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民觀點

    魯智深是施耐庵筆下第一位出場的主要人物,施耐庵為魯智深設計了不少戲分,搶了不少水滸鏡頭。

    魯智深年近四十,沒有討到老婆,自然沒有孩子。父母呢,估計都沒了,標準的光棍專業戶。這在北宋提轄級的軍官群裡,絕對是另類人物,少而又少,大熊貓式的軍人。

    此人用錢沒計劃,喜歡結交三教九流各式人物,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意恩仇,對打架特別感興趣。

    這樣的提轄官,哪個姑娘敢和他談戀愛啊,話不投機時,要挨拳頭!

    吃光用光身體健康,死了不喊冤枉,魯達就是這樣的北宋末年下級軍官。

    因為身上的荷爾蒙偏多,魯達喜歡往人多的地方跑,這才有了拳打鎮關西的故事。換成其它提轄級別的軍官,給一百兩銀子也不幹!

    因為這拳頭打下去,會有嚴重後果。

    果不其然,鎮關西被不想殺人的魯達打死了,只用了三拳。而這三拳,對魯達來說,出手不算重,是以教訓的心態打的。

    此時魯達的人性是什麼?

    東疆珠認為魯達在開玩笑,在顯擺,在向延安府的人顯示能耐。我魯達愛管閒事,人間不平事,別被我魯達碰到,因為我拳頭不認人,只認理。

    很橫很暴力,為了魯達心中的公平正義,他可以隨時出拳,扶危濟困,行俠仗義,打遍世上不平事,救遍世上冤枉人。

    這樣的人,放到現在,可以經常拿到見義勇為獎金,可以把見義勇為當成職業運作了。

    不計後果的見義勇為,害苦了魯達,使他變成通緝犯,再變成和尚。

    儘管剃度,但魯達那顆狂躁的心,始終沒有安穩下來。唸經期間吃狗肉,打砸山門鬧酒瘋,這樣的粗野行為,廟宇也不要啊。

    智真長老無奈,開了介紹信,把魯智深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這樣的粗人,到天子腳下的大廟裡修煉吧,咱五臺山廟小,容不下魯智深這樣的野和尚。

    前往大相國寺的路上,魯智深開了殺戒,火燒瓦罐寺,殺了江湖敗類崔道成,鐵禪杖第一次開了利市,小試牛刀。說明這個和尚,不是尋常路數,是能殺人的和尚。什麼阿彌陀佛,無法改變魯智深行俠仗義的人生信仰。所以,此時的魯智深,沒有放下兵器,是假和尚。

    魯智深童心未泯,到了大相國寺,依舊不吃齋,不念經,而是和一幫潑皮無賴搞在了一塊。整日舞槍弄棒,喝酒猜拳,把個大相國寺,弄得烏煙瘴氣。

    此時施耐庵筆下的魯智深,一方面深入紅塵,另一方面人性的光輝得到進一步發酵。

    施耐庵不但沒有對魯智深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而是以欣賞的角度描寫他,這點讀者一定要注意。

    魯智深真的好可愛,在林沖發配滄州的路上,從樹林裡飛出,教訓了置林沖於死地的二個差人。臨走時,用禪杖打斷了一顆樹,董超、薛霸唬得目瞪口呆,完全按魯智深的吩咐做了,不敢怠慢林沖半分。

    這個時候呀,魯智深人性的光輝,已是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讓人倍感溫暖,標準暖男。

    後來魯智深殺了鄧龍,奪了二龍山,佔山為王,做了大頭領。

    因為青州官軍征剿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導致魯智深帶著二龍山的人馬,匯入梁山軍。

    此後魯智深的戲分越來越少,一般在臨陣殺敵時,施耐庵提到他。那條鐵禪杖,從未遇過敵手,不知打翻了多少人。

    魯智深惟一的敗績,是被張清的石子打在光頭上,起了個大青包子。

    水滸快結尾時,施耐庵把活捉方臘的天大功勞,送給了魯智深,體現了對魯智深的偏愛。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梁山所有好漢裡,魯智深是施耐庵筆下最喜歡的人物之一。

    魯智深的人生結局令人遺憾,坐化歸天。

    因為坐化,了無牽掛,魯智深涅磐,成了真和尚,得道了,修成了真身,這是由野和尚變成真和尚的必然結果。

    在這裡,施耐庵寫出了人性深處最難解之謎,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應該怎樣生活?報國安邦有用嗎,殺人放火有用嗎,忠義雙全有用嗎,行俠仗義有用嗎,等等。

    作者沒有找到答案,因為他也困惑呀,所以筆下的魯智深結局,變成了虛無,坐化圓寂,一了百了。

    魯智深,一個大寫的和尚,永遠體現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野"和尚!

  • 2 # 樑溪居士

    《水滸傳》一書,是由元末明初施耐庵根據歷史記錄和民間傳說,編寫成的一部話本小說。整個故事梗概咱就不說了。筆者在整部書中寫盡了北宋年間朝廷和老百姓之間的社會矛盾,也間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百態和人情世故,以及人性善惡。

    由於作者本身處在一個特定時代,所以整部水滸傳離不開四個字:“忠孝節義”。在封建社會中,能夠把這四個字作為做人的道德準責,已經可以說是展示了人性光輝的一面。

    當然,在這個群裡,也有一小部分不把皇帝放在眼睛裡的人物,比如李逵等人,時不時的要砍翻鳥皇帝,讓宋大哥來當這個皇帝。但宋江等人是不允許這種思想露頭的。

    對於宋江這個人來說,你說他是愚忠也好,投降派也罷。但是在封建社會中,不得意才會起來造反。誰都不願意留下千古罵名,愧對列祖列宗。能夠出將入相,封妻廕子,也是大多數人的夢想。

    雖然宋江等人被招安後,結局並不好。但是,徵方臘,平遼國。無處不突現一個對國家,對皇帝的一個“忠”字。就憑宋江帶領下的一百單八將招安後南征北戰,為國家,為政府出生入死。這些人不是忠臣,誰是忠臣?所以宋江等人最後人生的選擇也是正確的。如果每個人頭腦中沒有一個忠於政府,忠於國家的思想。那麼這個國家滅亡是早晚的事情。

    宋江、公孫勝等人犯下潑天大罪,上了梁山,但還是冒著殺身之禍,偷偷地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就算李逵這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看到一眾好漢一個個把家屬領到梁山來,也會放聲大哭,吵著要回家接老母親。雖然好心辦了件壞事。但孝悌之心令人感動。

    全書中只有一個節婦—林娘子。林娘子原可以不死,但是最後還是死得很怨。她的死,也可以說是作者安排她死的,如果不死,整部書就沒有節婦了。

    當然,如果從書中所表述的情節來看,林娘子是被高衙內迫死的。其實應該說間接是死於林沖之手。

    封建社會對女人的名節看得比什麼多重,所以一旦出軌了,必定是死罪。林沖對自己老婆是否被高衙內奸汙一事,從心底裡是不相信老婆。為了不戴這頂綠帽子,現在不戴,將來也不戴,所以毫不猶豫地把林娘子給休了。迫使林娘子走上了絕路,以死銘志。說林娘子是節婦。應該是名副其實的。

    在封建社會裡,如果女人看重的是貞節,那麼男人看重的就是義氣。

    “仁、義、禮、智、信”。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已經成為每個人做人的道德準質。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為朋友兩肋插刀”。一個“義”字,也寫盡了中國男子漢對朋友之間友誼的珍重。

    中中國人為什麼特別看重一個“義”字?這就和幾千年孔孟之道帶來的深遠影響有關,另外,與民族特性有關。中華民族比較純真,一聲“兄弟”,可以記住一輩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整部水滸傳,可以說把個“義”字,描繪得淋漓盡致。

    為了一個“義”字,一百單八個社會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無論貴賤,不分貧富,可以聚集在一起。

    為了一個“義”,可以扔家棄妻,不顧生死,跟著朋友亡命天涯。

    宋江如果不是“及時雨”,梁山上不可能聚集一百單八將。

    如果一百單八將中很大一部分人,不是“義”字當先,就不會弄得家破人亡,最後迫上梁山。

    整部《水滸傳》,應該說是把“忠孝節義”描繪得相當成功。也是整部書中最具有正能量之處。也是充分展現人性光輝的一個側面。

  • 3 # 旁頭底

    我們現在來看《水滸傳》,儘量地還是要秉持著一種辯證的態度來看。梁山上的大部分好漢,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絕對算不上是好人。當然《水滸傳》也不是一部描寫好人的作品,他描寫的物件是一群佔山為王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盜。難道我們希望這樣的一群人做好人嗎?除了這麼一群江洋大盜,難道水滸就沒有別的人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水滸傳》中其實還描寫了大量的底層百姓的形象和生活。通過這些形象,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幾百年前那個複雜紛紜的世界。

    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史進拜師以前,對於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試問誰能做到如此情分呢?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比如桃花莊的劉太公,在女兒被強盜霸娶的情況下還收留魯智深款待他吃喝。這樣的忠厚長者形象在水滸中並不少見。

    知恩圖報的金氏父女和趙員外

    魯智深毫無疑問是一條鐵錚錚的好漢,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但是他拼了前程救下來的金翠蓮父女也絕不是無情無義之徒。魯智深逃到雁門關後,如果不是金老兒及時提醒,魯智深很有可能就在雁門關被抓住了。金翠蓮父女不但不忌諱魯智深逃犯的身份,還將魯智深帶回家裡盛情款待。要知道,窩藏罪犯可是與犯人同罪的。

    如果說金翠蓮父女還是為了報恩,與魯智深毫無關係的趙員外也就是純粹的古道熱腸了。他不但將魯智深帶到了郊外的莊子避人耳目,還在事情即將暴露時安排魯智深五臺山出家。魯智深兩次吃醉了酒大鬧五臺山,如果不是趙員外裡外打點,不會有發派到東京大相國寺的結局。

    林沖發配到滄州後,早年在東京受過林沖照顧的李小二,對林沖禮敬有加,因此,林沖得李小二家來往,不時間送湯送水來營裡與林沖吃。林沖因見他兩口兒恭勤孝順,常把些銀兩與他做本錢。

    金氏父女趙員外以及李小二等人,實在是知恩圖報的典型。

    林沖,甚麼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明日便取了我女家去,並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便要見也不能勾。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並衣服於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

    後來張教頭說到做到,高衙內幾次騷擾都被他擋退。這才逼得高衙內派陸謙富安做出火燒草料場的勾當來。

    張教頭不避嫌疑不畏權貴,就算林沖落敗也毫不嫌棄的做法讓人敬佩。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如果裡邊只有打打殺殺暴戾恣睢,不會惹得大家千百年來稱讚不已。如果快意恩仇是作者心裡構建的世界,那這些微小的細節也是作者生活的世界的真實。

    認真的讀一本書,你總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

  • 4 # 書海有涯

    第一個是魯智深的行俠仗義的情節。

    魯智深作為最有慧根的梁山好漢。他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的人性光輝。

    李忠因為江湖賣藝,手頭不寬裕,給的是散碎銀兩。魯智深嘴上說:“也是個不爽利的人”,把錢又丟還給李忠。旁觀者認為他這是對李忠的羞辱,實際表現的是他嘴臭心善的本質。如果真的看不起李忠,那就話也說了,錢也收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在百花山重逢李忠的時候,兩人表現的依舊是交情還在。為什麼五臺山上,金家父女會不遺餘力地救助他。這真的是救命之恩。

    而更令人念念不忘的是魯智深落草瓦罐寺的時候,飢腸轆轆的魯智深問幾個老和尚有沒有吃的,老和尚回答沒有,他卻發現了一罐正在燉的小米粥。他搶到粥正喝時,幾個老和尚說,我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這是我們最後的口糧。飢腸轆轆的魯智深聽後,第一個反應是直接放下了粥罐,雖然自己也是餓得眼冒金星。

    這有可能是他遭遇最嚴酷的人性抉擇,而他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善良。

    大凡看過《水滸》的,恐怕都得承認魯智深是條真好漢。魯大和尚不僅武藝出眾,名列梁山步軍之首,而且行俠仗義,為人光明磊落。可以說,無論依照哪個時代的道德標準,魯智深都是能夠讓人心生敬意的英雄好漢。

    第二個是晁蓋敢擔當、重義氣的情節。

    比之宋江,晁蓋的野心和手腕都欠缺了點,所以梁山在他手上一直髮展得不溫不火,直到宋江“主持工作”,梁山的發展才開始突飛猛進。但比起偽君子宋江,晁蓋確實是讓人敬重的真好漢一條。

    另一個情節是江州劫法場時,殺人狂李逵放著官兵不管,獨自跑到江邊去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百姓撞著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裡去。”這時晁蓋看不過去,挺著朴刀大喊一聲:“不幹百姓事,休只管傷人!”當時的場合何等凶險,梁山幾十條“好漢”中,只有晁蓋一個人對李逵這種令人髮指的行為進行了制止。身處險境之中,依然為他人著想,不得不讓人心生敬意。

    第三個是史進見義勇為的情節。

    史進雖然在梁山眾人中出場最早,可是作者著墨不多,不管是上山前還是上山後,都沒有多少表現的機會。但史進上梁山之前的一件事幹得極有光彩,當時史進和朱武、楊春、陳達幾兄弟在少華山上落草為寇,官軍也沒來找麻煩,日子過得那是逍遙快活,只因畫匠王義的女兒玉嬌枝被華州賀太守強奪為妾,還將王義刺配遠惡軍州。王義路過少華山時,史進得知此事,便把王義救了下來,又要去州里行刺賀太守,結果行刺不成,反被逮到了大獄裡,還惹來官軍要打少華山,最後不得不靠梁山出動大軍來營救。雖然史進行俠未遂,面子上有點不好看,但其所作所為,卻是典型的見義勇為,實屬英雄之舉。

    第四個是朱仝以命相博的情節。

    朱仝能進入此列,倒不是因為他曾經徇私放走了晁蓋、宋江,很講義氣。後來吳用為了逼朱仝上山,派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將一個“方年四歲,生得端嚴美貌”的小孩子,一斧頭下去“頭劈做兩半個”。做出此等喪盡天良的事情後,柴進、吳用好像沒事人似的,見了朱仝還有說有笑,而朱仝看到李逵就要上去同他“性命相搏”,聲稱:“若要我上山時,你只殺了黑旋風,與我出了這口氣!”就衝著拼上性命要為一個冤死的小孩報仇,朱仝也足以稱得上英雄二字。

    我認為人性的光輝,就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而你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所散發出的來人的本質本能反應的那種表現和氣質,展現出來的真正的那個自我,而發出的光芒而照耀四方,而感動和溫暖別人。那,即是人性的光輝!

  • 5 # 賺錢副業分享

    《水滸傳》裡許多好漢落草前也曾混跡職場,比如,宋江、林沖、花榮、朱仝、楊志、武松等,還都是體制內的成員。這些人有的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成為上司心腹;有的人卻與上司不睦,最終離開職場。那麼,《水滸傳》裡有哪些職場經驗呢?

    一、宋江經驗: 職場不結仇,下屬要為上司隱惡揚善

    花榮與上司劉高不和,大發牢騷。宋江教育他:“‘賢弟差矣!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結。他和你是同僚官,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賢弟休如此淺見。’”這是職場老司機宋江給花榮的一條職場“萬全之策”。

    “冤仇可解不可結”,這是宋江為人處世的一貫準則。在職場上,他栽花不栽刺,與同事朱仝、雷橫關係好,也曾拉著辦公室同事張文遠來家吃酒。在上司面前,他既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吏道嫻熟,而且會做人,從他犯下殺人罪後上司時知縣為了千方百計開脫就能看得出。

    不過對於宋江說的要對同僚“隱惡而揚善”,花榮就難苟同了。花榮的同僚(上司)劉高貪贓枉法,“隱惡而揚善”那就意味著花榮即使自己不下水同流合汙,也起碼得替上司遮掩。可是正人君子是做不來這樣的事,所以花榮難與劉高相處。要是換作處世圓滑的宋江,他一定能搞定劉高。憑宋江的聰明乖覺,上司不明說,他就已經知道該如何去辦,尤其是對於那種上司不便親自去做的“暗事”,交給宋江做絕對沒問題。所以,宋江雖然只是個鄆城縣一枚小吏,卻能量超強,黑白道通吃。

    二、朱仝經驗:忠義型下屬,走到哪裡都吃香

    朱仝是《水滸傳》裡的一位職場達人。他顏值高,留著一把能加分的大鬍子,很招人喜歡,每一任上司都對他“歡喜得不得了”。就連他刺配滄州後,滄州知府一見他這個“囚徒”,就生出七分喜歡,然後順理成章把他留在身邊,給小衙內當起了保姆。

    不過混職場並不都是靠顏值,尤其是男人,非得有幾把刷子才行。朱仝是有面子也有裡子,他的裡子是“忠誠”。職場上曾提出過“忠誠勝過能力”這個概念,忠心耿耿的人上司才敢委以重任。對每屆上司朱仝都十分忠誠,而且無論這個上司是怎樣的人,再難理的頭到他這裡也理順了。

    朱仝不但忠誠,還富有義氣。重義的人本身就容易交朋友。他的上司們大概覺得此人義氣,頗有關雲長的風範,所以欣賞他。這也是他走到哪裡都能吃得香的重要原因。就連落草後,他也有一個不錯的排位和一個相當逆襲的人生結局。

    三、楊志教訓:本事雖有,但情商忽高忽低

    一開始,楊志的情商還不顯低。從他給前任上司高太尉送“人情”打點就能看出。可是高太尉不買賬,一看他的簡歷,勃然大怒。領導發怒的理由也說得過去:“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高太尉大筆一揮,就把楊志想重回體制內的夢想給掐斷了。

    一遇到挫折,楊志的情商低就表現出來了。他不檢討自己過往的錯誤,反倒挑起起高俅的不是。他把自己的倒黴歸咎於“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本來楊志也是個有職場規劃的人:“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又吃這一閃。”

    接下來楊志就混得只能靠賣祖刀來生活,卻又不巧犯了人命案。不過楊志畢竟有真本事,他自小練就好武藝,缺的就是伯樂。楊志被刺配大名府,卻因禍得福遇到故舊大名府軍區司令員樑中書。樑中書“有心要抬舉”他,策劃了軍中比武這一出。於是楊志從“賊配軍”華麗轉身當了一名小軍官。

    這時他的前途似乎又光明瞭起來,情商也“高”起來:楊志馬上向領導表態:“今日蒙恩相抬舉,如撥雲見日一般,楊志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而且他在上司府中“早晚殷勤聽候使喚”。讓上司對他好感倍增,“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並不相離”。

    楊志這朵花還真開不過“百日好”,幾個月後就因失陷生辰綱把好前程毀了,楊志的情商也隨之跌入低谷。楊志的最大死穴就是遇到挫折便逃避,失陷花石綱後,他開溜了,以至於落上“難以複用”的不清白案底;失陷生辰綱後,他又故伎重演“楊跑跑”,恨得恩人樑中書咬牙切齒。

    職場非一帆風順這是常態。關鍵是你要擺正心態,遇到困難不退縮、不逃避,越挫越勇還是一挫就倒,取決於你的選擇。

    四、孫孔目的啟示:借力打力的“破局”學問

    《水滸傳》裡的大小衙門,號稱元末腐敗的寫照,處處“黑”得不見亮光。衙門裡從官到吏,誰沒辦過幾樁齷齪事?但開封府的孫孔目,卻是一個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形象。

    以《水滸傳》的原文說,孫孔目本名孫定,在水滸世界裡極“黑”的開封府上班,見慣了蠅營狗苟,卻“為人最耿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可這個良心人物,卻也主動攤上一樁高難度任務:營救林沖。

    話說《水滸傳》第八回,林沖著了太尉高俅的道兒,誤打誤撞踩進了白虎堂,然後就被扔進了開封府大牢。權勢熏天的高俅,這次鐵了心叫林沖死,而且只是叫手下人“解去開封府,吩咐滕府尹好生推問,勘理明白處決”。殺林沖?就是在開封府走個程式的事兒。

    而被高俅拿來當擺設的開封府滕府尹呢?這位孫孔目的頂頭上司,何止是畏懼高俅?後面“楊志賣刀”的情節裡也交代了,滕府尹連橫行市井的潑皮牛二都不敢招惹。對林沖呢?一聽孫孔目給說情,滕府尹嚇得立刻一連串抱怨:“他(林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怎周全得他?”

    敵人如此狠,自家領導如此慫,“苦主”踩的又是實坑,這“死定”的林沖還有救?可這不慌不忙的孫孔目,只用一句吐槽,就成功破了這死局:“這南衙開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這句簡單的話,殺傷力卻是十分大:高俅說怎麼辦,您這府尹就怎麼辦。開封府豈不就成了高俅家開的?接著又補刀一句:“(高俅)但有小小人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那更是給滕府尹來了個打臉啪啪:高俅讓你殺你就殺,他遂了心願你做惡人捱罵,這算什麼?

    這幾句話,果然一下捏住事情關鍵:高俅再狠,也直接管不到開封府,林沖有沒有救,就看滕府尹態度,滕府尹怕事不假,可畢竟還要臉,真被說成高俅家的奴才,臉又往哪放。所以幾句打臉,正打中滕府尹痛楚,叫這個慫知府頓時挺起腰桿:“林沖事怎得方便他,施行斷遣?”然後順水推舟,拿出合理合法的處理方案:脊杖而是,刺配遠惡軍州,叫高俅也“情知理短……只得準了”——豹子頭林沖的命,就這麼奇蹟般撈回來。

    這一段簡單情節,看似不起眼的孫孔目,卻展現了他的時局洞察力和精確把握領導心思的手腕,舉重若輕的職場智慧,叫人回味無窮。

    同樣回味的,或許就是這位小人物,帶來的比“手段”更重要的啟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怎樣處境,人,都要先做個有原則有良知的人!

  • 6 # 查餘走狗

    人性光輝,可以理解成人文關懷,或者說是善良的心、同理心、同情心,由此而外發成見義勇為、除暴安弱的義舉。

    1 魯達拳打鎮關西

    鄭屠虛錢實契要了金翠蓮身體,趕出家門,還得追要典身錢。翠蓮賣唱時不覺悲從中來,攪了魯達的酒局。魯達瞭解事實原委後,不僅資助他們去東京的安家費,創業費,還解決了金老父女的歷史遺留問題——鄭屠。

    2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在瓦罐寺,智深肚子很餓,本可以強力搶粥喝,但是知道那幾個老和尚飢餓後,便放下了。

    智 深 見了, 人急智生, 便 把 禪 杖 倚 了, 就 灶 邊 拾 把 草, 把 春 臺 揩 抹了 灰塵, 雙 手把 鍋 掇 起來, 把 粥 望 春 臺 只 一 傾。 那 幾個 老 和尚 都來 搶 粥 吃, 才 吃幾口, 那 老 和尚 道:“ 我等 端 的 三日 沒 飯 吃, 卻 才 去 村裡 抄 化 得 這些 粟米, 胡亂 熬 些 粥 吃, 你又 吃 我們 的。” 智 深 吃 五七 口, 聽 得了 這 話, 便 撇 了 不吃。

    3魯智深大鬧桃花村

    周通要“娶”劉太公女兒,智深施以援手,打了周通一頓,上山後還要周通作保,不再騷擾報復才作罷。救人救徹,和打鎮關西、護送林沖一樣,吾師清德似此,便如人間活佛。

    三個 坐定, 劉 太 公立 在 面前。 魯 智 深 便道:“ 周 家兄 弟, 你來 聽 俺 說。 劉 太公 這 頭 親事, 你 卻不 知, 他 只有 這個 女兒 養老送終, 承 祀 香火, 都在 他 身上。 你 若 娶 了, 教他 老人家 失所, 他 心裡 怕 不情願。 你 依 著 灑 家, 把 來 棄 了, 別 選 一個 好的。 原定 的 金子 段 匹, 將 在這裡。 你 心 下 如何?” 周 通道:“ 並 聽 大哥 言語, 兄弟 再不 敢 登門。” 智 深 道:“ 大丈夫 作 事, 卻 休要 翻悔。” 周 通 折箭 為 誓。 劉 太公 拜謝 了, 納 還 金子 段 匹, 自 下山 回 莊 去了。

    4石秀義救楊雄

    記不太清,大致是這樣:石秀在賣柴,看到楊雄被圍搶,二話不說掄起扁擔就幹,救了楊雄。

    楊 雄 被 張 保 並 兩個 軍 漢 逼住 了, 施展 不得, 只得 忍氣, 解 拆 不開。 正 鬧 中間, 只見 一條 大漢 挑著 一擔 柴 來, 看見 眾人 逼住 楊 雄 動彈不得。 那 大漢 看了, 路見不平, 便 放下 柴 擔, 分開 眾人, 前來 勸 道:“ 你們 因 甚 打 這節 級?” 那張 保 睜 起眼 來 喝道:“ 你這 打 脊 餓 不死 凍 不 殺 的 乞丐, 敢 來 多管!” 那 大漢 大怒, 焦躁 起來, 將 張 保 劈頭 只 一提, 一 跤 翻 在 地。 那 幾個 幫閒 的 見了, 卻 待 要來 動手, 早 被 那 大漢 一拳 一個, 都 打的 東倒西歪。 楊 雄 方才 脫 得 身, 把 出 本事 來 施展 動, 一對 拳頭 攛 梭 相似, 那 幾個 破 落戶, 都 打翻 在 地。 張 保 尷尬 不是 頭, 扒 將 起來, 一直 走了。 楊 雄 忿怒, 大踏步 趕 將去。 張 保 跟著 搶 包袱 的 走, 楊 雄 在後面 追著, 趕 轉 小巷 去了。 那 大漢 兀自 不 歇手, 在 路口 尋人 廝打。 戴 宗、 楊 林 看了, 暗暗 地 喝采 道:“ 端 的 是 好漢! 此 乃 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 真 壯士 也!” 有詩 為證: 路見不平 真可 怒, 拔刀相助 是 英雄。 那堪 石 秀 真 豪傑, 慷慨 相投 入夥 中。

    5石秀救祝家莊百姓

    梁山破了祝家莊後,宋江和吳用要屠戮村坊,石秀制止。

    宋 江 與 吳 用 商議 道, 要 把這 祝 家 莊 村坊 洗 蕩 了。 石 秀 稟 說起:“ 這 鍾 離 老人 仁德 之人, 指 路 之 力, 救濟 大恩, 也有 此等 善心 良民 在內, 亦 不可 屈 壞了 這等 好人!”

    6朱仝義釋宋江,晁蓋,雷橫。宋江殺閻婆惜,晁蓋黃泥崗事件,雷橫殺白秀英,都是朱仝施以援手,得活性命。

    宋江:做兄弟,在心中,你感覺不到,我說一萬句也沒用。

    朱仝:做兄弟,有福你享,有鍋我背。

    晁蓋:做兄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朱仝:做兄弟,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雷橫:做兄弟,有福我多享,有難我先逃。

    朱仝:做兄弟,屁股多大就穿多大褲衩,寬背熊腰就背大鍋。

    轉自 知乎,和光

  • 7 # 亡人a

    《水滸傳》中的人物,行事為人大多都為了義,也有些為了情,有時候甚至會為了義不擇手段,犧牲無辜的生命或害得別人家破人亡,例如為了賺朱仝上山,居然劈死了年幼無辜的孩子——滄州小衙內,例如為了賺盧俊義上山,設計陷害,把好好的員外弄得家破人亡,這些人所謂的義,不過江湖義氣而已,跟民族大義不能相提並論,很少有展現純粹的人性光輝的情節。

    在《水滸傳》中最能展現人性光輝的,莫過於魯達和金翠蓮父女之間的故事。金翠蓮父女二人投親不遇,資產用盡,被鄭屠欺凌,在酒樓中賣唱,想到傷心處,不禁垂淚飲泣,此時魯達正和史進在酒樓吃酒,他本與金翠蓮父女素不相識毫無瓜葛,但聽過金氏遭遇後,便毅然挺身而出,鐵了心要救金翠蓮父女脫離鄭屠的控制。魯達與金氏非親非故,與鄭屠也無冤無仇,甚至如果不是細說,連鄭屠這個人他都不大清楚,根本談不上江湖義氣,也沒有情誼可言,但還是為金氏出頭,讓我們看到了單純的人性的善的光芒。

    魯達

    魯達原為提轄,卻因為幫助金氏而惹上人命官司,亡命天涯,從提轄成了亡命徒,魯達卻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丁點的後悔,獨自去坦然接受和麵對由此引發的所有的問題和結局,讓我們看到了單純的人性的善的光芒。

    金翠蓮父女

    當然,後來金老知恩圖報,把魯達引薦給女婿趙員外,而趙員外也儘自己所能掩護魯達去逃亡,把魯達剃度到了五臺山,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但這時候已經是為了報恩,是為了恩情才這樣做,遠沒有當初魯達解救金氏那樣純粹。

    要說《水滸傳》中最能展現人性光輝的情節,一定就是魯達救助金翠蓮父女的一幕。

  • 8 # 相信相信的力量17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潘金蓮這對狗男女後投案自首,被刺字發配到孟州坐牢。臨走前武松把家當全部變賣,換成錢分給之前抓來當證人的鄉鄰還有部下。但證人之一的姚二郎把變賣得到的銀兩都還給了他,鄉鄰也捐了不少錢和酒肉給武松。

    陽谷縣官府派了倆公差押他上路,公差敬重武松為兄報仇是條好漢,對待他非常客氣。武松也報之以李,路過酒鋪就讓公差拿他錢買酒肉吃。

    可惜母夜叉這次踢到了鐵板,老江湖武松什麼場面沒見過?裝睡加偷襲,輕鬆制伏了孫二孃。這時門口的張青一看碰到了狠人,趕緊跑過來拍馬屁,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那婦人一頭說,一面先脫去了綠紗衫兒,解下了紅絹裙子,赤膊著,便來把武松輕輕提將起來。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那兩個漢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聲,驚的呆了。那婦人被按壓在地上,只叫道:“好漢饒我!”

    在一番親切友好的交流後,張青表示之前殺了個雲遊僧,可以把他的裝備送給武松用來偽裝,並介紹他去投奔二龍山的魯智深勢力,還"貼心"地表示自己可以替武松善後把倆公差滅口。

    儘管都是殺人犯,儘管重獲自由的機會就在眼前(連後路都安排好了),但這時的武松並沒有選擇跟地頭蛇同流合汙,而是堅持要把倆人救下,三人在張青家裡蹭了三天飯。

    話說當下張青對武松說道:“不是小人心歹,比及都頭去牢城營裡受苦,不若就這裡把兩個公人做翻,且只在小人家裡過幾時。若是都頭肯去落草時,小人親自送至二龍山寶珠寺,與魯智深相聚入夥如何?”武松道:“最是兄長好心,顧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這兩個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來。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愛我時,便與我救起他兩個來,不可害他。”張青道:“都頭既然如此仗義,小人便救醒了。”

    臨行前更騷的操作來了,武松把張青給的路費全送給倆公差,自己又套上枷鎖貼上封條,乖乖地被押解到孟州坐牢,讓公差完成任務回家。

    詩曰:

    結義情如兄弟親,勸言落草尚逡巡。須知憤殺姦淫者,不作違條犯法人。

  • 9 # 逸缺堂竹溪

    《水滸》裡體現人性光輝的情節很多,我最賞識的還是魯智深,“救翠蓮”,“舍粥”等等,足以體現他的善良和俠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羽毛球打得好是一種什麼樣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