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祁連山民
-
2 # 京城衚衕文化創始人
老磨盤現今能成為收藏熱門,自有一定原因。
老物件蘊含當時和古社會的環境文化思想圖騰,古樸自然…
現今社會快速發展,繁華落盡後,一些社會人士,會找尋一些真實不是水泥或塑膠,而是石頭木器保留下的微弱痕跡歲月。一些老宅的磚雕木雕雖說經歷年代歲月風吹雨淋,但真實存在真實保留下了歲月點滴故事文化,
-
3 # 珞珈山的貓
所謂的潮流總是在一段時間之後不斷反覆!石磨盤歷史上曾經作為中國的勞動人民日常使用的工具之一而廣泛的分佈於中國的大江南北,每一個村落裡。成為了古代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類開始使用石器之後,在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前,石器憑藉著取材方便、加工簡單、可反覆使用等優點而遍佈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為人類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提供的種種便利。比如說石磨盤曾經就作為一種碾磨工具幫助人們碾壓各類糧食作物,使之成為麵粉或者糧油。
石磨盤的使用方法十分簡單。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下面的石磨盤被釘牢。上面的石磨盤與之對齊之後,用一根鐵柱貫穿石磨盤中心的圓孔。這樣上面的石磨盤便可以轉動,加一根木棍作為施加壓力的工具,而上面的石磨盤與下面的石磨盤之間摩擦,進而將位於兩片石磨盤之間的糧食或者其他作物種子碾壓成粉。
實際上在中國廣大的農村石磨盤從幾千年前一直使用到上個世紀末,乃至於這個世紀初的今天還有人在繼續使用。只是使用的範圍和數量已經越來越少。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中國工業化程度的加深和現代化的程序加快,越來越多的傳統物件兒從我們的生活中不斷遠去甚至消失。如何保留和珍藏一些有歷史價值的傳統物件兒和風俗習慣成為了目前華人急需解決的一件大事。
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不可丟,尤其是隨著中國文化正迎來大復興的社會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及學者專家意識到中國傳統技藝和文化正在受到現代化、工業化的衝擊。當然,認識到這一點的並非只有學者專家以及文化人。商人也成為其中一員。
因此有一些人藉機去廣大的農村收購當地人們不再使用的石磨盤。將這些石磨盤運用到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旅遊產業上,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及常年待在高樓大廈中的上班族,越來越想要去感受那種純真的過往和年輕的回憶。越來越想要去看一些富含中國傳統的物件和文化載體。
因此近十幾年來,許多農村遺棄的老物件兒成為了許多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旅遊開發商眼中的寶貝和致富法寶。收購上來稍加利用,這些“古董”便成為了能夠撈錢的“金疙瘩”。
你的記憶中你們家裡曾經有哪些傳統的老物件兒呢?
在河南省欒川伏牛山深處有個叫抱犢寨的地方,它因夏天極其涼爽而聞名,在三伏天室內溫度居然不超過22度,根本不需要空調製冷,所以平時來避暑的人們越來越多。和朋友來到抱犢寨的東門忽然發現無數個磨盤被鋪成路、砌成牆,青灰色的磨盤頓時讓人感覺非常涼爽,這麼多磨盤是從哪來的呢?寨子裡的一位老人道出了實情,他說自欒川打造全域旅遊以來,抱犢寨就開始收購伏牛山56024公頃內的上千個村中收購老磨盤,以平均每個磨盤100元的價格收購了100000個,當時只用作鋪路面,以彰顯山村文化。寨子裡的磨盤幾乎是串在一起的,隨便瞟一眼都能看得到磨盤的存在。村裡人說,就是用石頭鋪地、砌牆花的錢比這少不了多少,用磨盤更具山村特色。停車場也是磨盤組成。石磨盤鋪出來的地面防滑,步行時可以按摩足部,至少10公分的厚度也完全可以抗住車輛經過時的碾壓;鋪在廣場上的石磨盤有上扇和下扇,所以上邊的紋路也不一樣,十分耐看。磨糧變作磨腳!這個山寨花了一千萬元買了十萬個老磨盤鋪路、砌牆,看來這錢花的值得。
回覆列表
老舊磨盤價值再現,主要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傳統文化、鄉村文化和貼近自然的崇尚和追求,特別是近年來私家花園和民宿的興起,在裝飾材料使用中,老舊的磨盤、石槽、瓦缸罐、風化木料、門窗等物件,在體現中或傳統人居環境上,不論在效果上,還是耐久程度最好,總而言之,在硬體建設的基礎上,必須配這些軟體裝飾,才會體現出內涵和故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