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月呀
-
2 # 清靜清淨
現在的廠商都在追求全面屏、高屏佔比,設計師就需要減少手機正面上的東西,提高螢幕佔比。佔地面積最大的實體Home鍵方式自然也就被砍掉了。
而目前慣用的屏下指紋解鎖和側邊指紋解鎖中,側邊指紋解鎖可以說是被低估的一種解鎖方式了。雖然現在很少會有手機廠商把指紋識別做到側面,大部分的手機都還是以前置指紋為主,包括屏下指紋解鎖。將指紋識別功能整合到實體解鎖鍵上,是現在比較少見的做法。
很多人認為側面指紋解鎖,不如後置或者螢幕指紋解鎖的方式。其實無論是在成本還是工藝上,側面指紋解鎖是完全可以超越它們的。
大多數買了屏下指紋解鎖方式手機的同學,都會給手機貼上鋼化膜吧,在貼了鋼化膜之後,會進一步影響識別率。第二個問題,你們知道具體的解鎖位置在哪嗎?大多數都是憑印象亂摸,這個識別速度就會低於側邊指紋。而且在溼手的情況下,屏下指紋解鎖方式更是解鎖困難。
不少人因為屏下指紋的問題在網上開罵。側面指紋解鎖設計的手機雖然少,但是也有。比如最近釋出的榮耀20系列就是採用的側邊指紋解鎖,這樣的方式不僅識別率高,溼手情況下也能秒開。榮耀20系列的側邊解鎖的成功率高達98.5%,這是超高的解鎖成功率,整體體驗其實要優於屏下指紋。
雖然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側邊指紋,但是在真實體驗過後好評還是蠻高的。建議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側邊解鎖的手機到底有多痛快。
目前的指紋識別主要有電容式指紋識別跟螢幕指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者的工作原理:
電容式指紋的原理是首先透過指紋感測器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因為指紋並不是光滑的,存在著高低不等的起伏。當我們按下指紋的時候,指紋細節的高低在電場就會形成電荷差,而感測器就會記錄下電荷差從而形成完整的指紋圖案,並且進行對比。
目前已知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利用OLED實現,另一個則是利用超聲波實現。
OLED是主動發光,理論上說可以精確控制到每一個子畫素點,所以OLED材質的螢幕是更理想的發射光光源,此外,OLED顯示模組更薄,也可以減輕由於放置屏下指紋感測器帶來的整體機身變厚的問題。目前產業鏈有三種利用OLED螢幕的開發方向:1,直接在螢幕下方佈置一個CMOS感測器,利用OLED的子畫素之間縫隙讓光線穿透過去,進而識別指紋;2,縮小感測器,插入OLED的畫素點之間;3,將CMOS感測器做成透明的,直接貼裝於AMOLED螢幕上方,將光學指紋識別做成一層識別層。
另一個屏下指紋識別方向則是利用超聲波指紋識別。高通方案稱其為Sense ID,指紋識別的龍頭企業FPC也剛剛釋出了他們的方案。超聲波既不需要感光元件也不需要電容感應,因此更適合做屏下指紋識別。Vivo演示機使用的全螢幕指紋識別,採用的正是高通的方案以及歐菲的模組。
目前,電容式指紋解鎖跟螢幕指紋解鎖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無論是識別速度還是準確率電容式指紋解鎖都要比螢幕指紋解鎖有優勢,不過螢幕指紋解鎖對於機身一體化來說更好,總的來說目前側邊指紋解鎖體驗比螢幕指紋解鎖體驗更好