男人過了新婚夜,男人就不認賬休妻,這是不行的。

    男女平等不應該直追求表面形式,而應該發自心靈。

    (喜歡的小夥伴們就加個關注哦!)

  • 2 # 李固雨

    我覺得西方的這一現象不涉及男女平等問題。畢竟男女平等指數人家比我們靠前了一百來位。

    然而,不是我雙標,覺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中國雖然不再冠夫姓,但在姓氏上卻還和男女不平等緊密相連。因為中國的姓氏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香火延續,是否對得起列祖列宗,臉面,祖墳,嫁雞隨雞,養老送終等一系列涵義。因此,由男娃為標的的姓氏傳承是家族的大事,可以說是農村父母最在意的事。為了生個能繼承姓氏的男娃,廣大農村父母使出渾身解數,查b超,墮女胎,扔女嬰,更別說隨之而來的重男輕女,財產傳男不傳女,高價彩禮等陋俗。均與姓氏緊密關聯。很明顯,在中國主要是男娶女嫁的農村,姓和男女平等的實質關係是很大的。提倡隨父隨母姓平等是有積極的男女平等的含義的,因為會直接導致男女出生比例失調的好轉。在長三角一帶農村,因為隨母姓比較常見和普遍,近30年基本上沒有殺女嬰現象,女性繼承家族財產也比較普遍,性別比例均衡。我有親戚一家連續四代隨母姓了。這樣的環境下,誰會覺得生女孩比生男孩差,生女孩無人送終?而在男權特別強大的農村,特別不能容忍隨母姓(鄙視入贅婚姻)的農村,恰恰是性別比例特別失衡、彩禮高的地區。各位不信可以去考察一下,瞭解一下生男孩的心理。

    而國外的姓沒有那麼重的文化和經濟功能,公婆不會干涉夫妻生男生女,也沒有家產傳男不傳女的傳統,父母不會因為姓氏傳承而被兒子的婚姻經濟綁架。正因為沒人在意,無關男女平等,反而就沒人爭這個。

    我敢說,什麼時候覺得隨母姓也無關尊嚴,公婆都無所謂的時候,公婆也不完全依靠兒子媳婦養老送終的時候,反倒又開始全部隨父姓了。因為沒人在意了。

  • 3 # 林鹿蘋

    歐美地區的這一現象,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說,古代女子婚嫁後稱某門某氏。當然在新時代,這種陳規陋俗早就廢棄了。男女平等是一日日的增進了。其實我們從愛情的角度來看,如果婚姻是幸福的,自然就會忽略這種條條框框的東西。都講入鄉隨俗,但我們也可以不受這些的影響,每個人都自由且獨立才好。當然,覺得男女不平等的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華人是多多少少有固有文化的影響,只要不是太過分,加姓氏的還是太封建些。個人認為,是多多少少會有情緒。

  • 4 # 張傑談史

    從歷史角度來看,自母系氏族社會轉型到父系氏族社會後男尊女卑在全世界就逐步開始形成。而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己名字前面冠夫姓,中國古代有,現在西方社會也有,已經是一個常見之事。

    但是中國,特指大陸地區在男女平等上確實是下了功夫,近幾十年來,中國男女平權已經落地生根。雖然還有些地方存在這樣的問題,但不可否認中國在性別平等做的貢獻。

    西方在男女平等上,說實在話做的不如中國。

  • 5 # 青山綠水邊依依雙生草

    你搬到歐美就按歐美的規矩去做,你在中國就按中國的規矩去做。好像一個地方取名字還有把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舅都加上的,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和別人無關,就沒有人攔你。

  • 6 # 我是獸醫專治禽獸

    首先,現在歐美流行夫妻都把對方的姓加在了自己的姓前面,逐漸取代了單一的只隨丈夫姓。而且她們的名字本身也很長,稱呼起來也順口。中西方的隨夫姓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西方代表的是自由組合,中國代表的是從屬關係,中國的隨夫姓不光剝奪了女性的姓氏還剝奪了女性的名字,帶有嚴重的封建色彩。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成立的的時候明確廢除了隨丈夫姓這個封建習俗。現在再來提隨夫姓也沒啥意義了,人生而平等,誰也不是誰的私有物品,也不是附屬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古代人稱“社會”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