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姜楠史話
-
2 # X事件調查社
狄仁傑為宰相時,做的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就是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而歷史中的狄仁傑,和影視劇中的確實差距較大,之所以有“神探狄仁傑”的說法,實際上是和狄仁傑在早期為官時,曾任大理寺寺丞有關,他在短短一年的任期中處理了積壓數年的案件,涉及人數達到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一年後便因政績突出升任御史。
高宗末年,由於身體原因,統治大權已完全由武則天掌握,越王李貞在豫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此時狄仁傑任豫州刺史,宰相張光輔率軍討平叛亂,而狄仁傑並不聽從張光輔調動,之後因此被彈劾遭貶,由此可以看出,狄仁傑對武則天稱帝並不予支援。
武則天即位後,酷吏來俊臣誣陷狄仁傑謀反,狄仁傑被下獄,並在審問時當場認罪,並說:“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後來狄仁傑之子向武則天喊冤,武則天親自審問狄仁傑謀反一事,並問他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只是說:“我如果不承認,那早就死了!”後來魏王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狄仁傑,都被武則天拒絕。
另外,狄仁傑還多次舉薦張柬之為宰相,而武則天晚年發動“神龍政變”,復辟唐朝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時任宰相的張柬之。
由此可見,狄仁傑確實是李家忠臣,之所以沒有用實際舉動反對武則天,實乃從長計議,而武則天時期的政績也為以後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
-
3 # 帝國烽火
狄仁傑是唐朝的傑出政治家,也是標準的公務員,他所忠誠的不是哪一位皇帝,而是自己的職業。狄仁傑做宰相干的有聲有色,被貶值做縣令也只做的有聲有色,所以無論職位的高低,他都忠誠於自己的職業。
在高宗李治時期,狄仁傑擔任大理寺承。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誤砍昭陵(唐太宗的陵墓)柏樹,論罪應當免職,但唐高宗盛怒之下卻要處死他們。狄仁傑卻上奏辯護,認為二人罪不至死。因為狄仁傑讓李治遵循法制,不能因為自己的意氣用事而亂殺功臣。
武則天上位之後,狄仁傑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忠於李唐就反對武則天,相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最終成為了宰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在擔任宰相期間他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而且推薦張柬之為宰相,為後來的神龍事變創造機會。
狄仁傑勸諫武則天,讓武則天分清關係,武則天原本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為帝,但是狄仁傑問武則天”姑侄與母子哪個關係更親近?”,一句話就讓武則天想明白了自己接班人的問題,並派使者前往房州,將李顯秘密接回洛陽。
狄仁傑在武則天對接班人問題猶豫不決之機,透過武則天對自己的信任,最終幫助李顯確定了太子之位,絕對是算的上中興大唐的人。狄仁傑是忠於自己的職業,內心深處應該也是忠於李唐。
回覆列表
五王幾乎都是狄仁傑死前安排進中樞的,狄仁傑才是神龍政變裡最大的boss。女皇末年,為了平息洶洶眾議,女皇將流放在外的兒子中宗李顯召回京師。但女皇即使纏綿病榻也死不放權,她身邊兩個男妾更有非分之想,霍亂朝綱,被忍無可忍的五位李唐大臣聯合太平公主等皇親,趕女皇下臺,扶中宗上位。五位大臣因此被封王,被稱為“五王”。他們幾個幾乎是狄老死前推薦給武皇的,所以中興唐朝,狄老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