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一個小音訊
-
2 # 歷史日更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男子三妻四妾很平常。皇帝身為九五之尊更是如此,後宮佳麗如雲,除了君王體面,也有涉及國家社稷的傳承因素。
根據現在關於後宮戲的影視劇的演繹,後宮妃嬪多了,就會有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攻訐爭寵。甚至為保權位可以殺子弒君,不惜一切代價令人髮指。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我們知道皇帝的後宮嬪妃大多數都來自門庭顯赫之家,大多數是當朝高官或者社會地位崇高的貴族,皇帝與妃嬪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朝廷局勢、國家社稷。歷史中就有關於後宮不穩導致朝廷動盪的記載,比如西漢呂后專政,唐朝武則天淫亂後宮、殺子、稱帝,朝廷基本被外戚把持;正面的例子比如清朝孝莊太后一生輔佐三位皇帝,勵精圖治。
通過以上幾個著名的例子,說明封建社會中後宮的穩定對朝廷局勢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說國家對後宮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並不是“永遠那麼亂”。
一、皇帝與妃嬪的關係
皇帝的妃嬪眾多,能讓皇帝喜歡的屈指可數,大多數的妃嬪有的可能被臨幸了一次,有的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皇帝一面。就算是皇帝非常喜歡的妃子,也不能長期與她相處,今天與你同寢,明日就要與她共眠,這是制度決定的,一般情況下皇帝也不好違背。
而妃嬪之間即使都希望被皇帝寵愛,誕下皇嗣,但是也不會整天處心積慮的互相算計,誰又想每天都陷入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之中呢,大多數都是聽天由命。
二、後宮管理
皇帝為一國之君,管理國家外事;皇后為一國之母,管理後宮內事。那麼皇帝有群臣相輔,皇后當然也需要官員幫助了,就以唐朝為例,後宮設各級女官輔佐皇后管理後宮。
據《舊唐書·職官三》記載,唐朝後宮設立尚宮、尚司、尚儀、尚食、尚寢等等。這些尚制下又設司制,司制又設典制,各制分工不同品級不同。此外還有後宮文學館,編纂書籍,教授宮人文化。
各部門也要做到令行禁止、賞罰分明。我們可以把它比作成一個優秀的公司,每個部門有每個部門的事情,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工作,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如果有人犯了事,就有對應的規章制度去治理。
綜上所述,後宮並不是永遠那麼亂。那麼說有沒有十分和諧的後宮呢?
據記載確實有一朝,後宮非常和諧,與其說後宮很和諧,不如說後宮沒法不和諧,因為這位皇帝只有一個妃子,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妃子也就是皇后,張皇后。
這是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非常喜愛自己的皇后,用情專一,而張皇后對明孝宗的態度,也不像老鼠見了貓,而是更符合我們現代社會中的夫妻“他是我的丈夫,我的男人”,兩人舉案齊眉、相濡以沫。
在明朝,皇帝與妃嬪是不能同室過夜的,即使臨幸過後,也要有宮人將妃嬪送回自己的居所,而明孝宗和張皇后則不然,更像是民間夫妻,食同席寢同榻。有一次張皇后生口瘡,明孝宗親自端水喂藥,張皇后睡熟了,他便小心翼翼,生怕出聲音將皇后驚醒。
真正做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兩人伉儷情深、情比金堅,值得後人去學習。
-
3 # 安知魚不知樂
秦始皇她老爹(如果是呂不韋那另說)死的早,老母趙姬寂寞難耐,找來了嫪毐淫亂。
晉武帝選擇了傻兒子做皇帝,又給他找了一個強勢的皇后賈南風,這賈氏可不是淫蕩這麼簡單,她的所作所為直接將晉武帝當年狗尾續貂大封藩王的定時炸彈引爆,也就是歷史有名的八王之亂。
再說前段時間熱播的《鳳求凰》,真是標題黨這可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當年求偶的大作。女主角山陰公主在劉子業還沒做皇帝時就與其亂倫。後來劉子業做了皇帝,山陰公主劉楚玉說你做了皇帝有無數的妃子,那我怎麼辦?於是皇帝就賜給公主30個面首。這還不夠,劉楚玉這淫娃還看上了朝中大臣當時首屈一指的褚淵,但最終沒有得手。
北齊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點籌郎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氏,例子太多了不勝列舉。總之皇帝強勢,且長壽。或者選擇有能力的兒子做接班人,並且讓后妃陪葬,後宮就會相對和諧。這方面漢武帝做的很好。他讓鉤戈夫人陪葬,這樣就防止呂后弄權淫亂後宮的覆轍重蹈。
-
4 # 太史公後人
現在人印象中,後宮那麼亂的原因是因為那些宮鬥劇的渲染,其實古代後宮根本就沒這麼的亂。
就像明憲宗時期出名的萬貴妃與王皇后不都一直相敬如賓嗎?
以萬貴妃的權勢難道取代不了王皇后嗎?
清朝最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不也是如此嗎?
以你們眼中慈禧的為人,和後宮亂成一鍋粥的景象。是否應該在咸豐死了,慈禧與慈安聯合奪權後,慈禧不是應該仗著兒子同治想辦法把慈安也弄死了嗎?可是慈禧幹了此事沒有呢?
說的後宮亂的一鍋粥,這不都是後人和野史挑撥出來的嗎?
-
5 # 倚在牆邊等紅杏
明孝宗朱祐樘後宮只有一個張皇后。二人如民間夫妻一般恩愛。
朱祐樘此人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雖然沒有特別出色的政績,但是勤政為民,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
只可惜,只活了35歲便和皇位say byebye了。
回覆列表
這裡我要說的是康熙王朝的後宮。
論清代皇后,細數各個朝代,康熙朝算是最多的了。一是皇后數量最多,算起來康熙帝有三位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還有孝昭皇后鈕祜祿氏,是輔政大臣遏必隆的閨女;第三位是孝懿皇后佟佳氏,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的女兒。這三位皇后是康熙皇帝親自冊封的中宮皇后,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康熙帝還有一位皇后烏雅氏,就是雍正的生母,但她不是康熙親自冊封的,是雍正帝繼位之後,母以子貴,雍正尊封他的生母為皇太后。
第二個之最,就是康熙帝創造了一個最和諧的後宮。康熙皇帝與三位中宮皇后之間發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讓人很讚歎。孝昭、孝誠、孝懿這三位賢淑的女人,堪稱宮中的表率。關於這一點與其他清代皇帝的後宮相比,就可以一目瞭然。
在道光朝的時候,道光皇帝的孝全皇后暴亡於宮中,坊間眾說紛紜,有說是一次宮鬥引發的惡性事件。在同治朝,更是發生了同治皇帝的中宮皇后,與慈禧皇太后之間的深刻矛盾,同治皇帝無能為力,以至於發生了皇后鈕祜祿氏吞金自殺的事件。因為光緒的婚姻與康熙皇帝的婚姻相比較,他們都是政治婚姻,都是皇太后的政治安排,康熙皇帝的婚姻是孝莊太皇太后的安排,主要是為了籠絡正黃旗的老臣索尼。
還有一點,就是孝莊為了打擊鑲黃旗的遏必隆和鰲拜勢力,有意冊立這個赫舍里氏,光緒皇帝與葉赫那拉氏的婚姻,也是慈禧太后的刻意安排。慈禧是為了讓母家的侄女為皇后,將來生個一兒半女,葉赫家族在宮中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以後的江山就是葉赫納拉家族的了,所以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第二,都是親上加親。俗話說「姑舅親,親套親,打斷骨頭連著筋」,清朝奉行近親結婚。康熙皇帝與孝懿皇后佟佳氏之間的婚姻是典型的近親結婚,佟佳氏是康熙帝舅舅通佟郭威的女兒,也就是康熙皇帝的表妹。光緒皇帝也是如此,那拉氏是光緒帝舅舅桂祥的女兒,她比光緒大三歲,是他大表姐。康熙與光緒皇帝相似的婚姻,可是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光緒皇帝后宮之中鬧矛盾,夫妻之間是惡語相向甚至反目,康熙大帝與他的皇后之間,是如何實現這種和諧關係的呢?
一是性質轉化。既然我改變不了現狀,就改變我自己,改變自己什麼?就是改變了婚姻的性質,他用自己對皇后的愛,把政治婚姻轉化為普通的婚姻。第二方面就是真誠相待。康熙十一年秋冬之際,康熙陪著奶奶在遵化湯泉療養,祖孫之間正其樂融融之際,突然從京師傳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皇后病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