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月三平
-
2 # 吳智勇905
謝謝邀請。焦慮沒有用的,越是焦慮越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心裡會越來越難受,這就是焦慮的感覺。不要去焦慮,是事情總是要對面對的。焦慮久了會患上心理疾病,用不著頹廢下去,要堅強勇敢的面對生活,要有自信心,只要自己看開了就行了。錢也花出去不說,自己也要受痛苦,還會影響家庭,還很難醫好,你焦慮了要暗示自己不要焦慮有害健康。
是事情總是要做,用不著焦慮,只要把事情努力做好就行了。只要你自己良好的心態,良好的情緒,愉快開心的過好每一天。你如果焦慮了,就走外面散散心,聽聽輕音樂,或者走外面去玩,儘量做別的事把焦慮忘記就行了。
-
3 # 道系少女說文化
我就讀於一所211大學,碩士。剛入學就收到了來自導師的論文壓力,彼時專業還沒入門呢,根本不知道怎麼下手。焦慮之下,本少女一直脫髮。然而,平時我竟然大部分時間都去幹別的了,不是看其他的書,就是約人玩遊戲,就是很少去碰論文。
這顯然是一種逃避心理,一種畏難心理。因為任務困難,不好下手,所以產生焦慮,並且想逃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理更甚,整個人的狀態會越來越頹廢。有一年的時間了,我深受其擾(都快禿了,開始用霸王了)。
接下來我說說可以怎麼做。
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焦慮的根本原因,直接面對它。
第二步,想方設法解決困擾你的問題。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解決它,並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實行。這個時候,也要積極尋求親人和朋友的幫助。向他們訴說你的煩惱,釋放內心的壓力,同時請他們監督自己。有了他們的監督,自己的情況肯定會有所改善。
在具體的實施方面,最好把任務清單寫下來,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再製定具體的計劃去嚴格執行。目標拆分能夠稍微減輕你的壓力感和焦慮感。這個時候也可以藉助番茄工作法來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每次花25分鐘的專注時間去做目標任務,間隔期間休息。
最後,也要注意適當放鬆,合適的時間給自己安排合適的放鬆活動。這會讓你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休息,大腦得到放鬆,後續就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更清醒的頭腦、更高的效率去實施計劃。還有,不要忘了提醒自己,時間是寶貴的,不容得一直浪費下去。
希望題主的問題得到解決,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
4 # 瀟灑芳子
謝謝邀請,因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一個事情上去做,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導致焦慮。越想做好越做不好,就越心急,心煩,更焦慮,最後嚴重可導致心率不齊。我前幾年就有過,總想一口吃個大胖子,總想一天把一件事辦完,最後導致焦慮,最嚴重的到西京醫院看醫生,醫生說我變成了憂鬱症。本來人是心急成了焦慮,這醫生一說,我真的成了憂鬱症,鬱悶了一年,才漸漸緩過來。人不論做什麼事,不要期望太高,太好,到最後傷的是自己!
回覆列表
焦慮是內心一種由於內心衝突而產生的不愉快的狀態。一種人常有的情緒,過度了就是病要治療了。中國有個成語“杞人憂天”就是這樣的代表。
越是焦慮,越是什麼都不想做,想一直禿廢下去。估計是碰到選擇恐懼症了,不知道該選擇怎麼樣做是最正確的,不做就不犯錯害怕失敗。甚至覺的做了也沒有意義,這不就變頹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