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勇博士
-
2 #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主產區嚴重威脅小麥生產安全最重要病害,最近幾年小麥赤黴病在各地發生嚴重,給麥農造成嚴重損失。
經各地農業技術人員宣傳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種植大戶都自覺在揚花初期噴藥預防,加之政府補貼防治,小麥赤黴病基本上都噴藥預防兩次。雖然經過兩次防治,但是各地小麥產區以陸續發現小麥赤黴病病斑,這說明在防治中任然存在不少問題。噴藥防治效果不好,與抽穗揚花期連續陰雨天氣有很大關係,也無我們施藥機械、施藥技術有關。
由於現在種植小麥都是種田大戶,由於僱傭人力成本很高,種植面積較大,而小麥赤黴病第一次施藥時間比較緊張,因此在施藥機械上肯定會選擇效率高的施藥機械比如無人機、有人機、擔架式噴霧器等。具試驗調查,防治小麥赤黴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單噴頭的電動噴霧期,其他噴霧器在作業效率上高,但由於操作技術不規範等原因,在防治效果上不如單噴頭電動噴霧器。
最後建議麥農朋友們:小麥赤黴病一定要在揚花初期噴藥預防,藥後5–7天在噴藥預防一次。藥劑可選擇丙硫菌唑、丙硫菌唑·多菌靈、氰烯菌酯、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藥劑,儘量選擇單噴頭的電動噴霧器,每畝兌水量30公斤,均勻噴霧。
-
3 # 中海聊農業
小麥赤黴病已經成為長江中下游麥區主要病害,這種病害不但造成小麥大幅度減產,還會因赤黴病病菌產生大量嘔吐毒素,致使小麥變成毒小麥,人畜都不能食用。所以赤黴病的防治在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今年國家對於赤黴病的防治經費投入巨大,僅“中國弱筋小麥第一縣-淮濱”國家赤黴病防治撥款就達到一千多萬元。
防治赤黴病必須從三方面下手:
一、打藥時間
1,小麥揚花期:這一個階段是統防統治的關鍵時期,是小麥赤黴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線,主要是剷除小麥穗部的病原菌孢子,可以減少小麥赤黴病發病基數,減輕後期防治的壓力,也是不能忽略的,間隔5-7天再打一次,不要完全等雨後在打藥;
2,雨後打藥:雨後是感染的危險期,麥穗的溼度為孢子萌發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必須打藥,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備註: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和上部葉片均勻噴霧
二、選用藥劑
建議不用已經產生抗性的多菌靈等藥劑,改用氰烯菌酯和丙硫唑等殺菌劑和戊唑醇復配使用。
三、選用抗病品種
在長江中下游麥區,儘可能選用對赤黴病抗病能力較強的紅皮小麥品種如:鎮麥12和揚輻麥8號等,少用抗性差的白皮小麥。紅皮小麥雖然增產潛力不如白皮小麥大,但在長江中下游麥區穩產性和抗逆性均高於白皮小麥。另外長江中下游麥區小麥收穫季節雨水較多,可能即將到手的成果被一場雨水引起穗發芽而澆滅,紅皮小麥穗發芽抗性也遠遠高於白皮小麥。
回覆列表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治療小麥赤黴病的最好方法是噴灑康巴金牌生物克菌靈,一種發明專利新產品,由成都康巴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唯一生產和銷售。這個技術已經研究試驗十一年了,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人民幣,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山東、安徽和東北相繼試驗研究,終於取得了開創性理論和技術關鍵,成為未來作物病害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