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維課堂

    長期以來,好多家長和教師朋友都認為小學三年級和初二最重要~因為三年級多了英語這個新科目,並且語文數學知識更高深了,學生容易出現學習困難;而初二的成績決定了初三中考的成績,青春期問題也凸現。

    可是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和“初二現象"實際上都是基礎教育缺失,習慣養成不好造成的後遺症。如果基礎教育到位,完全不會出現這些現象。

    基礎教育,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習慣養成。最早應該追溯到孩子的幼兒園時期。幼兒園時期,是一個孩子最早我們教師能介入的階段,這個時期是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言傳身教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小學的一二年級,在一個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因為,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學寫字,學習文化知識。怎樣握筆,怎樣寫筆順,怎樣佔格,怎樣把字寫得橫平豎直,怎樣坐姿正確,怎樣用眼,怎樣完成作業,怎樣的方法有利學習~~諸如此類,都是在小學一二年級打基礎的。如果一二年級基礎打得好,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和"初二現象”根本不會出現。

    然而一般的老師和家長都認為一二年級知識不多,孩子們不用管就能跟得上。他們都忽視了習慣養成問題:一個孩子的字不好,直接影響到他的成績。比如字母a寫成u的,士寫成土,口畫成O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一二年級課下補補能跟上,但三年級課業增多不聽老師講課會根本都不會,補也要從一二年級基礎抓,很費勁見效慢;還有重要的一點,坐姿與用眼衛生問題。現在好多孩子上課都歪著扭著,眼睛幾乎扎到書本里,小小年紀戴眼鏡的不少。一二年級抓坐姿與用眼衛生,養成習慣後對孩子的健康有利。

    由於功利思想作祟,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健康問題。身、心健康,其實比成績更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與心理,支撐不了以後繁重的學業。在身、心健康的基強上,注重基礎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孩子的成績怎麼會不好呢?只要智力沒問題,孩子成績也不會太差。

    但是,等孩子壞習慣養成了,再想改就難了。也不是不能改,但老師家長學生付出的努力要比一二年級多N倍~培養一個習慣容易,改掉一個習慣難。培養好習慣的同時,還要改掉壞習慣,那毅力不是嬌生慣養的孩子能承受的了的。年齡越太,年級越高,越不易改變。

    良好的習慣養成離不開家長的陪伴。計劃生育多年,一家一個孩子,多的不過兩三個,嬌生慣養。而且家庭條件都不錯,所以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多。再者改革開放後引進了所謂的"快樂教育”,孩子們都快樂了,苦學的人越來越少。高文憑低水平的人越來越多,國家逐漸認識到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正在一點一點矯正。

    重視基礎教育,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健康身、心,聽說讀寫,一個都不能少!

  • 2 # 英語E學

    要的。基礎教育培養孩子基本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社會的發展要靠每個人。只有每個人的水平上來了,社會才會越來越進步。

    只有基礎教育搞好了,每個人接受了基礎教育,文化水平發展起來了,國家才能發展,越來越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有沒有在某些時間想起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