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翔的背影
-
2 # 雄州霧烈
古代最穩定的繼承製度,也是當時世界主要文明的共識!
首先,嫡庶,這是古代中國的特色。在絕大部分一夫一妻制的文明中,妾或者情婦或者其他非配偶所生後代是完全沒有繼承權的!有的甚至連子女的名分都沒有(英語中的混蛋bastard,最早指的就是私生子),更誇張的連繼承姓氏的權利都沒有!換言之,嫡子繼承是世界人民的共識。中國庶出子女的待遇已是世界最好,再與嫡出爭繼承權那就是對一夫一妻制度的挑釁了!
其次,立賢,穩定的制度一定是按先天出生確定繼承權,雖然不合理,但避免了皇族內的血雨腥風!立賢的概念一出,必然造成天下人對皇子進行品評,進而形成站隊,最後爆發衝突(三國演義對廢長立幼一事深惡痛絕)。輕則勾心鬥角,重則同室操戈。況且,立賢的概念進一步發酵,怕是非要民主選舉不可了。
最後,古中國還保留了糾錯的權利。皇族可以廢立(伊尹霍光),異性可以禪讓(法堯禪舜),再不濟,儒家還高度認可“湯武革命誅獨夫”的權利。
-
3 # 黎顧百年
嫡長子繼承製是從周朝就開始實行的一種皇位傳承的制度。周朝時既然立了嫡長子繼承製,那就說明嫡長子繼承製還是有其很重要的優點的。
嫡長子繼承製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唯一性。
皇帝所娶的皇后所生的第一個男孩子就是嫡長子,這個是很好分辨的,就是說沒有任何爭議。即使是皇后去世,那麼被皇帝再次立為皇后的人說所生的孩子也是笛嫡子。那麼如果嫡長子早夭,那麼後面這位皇后所生的嫡子就可以順位繼位為太子。因為規矩是嫡長子繼承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三道四。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嫡長子是昏庸無能的,還要立其為太子呢?
皇位的更迭,如果搞不好的話就會讓王朝陷入內亂,這是歷史上血的教訓。如果說賢明,那麼李世民難道不賢明嗎?為什麼李淵還一定要立李建成為太子呢?就因為李建成是嫡長子,而李世民只是賢明的皇子。雖然說最後李世民奪位成功,但是李世民在歷史上卻留下了一個殺害兄弟的罵名!
立長不立賢在中國歷史上,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
康熙的就九個兒子,哪一個賢明?哪一個不賢明?你說的清楚嗎?
最後九子奪嫡幾乎搞亂了清朝的統治,如果不是康熙,最後還有一定的威望,繼位的雍正有一定的手段,那麼清朝的統治後果將無法想象。
因此立長不立賢這句話還是很有用處的,即使嫡長子患有疾病,為了防止內鬥的出現,也不得不立這個有病的嫡長子為太子。這種雖然有無奈,但是這種無奈卻不是多數。
大多數嫡長子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但是到最後沒有當上皇帝,有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有的只是被別的皇子陷害。爭鬥雖然避免不了,但是卻可以避免抵擋只成為皇帝以後出現的眾皇子爭奪皇位的現象。
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為了防止內鬥可真是煞費苦心。
-
4 # 道淵兄
1.嫡長子繼承製度有助於政權穩定;其實古代一開始的朝代不是實行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最開始是三代之前的禪讓制,後來又出現商周時期的立兒子和立兄弟並行,但是在這其中就出現了問題,這兩者為了爭奪王位就弄起來了,導致當時的朝政非常混亂,這與繼承製度的不明確有很大的關係。最後到了秦朝,嫡長子繼承製度才正式確認下來。
2.宗法制度與思想觀念的不斷完善;隨著國家的組織結構逐漸的穩定,禮法觀念也越來越強,加上後來儒家思想被統治者所推崇,其中儒家傳統的“親親、尊尊、長長”觀念本身就與嫡長制是緊密結合的,從此對於對嫡、庶、長、幼、遠、近的極其明確的區分,為所有人的身份地位都做出來標註。上下尊卑,無從逾越,於是立長立嫡,也成為了皇權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
賢明的判斷標準是不好定義的,而為了證明你所謂的賢明,必然會在朝中展開一場明爭暗鬥,對朝政,對社會都沒有好處,只會消耗大量的資源。相比之下,雖然立嫡長子結果不一定最好,但是卻讓整個政局乃至社會穩定,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哪怕不支援嫡長子繼承製度,但也會堅定的維護這個制度的存在。
王朝的穩定,勝於一切。
-
5 # 浮雲齊
這要從中國古代社會的體質形成說起。
不同於草原民族通過君王的絕對權威統治社會,所以他們需要君主有絕對的能力引領部族的生存。華夏文明實質上是通過一套成熟的官僚體制在進行統治,這就意味著這種體制最為重要的是制度的穩定。
要維護制度的穩定,就需要儘量減少會整個社會動盪的因素,自西周開始的嫡長子繼承製成為了整個制度的根基。
嫡長子,暨正妻所生之長子,地位在所有子嗣中最尊。這不僅是出於對於一個女性地位的考慮,更多的是對於正妻背後的家族的考慮。古代常說,娶妻娶賢,納妾納色,在迎娶正室的時候,男性家庭考慮的還有這個女子對於自己未來子嗣的教育問題和對於家庭的支援。從先天的資源來說,若無家庭鬥爭影響,傾力培養的嫡長子資質都不會太差。
第二,早早確立嫡長子繼承,直接了斷庶子鬥爭的慾望,同樣有利於家庭的穩定,同時也可以鼓勵庶子自己的拼搏和奮鬥。賭王家庭的家產之爭和霍英東家庭的穩定就可以看出明確嫡庶之別的結果。
總而言之,我認為古代立嫡不立賢主要還是中國五千年來社會制度的影響。
-
6 # 文史漫談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春秋公羊傳》
要了解“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長盛不衰,且多為帝王圭臬的原因,先要了解這個制度產生的原因。《禮記·禮運》篇中記載,夏禹之前,財產為公有,領袖是選舉出來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而夏禹王傳子後,統治制度演變“家天下”。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即是私有制與階級開始出現,原始氏族社會開始解體。宗法制度,便在此時以血緣為先。但具歷史記載,夏朝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和叔終長侄繼三種情況,可見血緣宗法剛剛起步,並不完備。
嫡庶之別由商朝開始出現。《史記·殷本紀》中就記載,商紂王帝辛是帝乙嫡子,而他哥哥微子雖為長子,卻是庶子,所以由帝辛繼承王位。
嫡長子制商始周立,究其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基於商朝的教訓。商朝前期王位繼承製度以兄弟相繼為主,然而自中丁以後,弟子爭相代立,政局十分混亂。相反,商朝後期自康丁以下,四世傳子,王室則比較安定。於是周公在對比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禮作樂”,正式創制並確立了嫡長子繼承的制度。
另一方面,西周初期,政局還很不穩定,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內部團結和等級秩序的規章制度,鞏固周王朝的政權,嫡長子繼承製便適應這種需要而建立起來。
制度的合理性中華自古就有長幼尊卑的概念,嫡長子繼承製完美迎合了這一觀念,符合禮制。
另一點,這種制度更是引入了"神權"。誰為嫡長子由上天決定,是為正統、是為真命天子,這樣一來,就不必花心思選擇繼承人,還減少爭奪皇位而產生叛亂的可能……
但是翻閱史書,嫡長子繼承製也並沒有完全的實施。從秦漢到明清,中國所有的皇上只有2/5是依靠嫡長子繼承製而登上皇位的,有很多篡位的。
小結嫡長子繼承製的產生源於私有制發展、血親宗法的形成。它的確立是為了皇權更加平穩的過渡,畢竟繼承人之間的爭權奪位,對一個國家傷害是驚人的!
-
7 # 蠻荒世界
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為什麼立皇子而不是皇弟,第二個層面,為什麼是立嫡長子。先說第一個層面,中國是農耕社會,相較於遊牧民族而言,有超常的穩定性,而且有著發達的文官系統,皇帝本人的能力不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只要文官系統可以正常運轉,哪怕皇帝啥都不懂,也能維持社會的正常的運轉。中國古代有基礎支撐這種傳承模式。相比而言,遊牧民族通常是兄終弟繼,原因就是遊牧民族生存條件惡劣,遊牧民族是靠放牧和搶劫為生的,沒有中國古代發達的文官系統,缺乏有效的社會治理手段,這時首領的能力當然就是第一位的,否則一個啥都不懂的小首領肯定無法帶領整個部族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生存的。第二個層面,中國古代為什麼會選擇立嫡長子,孔老夫子說名不正澤言不順,言不順則是不成,正統理念貫穿整個中國歷史,那麼問題來了,誰才是正統,從皇位繼承人來說,嫡長子才是正統,這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最為關鍵的是,誰是嫡長子,這個事實非常容易確認,嫡長子是唯一的,是可以被清晰認出的。相反,皇子中哪個賢明,哪個愚蠢,這個標準並不是很好確定,當存在迷糊地帶的時候,各種爭議就會隨之而來,有爭議就會帶來動亂,而古代中國最恐懼的其實就是動亂,所以立嫡長子可以說是古代皇位繼承最為明智的選擇。
-
8 # 易趣故事
為了穩定吧
自古皇家無親情,有的就是權利的爭奪,兄弟反目,弒父奪位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要立規矩,讓一部分人失去爭奪的資格。就有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血腥的皇位爭奪戰。
另外,立嫡為君,也是朝廷中勢力拉鋸所迫。嫡子均為正宮皇后所生,而能夠被冊立為皇后,其本身的外戚勢力,必定是特別龐大,畢竟皇家婚姻,還是以政治目的為根本。這就迫使皇帝,在選擇時,不得不對龐大的外戚勢力妥協。立誰不是立啊,立一個沒有任何外戚扶持的皇子,日後必定造成朝堂之上,強勢勢力的壓制。這不單不利於王朝發展,最壞的情況下,還會造成王朝更替。
這種情況到了清朝時期變化了,改變了中原王朝的立嫡的規則。所有的皇子,在皇位面前都是均等的,都可以爭奪。所以清朝皇位更替的時候,血腥味是最重的,參考雍正就清楚了。當然了,整個有清時代,大部分的皇帝,都是優勝劣汰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比較睿智的。
個人愚見,敬請賜教!
-
9 # 明日月就
宗法制度是由的父系社會演變而來,是王權貴族按照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通知的一種制度。說白了就是把權力握在自家人手裡。
嫡庶是東亞地區古代婚姻制度核心內容,古代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妾之間的地位不平等,這種差別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正室以外的女性(包括妾及寵婢等)及其所生子女。在古代中國,嫡庶的差別在唐宋以前比較重要,經元明清而逐代減弱。在一些嫡庶差別不算很大的時代或家庭裡,妻妾之間會互稱“肩姐妹”。中國一夫一妻多妾最初只流行於貴族階層,平民多為純粹的一夫一妻,稱“匹夫匹婦”。
一個正妻有時不止生一個兒子,所以一個人的嫡子可能有好幾個,這種情況下,立長子比立幼子更好一些。因為長子年齡較大的緣故,其心機、能力、成熟程度、人脈都比幼子好一點。如果長子年齡只大幼子一點,兩人實力相當,定會兩敗俱傷,家族的強盛可能就要毀於內鬥。立繼承人,也是給自己家族立下一個家長,你讓幼子做家長,長子會聽他的話嗎?所以就索性明確規定只有長子擁有繼承權,讓這種觀念深入人心,杜絕家族的內鬥。
-
10 # 奇怪不怪我是小怪
慢慢歷史長河裡,父子綱常,天地Regal。三國裡劉備曾對劉表言,廢長立幼,禍亂之源。而立長,在很長時間裡是符合當時人們道德標準的。先說說何謂立長。
第一個是立嫡。就是說他的生母是皇后,他是皇帝與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可以立為太子。
第二個是立長。哪一個兒子最年長,不管他媽是不是皇后,可以立為太子。
第三個是立賢。
隋朝時,楊堅廢了太子,因為太子失德。而後立了楊廣,但楊廣繼位後,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可見,皇帝的好壞,及繼位的傳承何其重要。也可見選長和選賢,選長更容易,一來可以避免奪嫡之爭給朝廷帶來不穩定因素。二來賢很難有明確的標準。唐朝呢,李世民雖一代明主。但奪嫡之爭也同樣給後世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以致後來很多皇子爭奪帝位以其為標杆。然,多少人埋做黃沙。
對嫡長子不再看重的,個人認為是清朝明君康熙大帝起。清朝皇帝康熙大帝后,更多立儲以皇帝個人喜好而定。
總而言之,立嫡長子而非立賢。是因為嫡長子更符合當時人們的價值觀。立賢有很難確定賢者,畢竟帝王心術,又非一個賢字能當
-
11 # 普寧市房產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實行的一種繼承原則(制度),是維繫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
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長子為嫡長子。法律規定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該制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具體規定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嫡長子繼承製下,法律嚴格區別嫡庶,在王位繼承、爵位繼承、官位繼承和宗祧繼承中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財產繼承中諸子均有繼承權,嫡長子仍處於優勢地位--王位、爵位、官位、宗祧不可分割,財產可以分割是原因之一。
這種制度體現了等級觀念,與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裡;但在當時多妻(妾)制條件下,避免了繼承中的矛盾衝突。
這種非常清晰的繼承製度避免了很多家庭內部紛爭(雖然有時候因為繼承者資質太差,反而把紛爭擴大了)。至於你說的賢明,什麼是賢明呢?很難分辨,或者說,不同時期有不同需要,不同的賢明。
“九子奪嫡”這個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就是指清朝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的爭奪。
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二阿哥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父子關係趨於緊張。(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林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嫡長子失勢,眾多啊哥有了希望,自然有了非分之想,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開始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手足相殘,極為激烈。
其中老八胤禩人稱八賢王,名字夠響亮了吧?
十四皇子胤禵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受命為,出征西北,指揮兩路清軍入藏,送至拉薩,驅逐了一度盤踞西藏的準噶爾人的勢力,穩定了西藏局勢。他的聲譽日高,有可能成為儲君。
三皇子胤祉受命開蒙養齋館,身邊聚集著一群學人。他也“希冀儲位”,以至胤礽再廢后,竟“以儲君自命
但是最終,一向表現低調的老四胤禛獲勝,是為雍正帝。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祕密建儲制度,不再公開設立太子,而是由皇帝寫詔書並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皇帝自己也私備一份,待皇帝駕崩後,由御前大臣取出兩份遺詔,當場對照無誤後,才能宣佈繼承人。
-
12 # 鋒朔有文
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夏朝時就已經開始有端倪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實現"家天下"的特徵,要知道,夏朝以前,也就是大禹成為人主之前,都是通過禪讓制來繼承人主,也就是立賢明。到了周朝,則徹底確立了這一制度,王位和財產,都由自己的嫡長子繼承,這也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之所以採用嫡長子繼承製,是因為這一制度確定的是以後的家族族長甚至是國君的職位,從而保障家族的世襲,並解決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與分配,穩定社會的統治秩序。
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這裡的“長子”是指“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帝位只能由皇后的長子繼承。至於其他的庶子,則沒有直接繼承地位的機會,除非是違背祖宗之法,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優秀程度去取得繼承的機會。但按照常理來說,都是不正當的。
立嫡長子繼承的好處。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歷史中,尤其是在皇位或家族族長的繼承上,延續了三千多年。如果說它沒有好處,我想這個制度很快就會被廢除,可顯而易見,它好處巨大。
首先,嫡長子繼承製可以有效解決家族內的繼承問題。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人們的生活都是以家族和家庭為單位,不管是大家族還是小家族,不管是大家庭還是小家庭。這些團體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領導者,那就是家主。因為家主可以組織起家族內部的活動,比如祭祀、家族聚會、利益分配等,一般來說,在血親關係的影響下,基本上不會有族人冒頭去反對家主的威嚴。
除此之外,家主還可以代表整個家族,是這一團體的話事人和發言者,可以在一些重要場合代表家族去出席。比如官方的會議,婚宴等。
由此可見一個家族的家主該有多麼重要,通過嫡長子繼承製,就可以妥善解決這件事,將家主的位置代代繼承在自己的嫡長子手中,保證在家族中的大宗地位。
其次,嫡長子繼承製可以為國家選擇君主,因為已成慣例,就不會有太多人去反對它。這個制度對一個國家來說極其重要,可以避免因為君主權力的誘惑而引發的戰爭,從而保證了社會的平穩執行,保證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而這,又關係著國家的安定和秩序。但儘管如此,卻還能在中國歷史中找到一些違背嫡長子繼承製的史實,相應的為這些朝代帶來了戰爭和禮崩樂壞。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嫡長子,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才取得皇位的,但他卻開啟了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為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富足和安寧。只是,又有多少人擁有李世民這樣的才幹和智慧呢?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上面的兩個觀點,那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客觀上為國家和社會帶來了穩定和安寧,減少了動亂和紛爭,並保證了皇親貴族等統治階級的權勢和富足。
賢明不常有在奴隸社會,在封建社會,都有一定的階級因素和意識因素,是當時社會文明發展的反應,是一般的社會規律,因此才有了嫡長子繼承製。倘若能夠保證立君主都立賢明,自然大好,可是賢明的人不常有,更多的都是普通人。
再加上,在沒有制度的約束下,會被有心之人鑽空子,從而因為野心而引發混亂。這在原始部落時期就表現的很徹底,由此隨著社會的發展,才以嫡長子繼承製替代了禪讓制,也就是立賢明,這是社會發展的自然選擇。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王朝繼承製度沿用最多的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是在西周確立的,主要是吸取商朝混亂的王位繼承製度的教訓,避免政權交接過程中的混亂和流血。
至於為什麼選擇立嫡長子為繼承人,主要是這種制度能更平穩的交接政權。
1、嫡長子繼承王位的制度比較強的操作性。一旦確定嫡長子繼承王位,就具有了排他性,其他非嫡非長的王子自然就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權利,在皇帝或者太子不作死的情況下,皇位傳承比較平順。
2、“賢明”與否主要依靠主管判斷,爭議大。一位皇子的“賢”或者“愚”多數情況下不容易判斷的。主要依靠官員或者百姓的主觀判斷,有人認為這個皇子孝順賢明,有人認為那個皇子禮賢下士,也有人認為某個皇子博覽群書,知識淵博等等。
每個王子的背後都有各自的勢力範圍,背後的人都會為了各自的主人搖旗吶喊。歷史上由於皇位繼承釀成的流血事件數不勝數,教訓可見一斑。
當然嫡長子繼承製只是一個都認為比較合理的制度,但在實際執行中,多數嫡長子會因為父子猜忌導致失去皇位,如漢武帝與太子劉劇因巫蠱之禍彼此猜忌,造成太子劉劇起兵造反失敗被殺,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有其優點,但其缺點也很明顯,比如嫡長子的確才具不佳,如不如食肉糜的晉惠帝等。
所以在清朝時,康熙鑑於諸子奪嫡的鬥爭而採取了一種新的的皇位繼承製——即“祕密建儲”,是上一代皇帝將傳位詔書寫好後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後,待老皇帝死後,由宗室重臣取出後當場公佈。很好的避免了權力爭鬥,康熙之後,清朝很少因為皇位傳遞產生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