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琳殿紀錄片剪輯
-
2 # 農村來的作家
小時候,在農村,那會窮,很少能吃到什麼東西,水果除了自己種的一些,也不太可能會去買什麼水果吃的。家裡種最多的就是蔬菜,而有些蔬菜,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把他們當做水果,當做零食來吃了。比如;西紅柿,胡蘿蔔和黃瓜等等。
溫度和光照如何決定黃瓜如何;黃瓜它喜溫暖,而耐寒冷。適合的成長適溫為10-32℃。一般白天25-32℃,而夜間15-18℃生長最好;並且,溫度太高不行,比如;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要是45℃出現高溫障礙,而太低也不行,低溫-2-0℃凍死。
而到了早上的黃瓜,夜間的低溫和凌晨的露水灌溉,讓黃瓜得到了很大的滋潤,這個時候採摘的黃瓜自然就會比較好吃哦。大家也可以去看看,一般賣蔬菜的人,都是2.3點就起床採摘菜,3.4點裝車去賣,一般要5點之前送到人家店裡的。我以前暑假的時候,有去打暑假工,就是賣菜的,真的非常辛苦,每天很早起來,不過看到人家一大早能買到你新鮮的蔬菜,也會很開心。
-
3 # 寧寧說的話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題主是在問黃瓜在熱的時候採摘來吃這表皮發苦,而早上涼的時候採摘來就不會發苦,難道真的是由於一天當中的氣溫高與低導致黃瓜的發苦嗎?很顯然單純一天的氣溫是不可以導致的,因此題目當中所表述的條件應該加一些限定性。
關鍵詞:黃瓜發苦 採收時間 溫度題主採收的是否是同一株黃瓜?那麼有一個條件是肯定的,在太陽大的時候和早上採收的黃瓜都是不相同的。
因此題目當中所說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題主“運氣不太好,恰好碰上了而已”。因此咱們需要搞清楚黃瓜為什麼發苦的原因,為什麼早上採收的黃瓜就不會發苦呢?
1、題目當中所展現出來的肯定是一個溫度性,那麼黃瓜的發苦,有時候在表現上面還真是“量變達到質變”的存在。太陽大,說明了種植黃瓜的地面溫度高,你像我甘肅平涼家那邊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一般採收都是選擇在早上和下午5點以後進行的,所以要避開高溫時間段。
因此,持續性的溫度高是明顯會導致黃瓜發苦的,而題主在太陽大的時候採收,這種發苦的概率明顯要高出早上的許多,遇到的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還有別的一些原因,像什麼溼度、黃瓜的品種、追肥、灌溉上面等等,其實在我看來,溫度是最關鍵的,甚至在有些地區溫度高是導致黃瓜發苦的唯一誘因。
接下來是在夏季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特別是您在臨近中午的那段時間去大棚裡面採收黃瓜吃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遇到發苦的,特別是當這段時間裡面出現了持續性的高溫天氣,那麼您吃到苦黃瓜的概率要大很多了。
3、還有就是大家在吃到這發苦黃瓜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黃瓜的個頭是比較大、粗的,還有就是上面的細刺比較少一些,算是一個“老黃瓜”了,由於長時間在溫度高的環境下生長,這發苦是很容易的。
並且這個表面的顏色比起好吃的黃瓜要淺一些,有的甚至看上去顏色發黃、皮厚,吃起來發苦。當然也有很鮮嫩的黃瓜吃起來發苦的,我也吃到過,那麼這樣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一些品種和灌溉施肥的了。
我記得有一年我們村子一個種植黃瓜的農戶,有半蔬菜棚的黃瓜是發苦的,就是因為單純的品種選錯了,那麼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您是在什麼時候去採收它都是發苦的。
-
4 # 隨筆故事雜談
(1)黃瓜有微微的苦澀感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用擔心。黃瓜的苦味素,發澀發苦的口感主要來自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這是其它一般蔬菜不含的成分。丙醇二酸和唾液融合會有點兒發澀的口感。但是,丙醇二酸是個好東西,黃瓜中所含的這個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
(2)還有則是品種原因,黃瓜類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產生變異株,苦味變異株結出的黃瓜大都是苦的。如野生黃瓜含有較多的苦味素,這種黃瓜和正常黃瓜進行雜交,其產品都帶有苦味,這和遺傳性有關,屬於品種不同。
(3)還有一個原因,可能黃瓜吃起來發苦僅僅是因為採摘時未成熟(成熟度過低)。
我們平常吃的黃瓜確實本來就是還沒熟的黃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黃瓜才是綠色的,不然成熟後的黃瓜應該是黃色的。只是大家發現黃瓜不成熟,即綠色的時候,更脆更嫩更好吃,所以我們現在吃的大都是還沒成熟的綠色的黃瓜。但是,我們在選的時候也得注意,也不要選太生的,不然會更苦的。所以,不要買過於細的黃瓜,要粗的。成熟度低的黃瓜是很澀的
-
5 # 張緒
黃瓜的生長時非常快的,晚上看的黃瓜和第二天早晨看的就會讓你感覺到很意外。前提是黃需要大量的水份,每隔一天就要澆水一次。中午太Sunny照強黃瓜的水份吸收少,吃著會苦。早上摘的黃光因為黃瓜一晚上充分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所以吃著不苦。
-
6 # 月光和曙光
黃瓜的苦味是由於瓜內含有一種叫苦味素的物質產生的。苦味素多存在於近果梗的肩部,而尖端較少,所以往往黃瓜的根部更苦一些。
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一個溫度了。當氣溫或地溫低於13攝氏度時,細胞滲透性降低,養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然而當溫度到30攝氏度持續時間過長也會道導致黃瓜發苦。早上的黃瓜剛好是處在黃瓜由低溫轉向高溫的過程中,這個時候黃瓜會大量吸收水分。苦味素在這個過程中就慢慢的被稀釋了。到太陽大的時候黃瓜本身的苦味素被稀釋到一個零界點。這個訊號又會驅使黃瓜釋放苦味素。
-
7 # 農戶開心果
總結:黃瓜為什麼太陽大的時候摘來吃會苦?那是因為溫度上升,超過了黃瓜的適宜度,使黃瓜缺少養分,水肥吸收能力下降,失去了營養,分泌失調,從而增加了黃瓜的苦味素,所以摘來吃會苦,這時候要應當調好溫度,及時進行通風降溫。而早上摘的吃不苦,那是因為早上溫度沒那麼高,達不到黃瓜內的苦味素增加的溫度標準,所以早上摘吃不苦的原因。以上屬於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點評留言!
-
8 # 大叔147409271
平時我們從自己的菜畦裡摘根黃瓜吃,當吃到後根部時就有點苦澀味,這是很正常的,人們自然就扔掉蒂把一截了。這種苦澀味有時與種子、土質、肥水直接有關,也和Sunny的光合作用有關。我們平常吃黃瓜有兩種吃法,第一種是生拌冷盤吃,把黃瓜切成絲或是片,放鹽醋滴幾點香油就可以了。第二種吃法是炒著吃,這種吃法就是把結大的黃瓜切成片用油炒一下加上佐料和麵條一起吃。經過加工成熟後的黃瓜就吃不出苦味來了。
-
9 # 農民冬梅
非常高興的回答你的提問,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種黃瓜,才發生過苦黃瓜,如果是苦黃瓜,不輪啥時候摘,它都是苦的,如果不是苦黃瓜,不輪啥時候摘它都不苦,如果知道它是苦的,就直接拔了。感謝閱讀
-
10 # 吉娘娘愛健康
黃瓜發苦有多種原因,並不是在太陽大的時候摘發苦,早晨摘的黃瓜不苦。今天我跟大家說說為什麼有的黃瓜會發苦。
黃瓜發苦有多種原因:
1.、當氣溫或地溫低於13度時,細胞滲透性降低,養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黃瓜易出現苦味,大棚溫度高於30度,持續時間過長也會導致黃瓜發苦。
3、品種原因,黃瓜類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產生變異株,苦味變異株結出的黃瓜大都是苦的。
食用苦味黃瓜對正常人沒有太大影響,但對部分身體抵抗力偏弱的食用者,可能會導致腹瀉,噁心等症狀。
以上幾點,就是黃瓜發苦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苦味瓜多出現在越冬及早春茬黃瓜中。苦味是由於果實中含有苦味物質——葫蘆素(curcurbitacin,C32H50O8)所造成的。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所著生的果實苦味也有可能不同,一般根瓜苦味較重,隨著結果部位的提高,苦味逐漸減輕。果實中近果肩部位苦味較重,而果頂部較輕。果實中葫蘆素含量與品種的遺傳特性有關,根據果實苦味出現的情況將目前的品種分為3類:一是營養器官有苦味而果實可能變苦,生產上所用的的黃瓜品種大多此種;而是營養器官有苦味而果實不苦;三是營養器官和果實均無苦味,且不受環境影響。正常情況下,葫蘆素可以被植株體內的脂酶分解,因而果實中無苦味,但管理措施不當或環境條件不適時,如偏施氮肥、澆水不足、溫度持續偏低、光照過弱、土壤質地差等造成植株長勢衰弱、營養不良是,可影響植株體內脂酶的形成和活性,葫蘆素難以被分解,便會發生苦味或使苦味加重。 蔬菜栽培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3.08 總結一下就是,越靠近黃瓜根部的瓜,越苦。一根黃瓜,越靠近果蒂部分越苦,長得不好的黃瓜容易苦。苦瓜的苦味也是葫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