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多指點
-
2 # 好物推薦Vlog
簡單來說:
發麵,和麵時用溫水或涼水,加酵母粉,之後放入有蓋的容器中,放置在溫度略高的地方几個小時,到明顯看到麵糰變大2倍,中間有氣孔時即發好。
死麵,未加酵母粉和的面。
燙麵,用開水和的面。
~~~~~~~~~~~~~
發麵
發麵就是將涼水與麵粉混合在一起,經過攪拌和揉捏之後做成的面,其中需要加入酵母粉。經常和麵的人,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對於和麵和發酵還是很有經驗的,這個也是屬於熟能生巧的技術活。發麵最好的狀態就是透過發酵後,體積增加到原來的兩倍,並且表面光滑,用手按下去不反彈。北方人最愛吃的饅頭和包子都是用發麵做成的,發麵蓬鬆柔軟,蒸出來的饅頭或者大包子香甜可口,並且吃下去之後很容易消化,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特別是包子,軟糯的麵皮裹著鮮香的餡料,既解饞又管飽。
燙麵
燙麵就是用熱水燙制後和出來的面,水溫一般在80°以上。和燙麵的操作是這樣的:一邊往面裡澆開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慢慢將面攪拌成面絮,稍停片刻後,至面的溫度不燙手了,就可以揉麵了。另外,揉麵的時候因為面過於粘手,可在手上沾些食用油。燙麵最適合做的就是烙餅,用燙麵製作的烙餅,不僅外酥裡嫩,而且放很長時間還不容易變硬。許多家庭主婦老是做不好烙餅,原因就是用的面不是燙麵。另外,燙麵也非常適合做糖糕和蒸餃。
-
3 # 妖怪老太婆
烘焙中經常用到的面和燙麵有什麼區別,有何作用?我的回答是:我們一般用的面都是溫水和麵,加發面劑做麵包、烤餅之類。
燙麵,顧名思義,就是用開水燙熟的面。這樣做可以將麵粉中的麵筋燙軟,,降低了麵糰的硬度,水溫越高,燙出來的面會越軟。
但是也存在缺點:沒有嚼頭,不筋道,燙過了還會粘牙,操作過程也很費勁,不停地粘案板,所以一般做法是麵粉兩半,一半用溫水,一半用開水燙。這樣做出來的成品才會柔軟適中,還會儲存麵筋本來的嚼勁。
燙麵最好使用高筋麵粉,低筋麵粉本來含麵筋量底,用開水燙過之後會特別黏,很難操作。
燙麵一般用在烙餅、做粗糧餅、做鍋貼的時候較多。
尤其燙蔥油餅用燙麵做出來,外酥裡嫩,超級好吃。
回覆列表
1. 製作方法不同:
普通面也就是發麵。發麵指麵糰內加入酵母,在一定溫、溼度條件下,讓酵母繁殖產氣,促使麵糰膨脹。揉麵所形成的麵筋給與產生的氣體以支撐。 燙麵用沸水(約65℃—100℃)和麵,邊加水邊攪拌,待稍涼後揉合成團,再做成各類食品。
2、用途不同:
我們常吃的各種麵包內部的海綿結構,就是發麵所形成的。發麵主要用來蒸包子花捲等蓬鬆的麵食,質地鬆軟,易於消化。
燙麵是用開水燙麵,這樣調製出來的面坯可以做好多的食品,譬如燒麥,根據所用的面的不同,還可以製作好多造型,即我們所說得看盤,譬如澄粉經過這道程式後,可以加工製作造型優美的看盤。
3、種類不同:
燙麵與普通面是兩回事,普通粉就是小麥加工的麵粉,當然,它們又分好幾個檔次,譬如精粉,水餃粉,特二粉,等等,當然還可以提煉澱粉,而燙麵專指用開水燙過的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