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UCKYWATER愛歷史
-
2 # 浮生若淺
我們先簡單瞭解下當時的背景情況。
乾隆帝的十三子,名為永璟,生母為乾隆帝的繼皇后——那拉氏。永璟生於乾隆二十年,是乾隆帝和那拉氏皇后的第二子,他出生時,那拉氏已經38歲高齡了,且在懷永璟期間,那拉氏的女兒夭折,這對懷孕中的那拉氏皇后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或許是孕中悲傷消沉,且是高齡生產,永璟生下來後,也僅存活了一歲多一點。
璟,玉之光彩也。為十三阿哥取名永璟,相比乾隆是希望他如玉一般光彩。我們也都知道,乾隆帝是著名的“嫡子控”,那拉氏作為他的繼後,所出的孩子自然也是嫡子。但是在十三阿哥之前,那拉氏已經育有一子,即十二阿哥永璂,對乾隆來說,他已有嫡子,如果說要給予很大厚望的話,也應該優先是十二阿哥永璂。
其次,我們都知道,乾隆有個十分喜愛且優秀的兒子——五阿哥永琪,甚至有傳如果不是五阿哥早逝,乾隆帝的繼承人選怕是輪不到十五阿哥。五阿哥永琪薨於乾隆三十一年,因此十三阿哥出生時,五阿哥還在人世,且深受皇上喜愛。再加上乾隆帝與那拉氏皇后的感情,遠遠不如他與富察皇后的深情。
要說對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有多大厚望,阿淺個人覺得是可能性不太大的。但如果說作為嫡子,乾隆帝對他的關注本身就比較多,只是可惜了,這個嫡子最終還是沒有活到成年。
首先,我想陳述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乾隆對13阿哥是寄予了一定的希望的,
為什麼說寄予了一定希望:
1.永璟出生之時,正值其母輝發那拉皇后得寵、且正位為後之時。
以下是永璟母后一生晉升的大概狀況:
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
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
而永璟是乾隆二十年出生,他出生之時恰逢皇后冊立的五年後。
乾隆17年,輝發那拉皇后生皇12子,乾隆18年,生皇5女到乾隆20年,從生子情況分析,這三年正應該是輝發那拉皇后與皇帝感情深厚的時候。
因此,皇13子永璟的誕生作為帝后感情的鑑證,皇13子勢必是很受皇帝重視的。
2.璟的意思是“玉的光彩”。乾隆如同天下普通的父母一樣,也是對兒子有很深的希望。
3.乾隆對於皇后所生的嫡子有非同一般的重視。
自清朝定鼎北京以後,學習漢族王朝冊立嫡子的想法在康熙皇帝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提現。而且乾隆帝非常崇拜祖父,所以他效仿祖父寵愛嫡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且,乾隆對於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二子,皇七子的鐘愛更是有目共睹,也是他一生之慟。那麼有了前兩位嫡子先後去世的痛苦先例,哪怕乾隆已經有了皇12子,他也是非常希望擁有一個雙保險,來保證自己嫡子數量的充裕的。
4.多子多福是歷代皇帝的追求。
13子誕生之時,後宮也有一陣子沒有聽到嬰孩的哭聲,因此,乾隆皇帝是對皇13子永璟寄予了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