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淶
-
2 # 清水時至
1、歷史原因:隋唐時期,為了鞏固統治,宣揚國威,隋煬帝和唐太宗先後都征伐北韓,北韓國內自知不敵,投降請和,按期進貢。後來,北韓國內開明士紳向中國學習,派遣使團和留學生,學習中國先進文化和技術,加強了兩國交流和聯絡。
2、地理因素:宋朝沿海貿易發達,外來文化容易在沿海地區傳播,生長在沿海,遊歷和在沿海做官的人很容易接觸到外來文化。蘇軾既喜歡遊歷湖光山色又曾在廣州、海南和沿海貿易口岸地做官,接觸到高麗文化不足為怪。
3、文史典籍:蘇軾學富五車,對歷史地理和各種文史典籍都有所涉獵,從文獻資料中接觸到高麗文化也很便利。
4、國防外交需要:宋朝自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導致邊患嚴重,遼國經常侵犯宋朝邊境,高麗位於宋朝東北部,和遼國、宋朝皆有邊境。如果宋朝和高麗外交處理不當也會引起邊患,或者高麗獨自入侵,也可能聯合遼國同時入侵。出於國防安全考慮,文人士大夫自然會關注和了解高麗文化和動向。
蘇軾從國家利益和安全出發厭惡宋麗關係。
背景:王安石變法後,宋朝國力略有起色,宋神宗和王安石提出聯麗制遼國策,卻遭到蘇軾的極力反對。反對理由如下:
1、經濟投入大,成本高,未必有效。宋朝為交好高麗,高規格接待北韓使團,建了許多接待場所,勞民傷財;後賜北韓使節,加重財政負擔;為北韓商人提供最優營商便利,不計成本。導致高麗使團和商團貪利而來,利盡而去。
2、防止洩露軍事機密,由於和遼國、金國常年征戰,邊境管理嚴格,嚴禁出入,北韓使團來中國,很容易瞭解到軍事國防部署和山川地形,往往被間諜利用,繪製軍事地圖,洩露國家機密。
3、地緣不利,高麗和遼國接壤,和北宋隔海相望,出於安全考慮更容易屈服和親近遼國,對北宋則陽奉陰違。
4、政治原因,高麗當時已臣服遼國,向遼國進貢,和北宋只是普通經濟和外交聯絡,此時聯麗制遼勝算不大,反而容易被高麗利用。
-
3 # 司馬情1
蘇軾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朝廷高官,而高麗使團不時朝貢,所以蘇軾有機會接觸高麗文化。我認為,蘇軾對於大宋和高麗的關係及文化交往活動是持支援態度的,只是反對高麗朝貢使節購買中國歷史制度和相關書籍的行為,所以上奏朝廷希望禁止相關書籍的對外出口,禁止中華先進文化無償外流。
回覆列表
我認為蘇東坡在阻止書籍出口高麗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就像現在歐美大國所掌握的核心科學技術一樣,當時宋代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同樣能冠絕群芳,甚至可以讓一些國家的文化技術水平邁上一個臺階。那麼,高麗人僅僅用購買書本的價格就向國內引進了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這種美事但凡有點愛國心的宋代人都不會答應。第二,當時宋遼在北方區域的關係十分微妙,雖然彼此 和平共處了很長時間,但彼此內心深處還是存在戒備心理的,而高麗當時卻採取蛇鼠兩端的外交政策,遊走於兩個大國之間謀取利益。這讓宋朝政府也感覺到了不舒服。蘇東坡老先生作為北宋政壇的刺頭青肯定是要站出來喊兩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