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氏哥們

    《復仇者聯盟1》2012年上映

    第一集是影史經典。以最近的續集電影來說,同一個編導拍攝續集,通常會比首集更精采。

    《復仇者聯盟》一出,即改寫影史票房記錄。做為漫威最成功的電影,它也帶動美漫英雄電影全面電影化的腳步。《復仇者聯盟1》讓影迷與片商覺得,由美漫公司主導的英雄電影,要兼顧票房與電影品質,是作得到的事情。

    大體來說,覺得第一部比其他三部好很多!

  • 2 # 淡淡侃電影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該片是《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的第三部,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19部電影,由大導演安東尼·羅素、喬·羅素執導。

    通觀全片會發現,本片在前兩部的基礎上,又新加入了《奇異博士》、《蜘蛛俠》、《銀河護衛隊》以及《黑豹》等片的超級英雄。

    看著幾部不同電影裡的主角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裡,這種感覺還是很新奇甚至是很激動的。

    我曾經也有過一個構想,就是一部電影裡的所有演員都曾是其他電影的主演。當然那時候我還小,不會知道把那麼多名演員放在一部電影裡,且不說有沒有必要,光是片酬就是天價了。

    當然後來還是在《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裡看到了這種模式,這自然是為了獻禮,和《復仇者聯盟》這種因為劇情需要而融合起來的形式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相比起以往的漫威系列電影來,反派角色設定都是壞的不可救藥,然而這次在《復聯3》裡,卻和以往有所不同。本片的大反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一個響指就能毀滅宇宙一半生命的滅霸。

    滅霸跟他的名字一樣,是個專門的毀滅者,而且確實很霸道。他有感於一個星球的生命體過多會造成資源緊張,以至於每個人最後都陷入到了吃不飽飯的苦日子。所以他就像毀滅掉一半生命,從而使剩下的人過上好日子。

    這使我想起了另一部美國電影——《人類清除計劃》。雖然都是殺戮,但《人類清除計劃》裡所描繪的,完全是為了發洩人類的暴力欲而去殺人。相比之下,滅霸的主張似乎更有道理些。

    那麼,滅霸的主張真的有道理嗎?

    其實滅霸的這種想法,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

    英國教士、人口學家、經濟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牧師(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年2月13日-1834年12月23日)曾在其著作《人口論》中寫到:“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源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導致饑饉、戰爭和疾病;呼籲採取果斷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這便是著名的“馬爾薩斯災難”。

    並且他進一步提出:“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災難(戰爭,瘟疫,及各類饑荒),道德限制和罪惡(馬爾薩斯所指包括殺嬰,謀殺,節育和同性戀)能夠限制人口的過度增長。”

    對於減少人口來說,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簡單粗暴但很有效的方式。然而這樣真的行的通嗎?

    靠殺人來減少人口?虧他想的出來,殺誰?誰贊成就先殺誰!

    生命從總體上來說是可再生資源,但對於個體來說,雖然已經生出來了,卻不是可再生的。每個人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任何人都不能隨便剝奪任何一個人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的流行病學情境下,如何控制與根除非洲豬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