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故
-
2 # 麥子麥子在一號
首先,別人對你說,你沒資格。分三種,你確實沒資格,別人心直口快,直言不諱提出來,自己虛心接受。你有資格,別人胡攪蠻纏,你擺事實講道理反擊他。你沒資格,他也沒資格說你,我想你倆哪涼快去哪待著吧,純屬自己找事。
其次,你對別人說,你沒資格。說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別話說出去,又得罪人,又自抬身價讓人背後恥笑。假如,你有資格說這話,還是不要說了,確實傷人。雖然社會因為權勢財富把人區分高低貴賤,但是,誰不是第一次做人,何必高高在上呢
-
3 # 又有人再叫我了
這句話傷不傷人,其實需要參考說話說話的情景。但是,大部分時候說出這句話就是傷人。
什麼時候可以聽到句話的次數最多呢?在我的記憶裡是情感問題的時候吧。當然,在工作的時候這句話也會出現。
“你們兩個分分合合這麼多次,再多的喜歡也會消磨。我覺得她一點都不喜歡你,放手吧。”
“你沒有資格管這個。”
你在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時候,壓根就沒想到會被狠狠插一刀吧。你把自己的身份放在她的好朋友和閨蜜位置上的時候,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這個時候你的好心就會變得多餘,這句話簡直就是傷上撒鹽了。
“我覺得,這個方案這樣做會更好。你這樣是行不通的,我試過了。”
“你沒資格管這個,我可是經理。”
你可能只是好心吧,可是說話的方式卻冒犯了別人的面子。“行不通的,我試過了”這樣的雙重否定,應該大部分的人都試過吧。其實,雙方說話都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時候“你沒有資格”這句話就像一個大BOSS和最後的必殺技。說話的人妄圖用這一句話把自己的無理站穩,讓自己看起來贏了和更有道理。但恰恰是這句話把過去的情分和兩個人的身份劃分的一清二楚,讓局面變得尷尬,讓勸解的人變得多餘。
我怕你渴,給你喝我自己都捨不得喝的酸梅湯。沒想到,你卻反手倒翻在我面前。“你沒有資格”這句話的傷心程度不亞於倒酸梅湯呀。
-
4 # 嗨嗨希
這得看到底是什麼事啦!人家夫妻間的家庭矛盾!父子,兄弟姐妹之間的事,好像是不關鄰居什麻事啊!但如果發生在公共場合的事,那就不一樣了,誰說“你沒資格管這閒事”的人,多半是沒理的人,這就不是閒事了,就得管!路不平眾人踩嘛!
回覆列表
人微言輕。如果覺得傷人,那是因為這個“資格”,自己也認為是應該由別人決定的。如果覺得不傷人,那這個“資格”只由自己心裡一杆秤衡量,而不是別人的“認為”。
說出這句話的人,他是否也真的“有資格”這麼說呢,如果,認為他有,那說明自己是尊重他的,但對方說出這句話,已經是一種不尊重了。
被自己尊重的人,不尊重自己,我想,這一點,比那句“你沒有資格”更讓人無奈,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眼裡沒有自己。
資格這種東西,平時喜歡給別人講道理的人,可能別人就會認為你並沒有資格,因為很多道理,自己都不信,還給別人說,那怎麼談得上資格二字呢。而你相信的道理,去給別人講,還可能被認為沒資格,因為你的道理,只是你的,而不是別人的,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所以這個資格,是一種不影響別人前提下,才可以有的東西,如果對方的這個“資格”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影響,那他自己就已經是“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