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兩國能多坐至少三十年江山,能否讓家族成為高門?
4
回覆列表
  • 1 # 杜少說歷史

    先說結論,成為士族相對容易,成為高門難。

    一.成為士族相對容易

    士族,是靠壟斷文化起家的。自漢武帝后,文臣多靠經史入仕。由於當時印刷技術的落後,文化傳播多靠手抄本。所以,文化圈子是很窄的。一些經典,多在家族,親戚,師生之間流傳,於是人們靠文化連結成了特殊的群體,最終在東漢時期發展成為士族。士族入仕之後,自然提攜的也多是士族,很多大士族,比如東漢的汝南袁氏(袁紹、袁術)、滎陽鄭氏等,都有世代家傳的經典,而且多出任高官。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楊修的家族)都是四世三公,是頂級士族,為天下士族敬仰。號召力相當強。

    但是縱觀東漢魏晉,直到東晉末年,要想成為士族還是比較容易的。累世兩千石的高官,兩千石其實是郡守級別。只要第一代致力於經史,然後再延續兩三代,基本上這個家族就會成為士族。東晉時期,一時“王謝”的謝氏家族,剛過江的時候也只是尋常士族而已。士族和寒門的界限分明是宋齊梁陳四朝的事情。總結開來,就是越穩定的時期,想跨越士庶之隔越難,越是動盪時期,越容易。曹氏家族,在第二代就已經有曹植、曹丕這種文人氣質的宗族。而孫吳的二代中,也有孫登這種熟讀《易經》《老子》《莊子》的博學之人。再過一兩代,曹氏、孫氏的部分子孫士族化幾乎是必然的。

    二.成為高門很難

    士族,想成為高門、頂級門閥,要有幾代人經營做大官,還不能遇到大的變故。比如東漢末年的汝南袁氏,就因為袁術、袁紹爭天下失敗的原因,而被屠戮,導致宗族不振。曹氏和孫氏身為皇族失國之後,尷尬的身份也不會讓其有過多參與政治的權利。畢竟像後世南朝蘭陵蕭氏這種由皇族轉變為頭等士族的案例太少了,而蘭陵蕭氏可是由兩個皇朝支撐起來的,才換來了後世在隋唐的顯赫。可考證的,曹氏宗親中,曹洪後人曹馥曾在西晉時期官至尚書右僕射,但這一門也沒有顯赫。夏侯淵的後代中,有顯赫一時的。夏侯淵七子夏侯和,魏元帝曹奐時任相國(相國是司馬昭)左司馬、侍郎。後出仕西晉,為光祿勳。夏侯淵孫夏侯湛,以才博文章,是晉代著名文學家,亦是著名美男子,官至南陽相、散騎常侍。女兒夏侯光姬為西晉琅邪王司馬覲的王妃,生了後來的東晉晉元帝司馬睿。世語中記載,“由此一門侈盛於時”。但最終,這一支也沒有發展成為高門。孫氏就更沒有顯赫的記載了。

    在東晉,由於皇權衰落,司馬睿只是宗室疏屬,導致必須依靠地方士族的力量,所以,很多士族成為了高門士族,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獨有的“門閥政治”。但經過百年混戰,很多也最終沒有保留下來,典型的就是桓氏家族,幾代經營,除了桓溫這種梟雄,但到了桓玄一代就敗光了,謀反不成被屠戮乾淨。可見,士族成為高門並且世代流傳下來是多麼不容易。

    另一個成為士族高門很難的佐證就是李唐王朝重修氏族志。李世民曾經就對士族門閥這一特殊現象特別不理解,他認為論權利,李唐皇室最大,有權有兵。論家事,很多士族已經至少兩代沒有做大官了。可是,百姓們依舊對一些沒落的高門士族趨之若鶩,甚是推崇。於是下令重修氏族志,把李唐皇族定為第一位。可見,如日中天的李唐皇族經過四代人的努力,在百姓心目中都比不上士族高門。曹氏和孫氏,再發展一兩代也難為高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網路智慧手機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了,沒有手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