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魏在老家
-
2 # jude1999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點,秦始皇是沒預料到自己會死的那麼快,所以他對後事的安排是在倉促中完成的,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扶蘇自殺,胡亥登記,秦朝二世而亡成為一個著名的短命王朝,不過呢既然說到秦朝,我還是很願意聊一聊這個事的
對於秦朝,人們腦海裡除了秦始皇的統一天下,就是殘暴不仁。因此,對於秦帝國只是短短的存在了兩世的結局,很多人都感覺很好,至少隨後建立的漢朝不僅宣揚了國威,而且對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很照顧。
但是,對於仰慕秦帝國的人來說,沒有讓公子扶蘇即位就是一件最大的遺憾,而且扶蘇和秦始皇以及胡亥不同,他一直是一個仁善的形象,不過他的能力如何,至少在他登基做了皇帝以後,秦帝國因為會改變治國的理念,很可能讓大秦帝國存在的時間更長一些。那麼,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有沒有考慮過把扶蘇立為太子呢?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為什麼把扶蘇直接掉到了邊疆去修長城,讓他遠離了權力的中心,最後更是被一個太監給害死了,實在可惜。
不過,很多人認為秦始皇不該讓扶蘇去修長城,認為這是一件很錯誤的事情,但是一些專家認為,這才是秦始皇真的想培養扶蘇的標誌,因為兩人的理念不同,在秦始皇還在的時候,只能是爭吵,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但是派去修長城,不僅可以遠離秦始皇的陰影,而且可以觀察扶蘇在自己的重壓下,到底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無疑就是對扶蘇上位前的一個最後考察了,只要通過了,那麼大秦的主人就一定是扶蘇了。且,當時的秦始皇,親自統一了天下,創下了歷史上從來人能做到的事蹟,本身也是很驕傲的,哪裡願意讓其他人說自己的不好,因此,對於扶蘇不同於自己的理念,一方面是感覺對立讓秦始皇心情不爽,一方面就是有些忌憚,感覺有些奪權的嫌疑,因為不認同秦始皇的政策,無疑就是不認同秦始皇的權威,這無疑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因此,在多種因素下,秦始皇決定把扶蘇派到邊疆和蒙恬去修長城。至於,大將軍蒙恬那可是帝國最頂級的軍人了,和他打好關係,對於扶蘇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但是,想法很好,這一切都建立在秦始皇不會那麼早去世的基礎上。那個時候秦始皇天天吃所謂的仙丹,因為自己就算不長命百歲,至少身體健康,可惜的是,吃的越多,死的越快。
因此,秦始皇連後事都沒有安排,使得一切謀劃都成空。讓野心家趙高和胡亥把秦帝國給毀滅了,而遠離權力中心的扶蘇也是有心無力。
回覆列表
秦始皇臨死前就處理後事了,不過交託給奸臣趙高改變了秦朝的命運
秦始皇統一大業完成後,為了考察軍事和政務,先後六次巡遊天下。
最後一次秦始皇車隊行至沙丘(今天的邢臺)的附近暴斃而亡。死之前叫侍奉左右趙高,李斯來下遺詔。遺詔內容是把守衛邊疆的大兒子扶蘇來繼承他的帝王之位。
扶蘇為人忠厚,善惡分明,趙高怕扶蘇當秦王后對自己不利,便恐嚇丞相李斯。
李斯因為與扶蘇政見不同,再加上抵不住趙高的恐嚇,兩人串通後便改了遺詔,立容易控制的胡亥為皇帝,賜扶蘇毒酒一杯,理由是不孝。
在上郡修長城的扶蘇讀完假詔書便要自殺,身邊的蒙恬便勸阻他說 ,公子一直沒做過錯事,怕是假的。可是扶蘇不聽,迂腐到爸爸要我死,我還活著幹嘛?說完就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