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寂寞是一種清高

    字面意思是指桃花源裡田間小路交錯相通,能聽到雞鳴與狗叫的聲音。實則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戰亂、秩序井然、寧靜富足生活的嚮往。

  • 2 # 左道春秋

    阡陌,古代指田間的小路,用來連線田地和田地之間的交通。“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指的是田地之間互相交通,雞鳴狗叫,證明桃花源中農田基礎建設好,農業繁盛、牲畜興旺。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

    這兩句看起來是很簡單的表述,沒什麼特殊之處。但是,要理解其意境,還是要聯絡陶淵明整篇的《桃花源記》和魏晉南北朝的時代背景,才能感受深切。文章開篇寫到“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晉太元中,指東晉的太元年間,公元376年—396年,東晉皇帝司馬曜在位期間。歷經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連年征戰當中,生靈塗炭、朝不保夕。人民渴望太平安定的生活。文章恰恰表達出了人民的願景,寫出了他們心中嚮往的太平盛世。

    這正是對中國古代文明中一直所向往的“大同世界”的一種藝術的表現。《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老子《道德經》第80章:“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3 # 讀書燈下

    古往今來,陶淵明締造的桃花源引多少人嚮往、追逐,那是一個如此美麗、神秘、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世界,是知識分子們痛恨官場、不願同流合汙的選擇,是入仕不得、壯志未酬最後的退路。

    在《桃花源記》裡,到底描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又寫出了怎樣的社會生活?

    十里桃林 清流見底 恍如仙境的自然風光

    之所以稱其為桃花源,是因為武陵捕魚人發現這裡的地方,位於大片的桃花林之後。這裡有紛紛桃花林夾岸,“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三四月間,桃花灼灼盛放,多麼美麗的圖景啊。而在這桃花林過後,還有一條溪流,流水映著落花,清澈美麗。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真實淳樸的鄉村圖景

    待得進入桃花源,只見這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類。道路縱橫交錯,雞犬聲聲相聞。老人小孩,都一派怡然自樂的樣子。

    陶淵明歸隱後過著簡樸的農村生活,在《歸園田居》裡他也寫道: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雞鳴狗吠是鄉村最常見的生活圖景,而鄉鎮的寧靜也讓這雞犬之聲相聞。

    所以,在桃花源裡,也是這樣淳樸自然的鄉村生活圖景。

    不知魏晉 無論有漢 遠離塵世的避難之所

    在作者的描述之中,這裡的居民並非天外來客,而是跟外界人同樣的普通人。他們到得這裡,也只是為了逃避戰亂,靠自己的勞作來延續生活,而且在這裡生活了世世代代,不受外界的影響。可見,這個世界其實是與外界現實世界相對立的一個自給自足的園地,它不一定存在,只是陶淵明希望它存在。

    桃花源,如此真實又如此虛幻,而作者也給了它神秘的歸宿與結局:“不復得路”“無人問津”。

  • 4 # 瞭然翁523

    陶淵明作《桃花源記》:主要表現了桃源人自與塵俗相去萬里,不必問其為仙為隱。靖節當晉衰亂時,超然有高舉之思,放作記以寓志,亦為歸去來辭之意也。

    摘自《古文觀止》

  • 5 # 胡謅文學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實是陶淵明的一種嚮往的生活,他的思想是繼承發揚道家的思想,是對理想化生活的體現。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這是一種隱士嚮往的生活狀態。在陶淵明辭官後寫的《歸園田居》中“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也有體現,這個是一種心靈淳樸,沒有任何羈絆的狀態,沒有世間的勾心鬥角,只有農間的和平安寧。

  • 6 # 步蘭香407

    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作者歸隱後,一種寄託的生活,抒寫了嚮往美好和平,平淡安祥的生活情感。詩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寫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山的那邊有一片開闊的地帶,這裡的村莊呈現一派平靜祥和的氛圍,村中道路交錯縱橫,人來人往,洋溢著喜悅的氣氛,炊煙裊裊,稚童追逐玩要,,老人在樹蔭下聊天,池溏邊美少女浣洗衣服,成年男子在綠地中鋤草,施肥以水,牧童伏在牛背上吹著短笛,悠揚的笛聲隨風飄蕩。書塾裡傳來琅琅的書聲,子曰,,,,。陣陣大吠,聲聲雞鳴伴著清脆的歌聲,和著新翻泥土的清香沁人心扉,多麼美麗的地方啊,這就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環境。試想在那樣的時代,能有這種美好的生活嗎?只是作者美好的理想和寄託罷了。這種願望是令人陶醉,景仰的,故千百年來,《桃花源記》令多少人仰慕啊!本人淺釋,見諒!

  • 7 # 東夷昊

    無為而治的社會圖景。正如《道德經》第八十章所描述的:“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有時特別悲觀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