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遇春
-
2 # 大神曹84
李顯,是李治的第七個兒子,是武則天生的第三個兒子。歷史上他的確兩次登基為帝。
原本在武則天的兒子中排第三個,當太子的機率比較低,但是兩個哥哥一個死了,一個被廢了,做了幾年周王,又被改封英王,後就被立為皇太子。
683年李治死了以後,李顯繼位登基為帝。他這個人比較懦弱,又碰上了個母親武則天非常強勢,而且野心勃勃,上位初期,裴炎輔政,但是朝中大事皆是太后武則天做主。為了在朝政上立足,李顯重用皇后韋氏的族人,希望建立自己的集團能夠與武則天抗衡,這個舉動惹怒了武則天,在李顯繼位五十五天以後,武則天下詔廢除李顯的帝位,封為廬陵王,改立李顯的弟弟李旦做皇帝。
被廢以後,李顯與韋氏被軟禁起來,繼位的李旦上表恭請武則天稱帝,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出現。在武則天稱帝期間,引起了李氏皇族子弟的不滿,紛紛起兵討逆,打的旗號也都是廢除武氏,擁立李顯,懦弱的李顯只能膽戰心驚的在軟禁生活中繼續苟活。而起兵的李氏子弟,大部分也被武則天或殺或囚禁。
武則天稱帝期間,還是考慮將帝位還給李氏,695年又派人將李顯接回長安,立為皇太子。而李顯重登太子之位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為了生存,與武則天的族人重點打好關係,並且進行了聯姻。這期間也曾發生,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長樂公主不滿武則天寵幸張易之,張昌宗,被二張進讒言,最後被武則天下令自殺。
705年,病重的武則天,二張為了自己的地位,杜絕外人接觸武,這期間,發生了神龍政變,二張被殺,武則天無奈,下令太子監國,次日讓太子登基。
李顯二次登基以後,並沒有重用神龍政變中的擁立功臣,反而重用韋后族人,結果朝政又被韋氏和武三思等人把持,李顯自己也無可奈何。
710年李顯逝世,立幼子李重茂為帝,韋后想要學習武后,政變稱帝,最後被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挫敗,李隆基登基。帝位也從李顯一脈轉到李旦一脈,直至唐滅亡。
回覆列表
李顯,公元656年生於長安,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位皇帝。公元683年,李治駕崩後繼位,此次在位期間,由於不滿被其母后操縱,便試圖利用外戚的勢力,寵幸韋后及其老丈人韋元貞,抗衡武則天 。結果 684年,在位不足一年,被貶為廬陵王,趕出長安。李旦繼位,為睿宗。在位6年,到690年,被廢,軟禁宮中,武則天親臨大統。699年透過狄仁傑的努力,以及外部契丹,突厥人打著恢復李唐的旗號反周。於是,李顯被召回長安,被重新立為太子 ,此時,武則天年事已高,且有病在身,朝廷中的兩股勢力都蠢蠢欲動,於是,在705年正月,在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御林軍500餘人,衝入玄武門,殺死武則天男寵張易之 張宗昌。迫使武則天傳位於中宗李顯,改年號為“神龍” 復國號為“唐”。然而,李顯再度繼承大統後,竟忘了其母后的教訓,讓韋后參與朝政,讓韋后的權利肆無忌憚的膨脹起來,勾結武三思 誣陷併除掉張柬之等功臣 ,引起太子李重軍和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於707年發動政變,終被鎮壓,雙雙被殺。710年被韋后及安樂公主毒死。李旦復繼位,倆年後禪位李隆基。開元盛世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