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之初
-
2 # 鳳146983974
首先申明,我有一枚聰明懂事可愛的女兒,所以我不是丁克。但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場合,我都是支援丁克的,如果有來世,如果我還擁有此生的記憶,我堅決不會結婚,更不會生孩子……據我觀察,不管一個人有多麼成功,多麼優秀,但他(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真的,哪怕他(她)是叱吒風雲的董事長,可以在公司指揮“千軍萬馬”,在面對不聽話的兒女時,照樣被氣得渾身發抖、淚流滿面……很僥倖,我的女兒目前表現很好,但你們知道我為她付出了多少嗎?為了她,我足足做了二十年全職媽媽,頂著婆婆的白眼,聽著鄰居的挖苦,每天認認真真地接送女兒;她高中四年(復讀了一年),我就陪讀了四年;日復一日我變著花樣兒的做她喜歡吃的菜,把她養育成了身高1.68米、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有幾個媽媽每天細心到問孩子便便的顏色?沒有吧?有幾個媽媽每天給孩子燉大骨湯、魚湯喝到她吐?沒有吧?有幾個媽媽能做到女兒時時刻刻不離開她的視線?沒有吧?有幾個媽媽天天給老師發簡訊詢問孩子的情況,事後還偷偷刪除(女兒十分反感我這樣做)?沒有吧?我就是這麼過來的,很累很累,雖然她現在懂事孝順,但我始終是把帶孩子這件事當成一個工作在做,試問天下有幾個媽媽能做到?雖然我對待“媽媽”這個工作盡職盡責,但我仍然嚮往自由,一個人無需對別人負責是一件多麼瀟灑的事情呀!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和養育孩子那是難上加難的一件事!所以我支援丁克,不過前提條件是丁克家庭的夫妻年輕時得存下足夠的錢才行!
做丁克是別人的選擇
首先要說的是:有些已婚人士選擇做丁克家庭很正常,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和協商以後的決定屬於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獨立家庭的權利。現代人都挺正常的,還是少操點別人的心吧。
分析一下他們為什麼做丁克家庭,說的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開始分析了,嘿嘿首先說第一個:不能生又不願領養。這個原因屬於比較無奈和悲哀的。身體情況不允許又想要一個愛情的結晶,只是沒有辦法做到,最終在愛的基礎上選擇了做丁克家庭。
其次說第二個:婚姻雙方從主觀思想上就是不想要孩子,沒有任何原因,就是單純的不想。倆人想法一致湊一塊去了。
你們還別笑,能找個有同樣想法做丁克的人結婚不好找,如同大海撈針。
再說第三個:有一方想做丁克,另一方為愛妥協,這個比較殘忍,以愛為名迫使對方同意成為丁克家庭。
然後說第四個:二人世界過習慣了,不想打破這種生活方式,所以就自然的選擇了做丁克家庭。這個原因與第二點有點像,區別在一個是自始至終不想要孩子,另一個則是要先享受二人世界再要孩子,但是過程中決定做丁克家庭。
最後說第五個:我把人的成熟度、經濟承受力、責任心、勇氣等為影響的因素統一放在第五個,這部分人因為客觀事實害怕承擔且缺乏為人父母的勇氣,索性就選擇做了丁克家庭。
還有做丁克未必只是現代人才有的,對於古人生活的年代也可能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